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注重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名合格教师,不仅应该是一名教学者,更应该是一名研究者。
新世纪各级学校要从造就教育家的高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有些办学部门还没有把教学研究放在应有位置,或领导缺乏关心支持,难以研究;或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疏于研究,对教研和科研缺少必要的投入。有些教师把教学研究与日常教学对立起来,认为埋头教学,没有科研时间。其实不是没有研究时间,而是对研究的一种认识和态度问题。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原理和法则,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获得促进教学的方法,并最终还原到教学过程中,学员必然是研究成果最现实的受益者,并且研究成果也可直接促进办学部门教育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它是“继续提高办学质量”的真正动力。
办学部门应积极创造教学研究氛围。一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努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介绍研究方法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家讲座,使教学研究有声有色,持之以恒。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要给予表彰,鼓励形成制度化,真正调动他们从事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将教学研究融入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教师应该全面综合地考虑教学问题,要注重专题研究,又要通盘考虑整个工作系统。教学研究涉及诸多内容,如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讲授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员心理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等等。论证课题,不仅要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而且为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
识,还要查阅文献,深入学生之中。
教学研究要有针对性,避免贪大求全。学校教学具有自身的许多特点,如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等,这里选题宜大。但必须有针对性。可以突出“提高学员的思考力、分析力研究”、“高中学生与大学学生学习特点对比研究”,等等。
重点进行应用性教学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应用于教学实践,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方向和课题选择。还应紧密结合本学校、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分类教学问题、因材施教问题、本书理论与地方实际相结合问题等,对一切具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积极发现,大胆探究,并拟定相应的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分层次教学、教师学生换位教学、研究研讨教学、声像辅助性教学等形式。
運用多种教学研究方法。常见的有教学实验法一观察、调查教学现象,对某些变量主动加以统计分析,创设特定的情境,探求教育现象的发生原因及发展规律;文献资料研究法——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对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观察法——教师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教学对象,如学员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以此为基础,对讲授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对讲授形式进行改革;调查法——包括座谈和问卷两种形式。座谈是教师和调查对象以面对面的交谈形式获取材料、收集信息进行研究。问卷是将调查的问题,以文字提问方式,让被调查的人作出回答,以收集所需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