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 1.填空。
(1)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
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
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4)《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
(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7)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诗佛”之称。王维
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早年与元
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10)《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
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11)《〈孟子〉二章》的作者是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
(1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朝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
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
生。
(1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常被称为“老
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15)《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6)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 A.《三峡》——东晋——郦道元 B.《背影》——现代——朱自清
C.《中国石拱桥》——当代——茅以升 D.《周亚夫军细柳》——西汉——司马迁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鲁迅、朱自清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的理想。
B.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二、名著阅读 (一)《红星照耀中国》
1.1937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问世,立即轰动世界,畅销海内外,并多次翻译再版。从此,西方人才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对世界正确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历程起到了巨大作用。 3.名著阅读。
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他们可以会所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毛泽东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1)选段文字选自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我”指的是埃德加·斯诺。 (2)选取这部作品中的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并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示例:毛泽东,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不懈进取的奋斗意识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大公无私、纯朴善良、爱憎分明的性格……(回答合理即可) (二)《昆虫记》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蝉在地下潜伏4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蟋蟀善建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善于捕食、织网;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樵叶蜂可以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做巢穴盖子。 2.《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黄蜂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3.法布尔的《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4.《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5.名著阅读。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我们在初中阶段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蝉》。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螳螂准备捕食蝗虫 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机警从容
的特点。
6.名著阅读。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的,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瓢虫。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
《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瓢虫鼓鼓的身体比喻为“半粒豌豆”,生动形象;对瓢虫鞘翅颜色的描写,细致入微;“吓退”一词对其颜色作用的描写更是充满幽默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