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业实现有效竞争 的瓶颈及对策 一 孙雪梅(鲁东大学经贸学院 山东烟台 264025) ◆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下游”即竞争领域需要多个运营商开展 内容摘要:市场重组为展开有效竞争 竞争。对于新进入者而言,为了能参与竞 构筑了一个初步的竞争性市场框架, 争就必须有接口,于是这些接入部分成 但有效竞争并不能单纯靠市场重组, 为进入者的瓶颈。接入问题通常被分为 因为垂直一体化分离为主的市场重组 两类:单向接入和双向接入问题。 带来了新的接入问题。与其他产业不 同,由于并不是这类产业的所有环节 我国网间接入问题的现实分析 都引入了多家企业的竞争,这就很容 易形成基础网络的垄断运营商把基础 我国的网间接入问题产生并不久。 设施市场的垄断带到竞争性的市场上 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之前,公众电信网 来,从而难以在竞争领域形成有效竞 直由中国电信统营,并不存在接入问 争。因此接入问题的分析、解决成为促 题。联通公司成立之后,网间的接入成为 进电信业形成有效竞争的新课题。本 政府主管部门规制的重点。联通在1994 文通过分析垄断运营商接入方面的行 年就取得部分地区的市话经营权,但只 为,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使 竞争领域形成有效竞争。 被获准在公用市话网覆盖不到或公用市 关键词:电信业有效竞争接入政策 话能力严重不足的地区开展市话业务。 铁通也于200 1年取得市话的营业牌照, 在 2引不O入突世竞出纪争。8O之不年前同代,电全接信球入网电问问信题的业显联改得接革并, 其网络已开始逐步从铁路沿线进入城市, 但在规模上仍无法与中国电信相抗衡。 这使得中国电信基本上垄断着“瓶颈”部 仅仅是同一电信企业内部的运营维护问题 门。同时中国电信在竞争领域(长话)也 和成本分摊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引入, 拥有经营权,也就是说在引入竞争、市场 市场运营主体的增多,接入问题成为关注 重组过程中,我国进行分割的路径是纵 的焦点。 向一体化与自由进入混合式结构。这种 网络的外部性是网络系统共有的基本 情况下,中国电信可以凭借自己对本地 特征之一。因此,网络垄断运营商在谈判 网(市话)的垄断权力,拒绝为其他长话 中将处于有利地位,并且极有可能想尽办 服务运营商提供接入服务或把接入费定 法拒绝新竞争者的互联请求。在实际中, 的很高,以提高自己在长话领域的竞争 现有服务商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操纵技术标 力从而排斥其对手,使分割之后的潜在 准、松绑的程度、提供互联服务的质量和 竞争部门难以展开有效竞争。由于联通 时间等因素,有效阻止其他服务商的进入。 和铁通的网络规模有限,其在潜在竞争 正是这种外部性的存在,关注接入问题变 领域的业务仍要借助中国电信的基础网, 得很重要。 即更大程度上面临着单向接入问题。为 一般来讲,把电信基础网络(包括本 了打破中国电信在接入上的垄断,中国 地电话服务)视为自然垄断特征的部门。 电信被“南北分拆”,但其做法在解决接 垂直一体化的市场分割之后,在产业的 入问题上并不能产生显著效果。因此,我 98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涛研究》)2008年6期 国目前这种单向接入问题成为能否形成 电信有效竞争的突出症结。当然随着市 话垄断被打破,如果我国电信未来可能 发展数网竞争的进一步重组模式,将会 面临更多的双向接入问题。 一般来讲,有两种处理接入问题的机 制:一种是反垄断制度。利用这种机制的 前提是,“瓶颈”部门不受规制控制。它 的理论基础是著名的市场关闭理论,其基 本思想是“瓶颈”设施的所有者一般会有 很强的动机,设法将垄断部门的市场支配 权力延伸到下游部门。这种理论为反垄断 部门的介入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种处理 接入问题的机制主要局限于规制环境,也 就是说,在“瓶颈”部门受到规制控制时, 由规制机构来确定接入费。 从我国现有的体制和未来的改革思 路来看,我国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 将是竞争和规制并存的,而当前我国的 反垄断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人们的行 为意识及反垄断机构上还不成熟,所以 在接入问题的处理上,由规制机构通过 规制强制“瓶颈”部门提供接入服务,而 接入费则由规制机构确定以防止“瓶颈 部门”索取高价,这种机制至少在近期更 具有现实意义。当然,随着我国进一步开 放市场和引入竞争,反垄断将代替规制, 以反垄断的方法处理接入问题也将变得 越来越重要。 对垄断运营商行为的经济学 分析 在一个独家垄断经营的业务网络中, 各局部网络之间的联系是企业组织内部的 事,不存在收费价格联网的条件问题。相 反,如果各网络所有者之间的竞争是一种 完全竞争,企业为了使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能 通过本企业的网络获得服务,从而扩大企 业的市场覆盖面,它们会出于互利而自动 产生实行联网的刺激。但是,当网络市场 上的竞争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即某个网络 经营企业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情况下,企 业之间就不能自动联网。具有垄断优势的 企业为了保持其市场垄断地位,它只希望 通过自身的网络向本企业的顾客提供服务。 而且。垄断企业完全有能力通过拒绝与其 他竞争企业联网,或者制定尽可能高的联 网价格,即高接入费来排斥竞争对手。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电信业的主导企业——中国电信和中国 联通在接入问题上的矛盾便很好的证明了 接入问题还可以考虑进行组织分离或 以考虑将剥离的固网与广电网合并,划归 国家统一管理,有助于公平接入。但由政 垂直剥离,把“瓶颈”部门分离出来作为 一原垄断运营商在竞争领域排挤竞争对手的 行为动机。 个独立运营的资产,从而割断这种资产 府承担电信基础网络的投资和管理职能也 将存在问题:政府筹资压力大,免费提供 接入服务不现实;即使政府有财力提供免 所有者与下游资产的利害关系。垂直剥离 但原垄断运营商在争夺竞争领域利润 动机的激励下而制定较高接入费,这只是 的方式是强迫“瓶颈”资产剥离,新的企 业具有独立的产权和管理权。如当初美国 费的电信网络资源,通常也会遇到高度拥 挤和排队问题;政府独家垄断经营电信网 络,没有竞争,缺乏降低成本的动力机制, 无法避免×非效率;由于设租和寻租行为, 其在接入问题上可能存在的某一方面。另 ~的AT&T被分解时就采用了这种办法。而组 织分离是允许垂直整合的运营商继续存在, 并拥有对“瓶颈”资产的所有权,但“瓶 颈”的管理权要与所有权分离。通过这种 方面,也有可能是不合理的规制政策造 成的,特别是扭曲的电信资费结构。如果 运营商受到接入费和零售市场的不对称规 制约束,原运营商也会产生很强的动机设 法利用非价格手段,不让竞争对手得到接 入服务,从而将其挤出最终服务市场。原 政府专门部门的独家管理并不能达到“公 平接入”。 对于原垄断运营商承担的普遍服务 资产剥离,“瓶颈”所有者一般不再有厚此 薄彼的动机。 在我国,主导运营商一中国电信仍 然规模很大,特别是除了掌握和经营具 有自然垄断性的本地网和接入服务外, 还包括竞争性的长话和数据业务,这种 混合经营方式给新进入者包括联通和铁 通等运营商与中国电信在竞争性业务领 域展开竞争带来很大困难。所以许多人 建议在前一轮重组的基础上,进一步纵 成本,应逐渐建立竞争中性的普遍服务 机制,改变过去扭曲的资费结构,消除原 垄断运营商以收取高接入费来弥补普遍 服务成本的动机激励。比如建立普遍服 务基金来实现对普遍服务的成本补偿, 因在于原垄断运营商在接入费上面临非常 紧的上限约束,或者盈利的空间很小,而 对零售价格的限制相对比较宽松,这必然 会导致原运营商关闭市场的行为。 电信业未引入竞争以前,原垄断运营 商承担的普遍服务成本多采用交叉补贴的 也可考虑拍卖。 方式。如长话费对市话费的补贴,城市电 话服务向农村电话服务的补贴。但自由化 改革对这种交叉补贴造成了冲击。比如长 话领域已成为竞争领域,激烈的竞争使长 话的利润降低而无法维持对普遍服务成本 的补偿。由此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原垄断 商不愿意提供接入服务,或设定高接入费 来回收普遍服务成本。这会直接提高竞争 领域的进入门槛,从而难以在竞争领域展 开有效竞争。 向切分。将自然垄断业务市话与竞争性 业务长话或数据分开,即实施“垂直剥 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电信在竞争性的 长话领域排挤对手的问题。 接入问题上,我国也曾提出“基础网 络与服务相分离”的构想。其基本思路是 把基础网络从“中国电信”中剥离出来,可 实现电信业有效竞争的建议 在接入问题上。人们已达成普遍共 东北地区,黑龙江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国防 部发展的空间和资源潜力很大,但由于 受原有体制和落后生产技术体系的限制, 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所以在东北和西 南地区发展相对不足,也直接制约着第 一科技工业,吉林的仪器化工工业、中草药 业,辽宁的石油化工业,汽车制造业和装备 业、军工产业均应大力发展;西南地区的重 识,即一个好的接入政策是促进有效竞争 的关键。对于原垄断运营商争夺竞争市场 利润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可以在一段 时间内通过规制的手段来解决。因此,需 要我们从法律、法规、互联技术标准、业 庆和成都一带应大力发展汽车、天然气和 机械产业;云南应以卷烟、化工和旅游作为 、二产业的发展。 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对策建议 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注重第一产业向 第二、第三产业转化。在主导产业选择方 面,东北地区应大力发展特色、优质的林 支柱产业;贵州应建成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发展新型的第三产业,加快新型的金 融保险业、科教产业及旅游业、邮电通信 业等领域的发展步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 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服务。 务互通范围、网问结算办法等各方面加以 探讨。由于接入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接入费 的确定上,通过制定合理的接入费来确保 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但接入费的设定必 须既能保证竞争领域的竞争,同时也能让 原垄断运营商回收基础网络的固定成本。 我国在接入费的管制问题上一直缺乏清晰 的经济理论指导,从我国1999年颁布的电 信条例来看,对接入费的管制也显得相当 原则性,而成本原则下的接入费细节设定 也有待于深入。 业、果业和畜牧业,发展生态农业、节水 农业等技术或资金密集的集约型农业;西 南地区的农业应建立以棉花、糖类、烟草 为主的经济作物基地和水果及热带作物 (主要是橡胶)生产基地、茶叶基地、畜产 品基地及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与轻纺 基地。 改造传统工业,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在 全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