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年级数学(上)应用题分类训练

来源:小奈知识网
五年级数学(上)应用题分类训练

一、倍数与因数

1、最大公因数(最多、最长、最大)

⑴有一堆西瓜与一堆木瓜,分别为24个与36个,将其各分成若干小堆,各小堆的个数要相等,则每小堆最多几个?

⑵甲、乙两队学生,甲队有121人,乙队有143人,各分成若干组,各组人数要相等,则每组最多有几人?

⑶利用每一小块长6公分,宽4公分的长方形彩色瓷砖在墙壁上贴成正方形的图案。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可能是多少?

⑷有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长15厘米,第二根长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一共能截成多少段?

2、最小公倍数(至少、正好、刚好、下次同时)

⑴一篮鸡蛋,3个一拿,5个一拿都正好拿完,请你想一想,这篮鸡蛋有多少个?

⑵今天是10月13日,笑笑的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爸爸上两天班休息一天,妈妈上三天班休息一天,两人下次同时在家休息是几月几日?

⑶6路车每6分钟发一次车,15路每8分钟发一次车,9路车每12分钟发一次车,现在三个路的公共汽车同时从起点出发,至少在过多少分钟三个路的车又同时发车?

⑷美美客运有A、B两种车,A车每45分发车一次,B车每1小时发车一次,两车同时由上午6点发车,下一次同时发车是什么时候?

⑸一筐鸡蛋,3个3个数,最后多1个;5个5个数,最后多1个;6个6个数,最后也多1个。这些鸡蛋至少有多少个?

⑹五(1)班学生数不超过50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每组3人,每组4人,每组6人,每组8人,各种分法都刚好分完。这个班可能有学生多少人?

⑺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3月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3、奇偶性(开关灯问题)

解题技巧:①定开关。确定开关最初状态,即当时灯的状态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

②设奇偶。确定开关状态后,就设奇偶。若灯处“开”状态,那么“关”就设为奇,开

即为偶;若灯处“关”状态,那么“开”就设为奇,关即为偶。

③看余数。利用公式“已知数÷2”余数为0即为偶数,其他则为奇数。

④得结果。

⑴小红家卧室的灯开关最初在关闭状态。现在如果不断地开关,开关13次后,灯处于哪种状态?为什么?如果开关200次呢?

⑵小明家客厅的灯最初是亮的状态,忽然停电了。顽皮的小明就不停地拉开关,拉20下后,灯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

⑶清晨,张明的卧室的灯是亮着的,后来,天越来越亮,光线变好了,淘气的明明一连拉了15下开关,请问,这时的灯是亮的还是暗的?

4、分解因数

⑴把24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几个盒子?如果装29个呢?

⑵有16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用这些小正方形拼出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有几种拼法?请分别写出它的长和宽。

⑶48个人参加体操表演,要求每排人数相同,有几种排法?每排多少人?

二、周长、面积 公式:

平行四边开的面积=底×高 S=ah 高(底)=面积÷底(高) a(h)=S÷h(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高(底)=面积×2÷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高(上底或下底)=面积×2÷(上底+下底)(高) 1、求底或高 ⑴ ⑵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12厘米、16厘米、

32 20厘米,直角所对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25 28 2、阴影面积

6 6 4 10 6 4

3、组合面积

用篱笆围成一个养鸡场,其中一边利用房屋的墙壁。已知篱笆长96米,求鸡场的面积。

6米

三、分数

1、求一共占几分之几b/a+d/a

2、求剩下(余下、还剩)几分之几1b/a 1—b/a—c/a

⑴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中,小说类占1/4,科技类占3/8,文体类占1/6,其余为童话类,童话类占几分之几?

3、求和,还剩1—(b/a+c/a)

四、可能性 五、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2、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5。1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3、摩托车展销地共有三轮和两轮摩托车58辆,小丽数了数一共有134个轮子。猜一猜,三轮和两轮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4、蜻蜓文学社52名同学租了10条游船,正好坐满。每条大船限坐7人,每条小船限坐4人。大船、小船各租几条?

5、小娟用13。6元买了20枚6角和8角的邮票,6角、8角的邮票各有多少枚?

6、一次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得8分,做错或不做一道题倒扣4分,小明共得44分。他有多少道题做对了?

7、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这两种铅笔共20只,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六、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甲、乙两地相27千米,小丽和小华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丽每小时行4千米,小华每小时行5千米,

2、甲、乙两地相距38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 。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3、小强和小明两家相距24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小强每分钟走70米,小明每分钟走50米。他们经过多长时间相遇,相遇时,小明走了多远?

4、一辆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比货车的速度快6。4千米,两辆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现时相对开出。3。5小时后还相距2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活用公式

1、一只大象要搬运一堆圆木,

算算它一共要运多少根? 2、这堆圆木你会列式计算吗?

填空、判断

1、有因数2的数一定是合数。 2、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 3、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化成( ),再加减。 4、在分数3/7与5/7之间只有一个4/7( )。

5、73、一根木棒锯成9段,锯下一段所用时间是锯成9段所用的时间的( ) A1/9 B1/8 C1/10 D9倍

6、A=2×2×3×5 ,B=2×3×3×5,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7、2/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2份,也可以看作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

8、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9、任何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 10、1米的2/3和2米的1/3一样长。( ) 1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12、117÷12=9……9,117既不是12的倍数,也不是9的倍数。(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