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功能观的金融体系模式比较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0卷第4期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V0I.20 No.4 2006年l2月 JOURNAL OF WUHAN COMMERCIAL SERVICE COLLEGE December 2OO6 基于功能观的金融体系模式比较 肖华东 (江汉大学商学院,湖北 武汉430056) 摘 要: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是当今世界两种主要的金融体系模式,本文主要从金融体系功能 观的角度,对这两种主要的金融体系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认 为这两种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些替代机制,使得它们在功能行使上具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金融体系;公司治理;风险分担;信息处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77(2006)04—0042—04 一、两种主要的金融体系模式 通过考察美、英、日、法、德五个发达国家的金融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系统对资源配置起着至关 体系,发现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的差异性可以简 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影响实际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 要总结如下: 通过金融系统,资金盈余部门的资金流向赤字部门, (一)美J 拥有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银行,而且 并在赤字部门之间配置投资资金。但不同国家的金 美国最大的十家银行发放的贷款在全国贷款中所占 融系统之间的区别是如此之大,目前通行的划分不 的比例,比日本和欧洲最大的十家银行发放的贷款 同国家金融体系模式的标准,一般是依据金融中介 在全罔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小得多,即美国银行 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其金融体系中各自所发挥的不同 业比其他国家更分散。 作用区分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刑,前者以德国 (二)西欧和日本的银行在传统上就拥有比美国 和日本为代表,后者以美国和英I 最为典 。在前一 银行更大的经营范围。尽管日本的银行不能发展全 种金融体系中,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银行)在资源 能银行,但它在持有借贷企业股权和行使公司控制 配置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德国的i家主要的全能银 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德国的银行被允许成为全能银 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德累斯顿银行(Dres— 行,除了通常的商业银行职能外,还可以从事投资银 dner)和商业银行(Commerzbank)控制了企业部门的 行业务和保险业务。 资源配置,而后者的银行相对不重要,相反,金融市 (≯)在德国和日本,银行和借款人之问形成的 场在资源配置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长期关系比在美国更为普遍。 收稿日期:2006—08—20 作者简介:肖华东(1972一),湖北松滋人,江汉大学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金融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比较金融。 4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退 氟 毫 肖华东基于功能观的金融体系模式比较 :(四)在美国,储蓄类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 功能。3.在不同的时空之间转移资源的功能。4.管理 提供信息的功能。6.解决激励问题的 之问的竞争相当激烈;上市公司的数量远远多于其 风险的功能。5. 他国家,通过公开层面获得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也 功能。比其他国家要多;对公司控制权进行交易的市场比 在其他国家活跃得多。总之,美国拥有一个更为发达 金融体系的这六种功能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实 际上,任一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活动和任何一家金融 的金融市场。 表1比较了在美、英、日、法、德五个发达国家 中,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相对重要性。可以看出,银行 在美国并不重要,其资产只相当于GDP的53%,大 约是德国152%的三分之一。同时,美国股票市场的 市值相当于GDP的82%,是德国24%的3倍。 表1:1993年各国银行和市场情况的比较 GDP 银行资产 银行资产 股票市场 市值/GDP 国家 (10亿 (10亿 /CDP 市值(10 (%) 美元) 美元) (%) 亿美元) 美国 6 30I 3 3l9 53 5 l36 82 英国 824 2 l3l 259 l l52 l40 日本 4 242 6 374 150 2 999 7l 法国 1 26l l 904 l5l 457 36 德国 I 924 2 9I9 l52 464 24 资料来源:富兰克林・艾伦和道格拉斯・盖尔【2002,表3—1,P.39) 按照以市场为主导或以中介机构为主导对金融 体系进行区分是有用的起点,但是事实远比这种简 单的分类法复杂得多。 二、金融功能观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R.Merton)和兹维・ 博迪(z.Bodie)于1993年提出了基于功能观点的金 融体系改革理论。他们的分析主要依赖于两个基本 前提:(1 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即随着时间的 推移和区域的变化,金融功能的变化要小于金融机 构的变化;(2)金融机构的功能比金融机构的组织结 构更重要,只有机构不断创新和竞争才能最终导致 金融体系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从功能观 点看,首先要确定金融体系应具备哪些经济功能,然 后来设置或建立可以最好地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与 组织。默顿和博迪认为,任何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都 是为了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在不同地区或不 同国家之间在不同的时间内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 具体地说,可以将金融体系的功能分为以下六个方 面:1.清算和支付结算的功能。2 聚集和分配资源的 机构所从事的金融业务都可能是在行使这些功能中 的一种、两种或者更多的功能。目前,对于两种主要 金融体系模式的比较,也主要是从功能观点来展开 的,那么,两种主要金融体系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各 自的表现如何呢? 三、金融体系与公司治理 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nas)早在1932年就 观察到,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那些大型的被广泛持股 的公司存在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在当今,这 种现象更加普遍。在不同的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和 金融市场相对重要性的不同,造成了公司治理机制 的不同。无论是从外部治理机制还是内部治理机制 来看,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在确保管理者维护 股东利益的方法和手段上区别较大。 (一)公司控制权市场与银行监督 在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人们认为股票市场 为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提供了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 在约束管理者行为,提高公司业绩上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因为它一方面能够使得资源集中在有能力的 管理团队中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惩戒经 营不善的管理者,防止资源浪费。Manne(1965)论证 了一个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对于资本市场的有 效运作是非常必要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提供 了一种约束管理者的手段,一个公司如果不是追求 股东财富最大化就可能被接管,其管理者也会被取 代。公司控制权市场可以以三种方式运行:代理人竞 争、善意兼并和敌意接管。其中,由于股权一般非常 分散,部分股东很难从其他股东那里获得足够的代 理权来取消现任董事会,因此代理人之争不会频繁 发生。善意兼并是公司控制权市场运行的主要方式, 在发生的交易中占绝大部分。Prowse(1995)的研究 表明,在美国,善意兼并占所有交易的比例是 82.2%,在英国这一比例是62.9%。公司控制权市场 还可以通过敌意接管运行,这种方式在收购方与被 收购方在应付价格、将要实施的政策的有效性及其 .4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 他因素存在矛盾时会发生,敌意投标报价最早出现 于1956年,直N20世纪60年代才得以广泛运用。 尽管各国董事会的结构差异巨大,但现有的有 限经验证据表明,各国在约束管理层方面同样有效 但这一公司治理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第 或者同样无效。 一,Grossman和Hart(1980)指出公司控制权市场在 四、金融体系与风险分担 运行中存在“搭便车”的问题。其二,投标者之间的竞 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进行风险分担和管 争会减少利润,假设开始确认收购目标的起始费用 理(Merton,1995)。但当面临相同的冲击时,市场主 很高,一旦宣布开始收购,其他收购方会意识到这一 目标很诱人,也会加入投标,这意味着最初的投标者 因花费了较高的沉淀成本而受到损失。其三,管理者 可能通过种种办法来阻挠收购,比如,他们可以适当 运用其信息优势阻挠收购,可以运用董事交叉选举 和双重再资本化等反收购策略。 相反,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一般都缺乏有 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尽管法律允许敌意接管,但在 实际中不会发生,同时金融机构所占股份比例较大。 这样,相应的代理问题就可以通过让金融机构作为 大公司的外部监督者来解决,人们认为德目的开户 银行制度(hausbank system)和日本的主银行制度替 代了市场对企业的控制,银行的监督起到了与敌意 接管相同的外部监督作用。这种制度有利于银行与 企业之问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减少相互之问 的信息不对称,减少监督成本。但是,银行作为外部 监督者也存在着问题,其中主要就是银行本身也面 临代理人问题,Diamond(1984)把这一问题称为“谁 雌督监督者”。整体来看,银行作为外部监督者,似乎 在公司面临财务困难时很重要,但在公司状况良好 时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公 司控制权市场,还是银行的集中持股和监督,都不能 够解决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中的所有问题,它们各自 都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缺陷。 (二)董事会 董事会是股东用以控制企业,确保企业按自身 利益经营的第一道防线。各个同家在董事会的选举 方法和结构方面差异很大。在美国和英国,股东选举 董事并依赖他们制定经营政策和监督管理层,董事 会中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保持均衡以确保董事会在 了解公司运作的同时独立于管理层,但CEO实际上 决定着董事会的人选,使得董事会约束管理层的权 力大打折扣。 .44. 导型金融体系中的个人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的 个人所承受的风险迥然不同。在横向和时间序列上, 人们把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分为横向风险分担 和跨期风险分担。 金融市场允许个人在既定的时点上通过分散化 其投资.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调整资产组合的 风险,风险厌恶倾向强的人少承担风险,风险厌恶倾 向弱的人多承担些风险,来对冲异质风险。这种在既 定的时点上,不同的投资者可以进行风险互换的做 法称为横向风险分担。金融市场在这里实际上表达 了不同投资者在某一个既定时点上对风险的不同感 受,也就扮演了表达不同投资者不同意见的机制,提 供了横向风险分担(Allen,2O00)。市场主导型金融 体系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大量不同的金融产品,因而 提供了大量横向风险分担的机会,从这个方面看,市 场主导型似乎要比银行主导型优越。 但Diamond—Dybvig(1983)指出金融中介可以 提供金融市场所无法提供的横向风险分担功能。金 融中介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大量具有不确定性的短期 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集中起来,根据大数法则来提 供流动性,同时享受长期投资带来的高收益。这样, 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中介在防止流动性冲击,提供 横向风险分担功能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五、金融体系与信息处理 金融体系中无论是有效的公司治理还是风险管 理,都离不开信息的获得和处理,对以市场为主导和 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来说,获得信息和利用信 息配置资源的方式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差别之一。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证券监督机构要求大 量存在着的上市公司广泛公开信息,同时还有人数 众多的分析师为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其他中介机 构工作,分析处理这些信息,有效市场方面的实证证 据表明许多此类信息反映在股票价格中。金融市场 价格在配置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价格作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t &  - -。 摄 t 肖华东:基于功能观的金融体系模式比较 信息的集成器,提供了一个配置投资资源的好机制, Fama(1976)恰当地表述了这一观点:“有效资本市 验证据表明,各国在约束管理层方面同样有效或者 同样无效。 场是资本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类体系中, 理想情况是存在这样一个市场,其中价格是资本配 置的准确信号。那就是,当公司为给它们的经济活动 (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大 量不同的金融产品,因而提供了大量横向风险分担 的机会,金融中介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大量具有不确 融资而发行有价汪券时,它们可以预期得到‘公平’ 价格;当投资者在这些代表着公司经济活动所有权 的有价证券中选择时,他们被假定在支付‘公平’价 格条件下行事。简而言之,如果资本市场要在配置资 源方面运行流畅,则有价证券的价格必须是价值的 指示器。”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上市公司的数量并不 多,而且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严,因此有关企业的公 共信息较少,似乎不利于资源配置。但在这种金融体 系中,较为集中的金融中介机构对金融市场具有替 代作用。银行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中,掌握了大 量相关企业的信息,它们可以直接对相关企业提出 建议,也可以间接用于决定是否发放资本性贷款。 Diamond(1 984)认为,企业股东需要监督管理者,但 如果股东数量很多,单个股东承担监督成本就不合 算。股东可以雇人来监督管理者,但监督者又需要被 监督。这个难题可以通过金融中介来解决。假设一家 银行对很多企业提供资金,由于企业数量大且分散, 根据大数法则,银行可以减少风险,为存款者提供固 定的收益。存款者无需监督银行,因为他们可以得到 固定的收益;银行必须监督企业,否则他们就不能为 存款者提供固定的收益;由于单个企业是由单个银 行来监督,监督成本也实现了最小化。 六、结论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从功能的观点来看, 我们很难说哪一种金融体系模式更为优越,因为两 种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些替代机制,使得它们在功能 行使上具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包括: (一)无论是公司控制权市场,还是银行的集中 持股和监督,都不能够解决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中的 所有问题,它们各自都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缺陷。 尽管各国董事会的结构差异巨大,但现有的有限经 定性的短期流动性需求的投资者集中起来,根据大 数法则来提供流动性,同时享受长期投资带来的高 收益。这样,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中介在防止流动性 冲击,提供横向风险分担功能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更 重要的是:金融中介能够提供跨期风险分担。 (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存在着大量广泛 的公开信息,由于人们观点多样化程度较高,更适合 新兴产业的发展。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在与 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中,掌握了大量相关企业的信 息,人们有很多共识,因而更适应传统产业。 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之间差别的 净效果很难总结。通常认为,基于强大的证券市场的 金融体系更灵活、更适合于风险项目,更富有竞争 性。面对非金融公司,银行没有能力处于支配地位。 相反,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中,银行处于有能力对非 金融公司的投资决策施加影响的位置,适合于为大 型长期项目动员资金,能够降低风险、减少银行破产 和减少不稳定性。 [参考文献】 【11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金融系统演变考【M】.北京: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2000 f21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教维・博迪和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0 [4】龙安西、朱正罡金融体系选择理论评介fJl经济学动态2002(2) I5]慕继丰、冯宗宪罔5种金融体制更有利于经济增长【J】.世界经 济.2001(s) 【6】朱宝宪、唐淑蛘.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论[J】_经济学 动态,2002(8) [7】何围华、肖华东.不同金融系统中企业福利的对比分析fJJ.武 汉金融,2005(2) 责任编校:郑柱泉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