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来源:小奈知识网


实验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制定实施教学常规细则,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为促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一、备课

1.备课准备:认真学习和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态度习惯等因素,根据教学目标,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制定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2.备课方式:采取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

(1)备课的原则和要求:应遵循“独立思考、集体研讨、资源共享、切合实际”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要求;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查。

(2)备课的流程:主讲人提前一周准备好下一周教学案——集体备课讨论、修改教学案——教师根据本班实际,修改集体教学案,形成个性教学案以电子稿形式存档。

(3)备课的结果:一课一案,形成书面形式,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与练习、教学反思等环节。其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课堂时间的分配,课堂反馈或师生互动的方式,例题的选择,板书设计的确定等。

(4)教师书写教案时,不写草字、不写繁体字和国家规定以外的简化字。

(5)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完整、熟练地操作一遍;各实验室教师要认真协助任课教师准备实验;语文教师应有作文备课,要求作文课前写同题作文。

二、上课

1.规范教学基本行为。预备铃响,教师要进入课堂;讲课要用普通话;上课不使用通讯工具,不无故离开课堂,不早退;下课铃响,不拖堂。

2.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应提高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合理运用多媒体及演示教具等方面素养,创造和谐、生动、轻松,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

3.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讲授要力求少而精,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合理确定教学起点,注重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5.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重视课堂训练,丰富训练形式,注重教学反馈,提高教学实效。要注意渗透德育、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

6.重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课堂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承担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教学的教师,要率先学习,开发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开设形式。

7.教师每节课后应撰写教学反思,通过课后反思和阶段性反思,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和诊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提高。教师在上课之后,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教学反思的内容,切忌流于形式。每学期至少撰写两篇教学反思文章,一般应包括对自己触动较深的教学情景再现,教学活动得失及其理性分析。

三、听课

1.随堂听课:一般不提前通知,执教者应尊重听课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拒绝。

2.校内公开课:教研组长于开课的前一周到教务处填写本小组的公开课通知,最终由教务处人员将汇总后的公开课通知单上报办公室填写于周工作安排,老师可互相听课。

3.对外公开课:外来教师借班上课、专家来校讲学、外出听课,相关人员应事先调整课务尽量争取听课。

4.专任教师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5节,其中本学科的课至少占80%;

5.教师听课应有记录,并在记录中充分体现听课后教学反思的内容、充分体现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内容。

6.对研究课的评议要坚持教学研讨的原则,评议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评议结果不得与教师终结性评价挂钩。

7.教师的开课、听课情况按学期汇总公布。

四、巡课

1.教务处人员、行政值日人员、年段值日人员,当日要巡课,并将巡课情况进行记录。

2.巡课人员巡查过程中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可以进入课堂听课或纠正严重违反课堂教学秩序的现象。

五、课外辅导

1.教师在规定的课外辅导时间要按时到岗,个别释疑解惑,一般不集中上课。

2.对提优拔尖和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或集体辅导要耐心、热情,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3.辅导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分类辅导,禁止占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集体讲课,严禁课后、节假日和其它休息时间进行集体补课。

六、阶段性教学检测

1.命题:由学校统一安排考试时间,提出命题要求。命题原则上采取交叉命题或联测等方式。试卷等必须使用规范字。考试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考试内容要严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题量和难度适宜,做到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学校组织的命题必须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75—0.85。

2.监考:

(1)监考人员应提前20分钟领取试卷,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

(2)监考人员不得在监考时做与监考无关的工作或在无人代监时离开考场。

3.巡考:教务处人员、年段长、分管校长巡视考试纪律。

4.阅卷:由年段备课组长统一安排,流水批阅。

5.试卷评讲:任课教师在认真分析统计试卷的基础上做好评讲工作。

6.质量分析:建立阶段性测试质量分析制度,段长对阶段性测试做总体分析,并将年段各班的总体分析情况分别送交校长、分管校长、教务主任,由分管校长在下次的教职工大会上做情况汇报,并针对暴露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七、教研活动

教研组每月要召开一次全组教师大会,每两周召开一次备课组长会议,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开展讲座、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备课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全组人员参与的集体备课或课堂研讨活动,实现同创共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