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业昆虫学试题库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一、将下面病原物相对应的中文译成拉丁文或拉丁文译成中文。 1. 苹果轮纹病菌 2. 油菜霜霉病菌 3. 小麦白粉病菌

4. Xanthomonas orgzae pv. Orgzae 5. 玉米大斑病菌 6. 烟草赤腥病菌

7.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 8. 棉花红腐病菌 9. 稻稻瘟病菌

10. Sclerospora graminicola

二、判断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Y”错误的填“N”。 1. 油菜花叶病在甘蓝型油菜上产生典型系统花叶症状。 2. 小麦叶锈病菌完成世代生活史是以冬孢子。 3. 粟白发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病害。

4. 大豆霜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病的昆虫。 5. 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原是相同的。 6. 大豆孢囊线虫不能在种子中越冬。 7. 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虫传病害。

8. 马铃薯晚疫病除危害叶片外,不能危害薯块。 9. 苹果白粉病在发生期间以子囊孢子进行再侵染。

10. 花生青枯病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11. 棉枯萎病菌属子囊菌亚门。

12. 就白菜品种对软腐病的抗性而言,一般白梆型品种较青绑型品种抗病。 13. 黄瓜花叶病毒(CMV)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由蚜虫传病。

14. 小麦土传花叶病经汁液不能传病。

15. 油菜菌核病的菌核萌发后产生担孢子。

三、填空题:将下列各题空缺部分的答案填在后面的方框内,两者用“,”隔开。 1. 玉米小斑病菌无性阶段属_______亚门, 有性阶段属_______亚门.

2.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________病害,其症状特点是病株表现_________和块茎维管束呈_________状腐烂。

3. ________,病毒在叶片上的症状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

4. 引起花生青枯病原是一种________,本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等。

5. 烟草黑胫病是由_______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_在_______和_______中越冬。

6. 黄瓜疫病病菌产生的有性孢子称________。无性孢子称________。

7. 玉米丝黑穗病是______________性病害,病菌以______孢子在_______和________等处越冬。

8. 玉米瘤黑粉病菌以_________孢子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处越冬。 9. 大豆孢囊线虫主要以_________在_______中越冬。

10. 苹果白粉病主要以________在________越冬。 11. 甜菜褐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_______,在发病期间病菌以_______进行再侵染。

12. 小麦散黑穗病是系统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_____次,带菌_____是唯一传病途径。 13. 棉花枯萎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_等,在田间病害可借______和_____等来传播。

14.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菌主要以_______孢子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越冬。 15. 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在_______上,也可侵染植株的_______ ______和______上,病菌是一种_______寄生菌。

四、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结果,正确答案是唯一的。 1.黄瓜花叶病毒(CMV)自然条件下可经()。 A 飞虱传病 B 螨类传病 C 蚜虫传病 2.甘蔗凤梨病菌是一种()。

A 专性寄生菌 B 伤口寄生菌 C 活体营养菌 3.甘薯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一种()。

A 检疫对象 B 蚜传病害 C 螨传病害

4.鉴定白叶枯病的主要标志之一通常观察病部是否产生()。 A 菌脓 B 菌核 C 霉状物

5.小麦全蚀病主要为害小麦植株的()。 A 叶片 B 穗部 C 根部

6.小麦全蚀病菌主要寄居场所是()。 A 土壤 B 水中 C 叶片

7.小麦腥黑穗病的主要侵染来源是()。 A.杂草 B.介体 C.种子

8.玉米小斑病菌有性阶段属()。

A 担子菌亚门 B 子囊菌亚门 C 接合菌亚门 9.引起水稻赤枯病的原因主要是()。 A缺氧 B缺磷 C缺钾

10.梨锈病在受害叶片背面产生的毛管状物是病菌的()。 A夏孢子 B性孢子 C担孢子 D锈孢子器 11.稻恶苗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 A形成肿瘤 B徒长 C矮缩

12.花生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花生的()。 A 叶片 B 根结 C 茎部

13.盐水或泥水选种防病原理属于()。

A化学防治 B物理防治 C生物防治

14.农药的种类很多,根据房病作用可分为()。 A五种 B四种 C三种

15.小麦条锈病菌形成的冬孢子在病害流行中()。 A 起作用 B 不起作用 C 作用不大 16.小麦散黑穗病菌的侵入途径是通过()。 A.根部 B.叶部 C.花器

17.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是()。 A 病毒 B 类菌原体 C 细菌

18.水稻恶苗病可在发病部位产生()。 A 白色霉层 B 红色霉层 C 黄色霉层 19.花生青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

A 蚜虫介体 B 叶蝉介体 C 土壤

20.柑橘溃疡病菌越冬的场所主要是()。 A橘园杂草 B病残 C昆虫介体 D病株根部

五、简答题: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1. 甘薯黑斑病主要以什么孢子在哪些场所越冬?

2. 小麦条锈病为害小麦的哪些部位?如何判别症状特点?

3. 苹果(梨)轮纹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什么场所?病害经什么途径传播? 4. 梨黑星病在不同条件下,病菌一般有哪三种越冬方式? 5. 小麦全蚀病菌主要在哪些场所越夏(冬)? 6. 引起烟草花叶病的TMV和CMV的初侵染是否相同? 六、综述题: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1. 根据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2. 针对大豆灰斑病的侵染循环,提出合理防治措施。

3. 概述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侵染来源及发病条件,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41、花科蔬菜霜霉病侵染来源及发病条件,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概述十字 一、将下面病原物相对应的中文译成拉丁文或拉丁文译成中文。

1. 水稻黄矮病毒 2. Sclerospora graminicola 3. 玉米大斑病菌 4. Phytophthora capsici 5. Verticillium dahliae 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7. 棉花炭疽病菌 8. Venturia pirina 9. Anguina tritici 10. 烟草赤腥病菌 11. Erwinia carotovora 12. 花生青枯病菌

13. Puccinia recondite f.sp. Tritic 14. Cercospora arachidicola 15. Erwnia chrgsanthemi pv. Zae 16. Soybean mosaic virus (SMV) 17. Puccinia striiformis 18. Ustilago nuda 19. 丝黑穗病菌

20. Colletotrichum nicotiana 21. Rhizoctonia solani 22. 小麦白粉病菌

23. Xanthomonas orgzae pv. Orgzae 24. 烟草黑胫病菌 25. 苹果炭疽病菌 26. Ustilago maydis 27. 苹果轮纹病菌 28. Tilletila caries 29. Diplodia gossypina 30. 棉花红腐病菌

31. 油菜霜霉病菌 32. Bipolaris maydis 33. 玉米文枯病菌 34. 马铃薯粉痂病菌

36.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lvacearum 37. Fusarium moniliforme 38. 小麦赤霉病菌 39. 甘薯软腐病菌

35. Albugo candita

40. Rise dwarf virus (RDV) 41. 花生黑斑病菌 42. 水稻纹枯病菌

43. 柑橘溃疡病菌 44. 稻稻瘟病菌 45. 小麦秆锈病菌

46. Pseudomonas syrigae pv. Panici 47. 马铃薯晚疫病菌

48. Fusarium solani f.sp. Batatas 49. Tilletia foetida 50. 甘薯黑斑病菌 51. Heterodera glycines 52.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53. 葡萄黑豆病菌 54. 小麦散黑穗病菌

55. Maize rough dwarf virus (MRDV) 56. 油菜菌核病菌 57. 大豆霜霉病菌

58.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 59. 棉花枯萎病菌 60. 梨锈病菌

二、判断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Y”错误的填“N”。 1. 2. 3. 4.

苹果轮纹病在病部形成的小黑点是病菌产生的菌核。 甘薯瘟国内报道的病原有四种。 棉立枯病的主要侵染源是种子。

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

5. 小麦土传花叶病经汁液不能传病。

6. 大豆霜霉病菌产生的无性孢子称为子囊孢子。 7. 烟草黑胫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8. 红麻炭疽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9. 小麦全蚀病菌自然条件下只产生担孢子。

10. 小麦秆锈病在小麦病部产生的黑色粉状物是病菌夏孢子堆。 11. 小麦秆锈病菌的冬孢子是单细胞。 12. 水稻小球菌核病病健株接触不能再侵染。 13. 小麦腥黑穗病菌不能在种子内存活。

14.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自然传病是经蚜虫介体。 15. 施肥对稻枯病的发生影响不明显。 16. 小麦腥黑穗病菌不能经种子带菌。 17. 稻白叶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18. 叶稻瘟白点型病斑能产生分生孢子。 19. 玉米小斑病菌主要以担孢子越冬。 20. 小麦条锈病菌是一种非专性寄生菌。 21. 小麦赤霉病不能由种子带菌。

22. 稻瘟病菌不能在水稻种子上越冬。 23. 甘薯瘟是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病害。

24. 稻纹枯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25. 26. 27. 28.

受大豆孢囊线虫危害的植株较健株高。 红麻炭疽病是由病毒侵染所致。 小麦白粉病菌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稻白叶枯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29. 马铃薯环腐病主要危害叶片。

30. 小麦白粉病在病部产生白粉状物是夏孢子。 31. 传播普矮病的介体不能经卵传毒给后代。 32. 玉米丝黑穗病菌属子囊菌亚门。 33. 棉苗疫病的主要危害部位是根部。 34. 小麦腥散穗病菌分类地位属子囊亚门。 35. 小麦腥黑穗病是在小麦成株期侵害。

36. 苹果轮纹病主要危害果实,有时也侵染枝条。 37. 气候条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影响不大。 38. 大豆孢囊线虫以卵在土壤中越冬。

39. 烟草炭疽病是经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 40. 汁液摩擦接种不能传染马铃薯花叶病。

41. 甜菜根腐病的初侵染源最重要的是带菌蚜虫。 42. 粟白发病菌有性时期产生接合孢子。 43. 烟草花叶病毒在土壤中不能长期存活。 44. 小麦散黑穗病一年可侵染两次。 45. 46. 47. 48.

马铃薯环腐病不能通过刀切传播。 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病害。

小麦叶锈病在病部产生黄褐色粉状物是担孢子。 粟白发病菌属接合菌亚门。

49. 玉米丝黑穗病菌以卵孢子越冬。

50. 引起甜菜褐斑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 51. 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昆虫。 52. 花生青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53. 引起甜菜褐斑病主要侵染源是带菌叶蝉。 54. 油菜菌核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越夏。 55. 茄子黄萎病菌也能引起棉花的黄萎病。 56. 小麦根腐病在病部产生的孢子为冬孢子。 57. 小麦黄矮病能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染。

58. 花生根结线虫主要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

59. 一般来说,油菜菌核病连作田病轻,轮作田病重。 60. 葡萄霜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 61. 玉米条纹矮缩病主要危害茎秆。 62.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

63. 棉枯萎病菌属子囊菌亚门。

64. 烟草花叶病毒(TMV)粒体形状为弹状。 65. 甘薯黑斑病病菌不能在土壤中越冬。 66. 红麻炭疽病以子囊孢子或菌丝体越冬。 67. 柑橘溃疡病只危害叶片,不危害果实。

68. 保护地蔬菜病害是指大棚蔬菜病害。 69. 70. 71. 72.

棉枯萎病菌根据对不同棉花致病力不同可分为2个生理型。 我国报道马铃薯环腐病病原只有一种。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是子囊菌亚门。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不是复合侵染所致。

73. 甘薯瘟病菌在薯苗的维管束中不能扩展传播。 74. 引起小麦全蚀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

75. 水稻小球菌核病的无性阶段属于子囊菌亚门。 76. 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的种子。 77. 烟草黑胫病在病部可长出红色霉状物。 78. 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 79. 玉米条纹矮缩病能进行摩擦接种传播。

80. 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是真菌。

81. 甘薯黑斑病在病部长出的灰霉层是病菌的有性时期。 82. 玉米小斑病菌以子囊孢子进行再侵染。 83. 烟草黑胫病主要危害烟草叶片。

84. 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系统侵染病害。 85. 梨锈病菌是一种兼性寄生菌。

86. 大豆灰斑病以子囊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 87. 棉黄萎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进行培养。 88. 玉米条纹矮缩病的病原是一种线虫。 89. 90. 91. 92.

甘蔗凤梨病是由细菌侵染所致。 棉枯萎病的症状表现为2种类型。 高粱散黑穗病菌不能在土壤中越冬。 大豆灰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93. 烟草花叶病毒病不能经汁液传播。

94. 牲畜食用带有甘薯瘟的病薯,排除粪便不能传病。 95. 甘薯瘟在田间没有再侵染现象。

96. 小麦根腐病菌在田间通过蚜虫传播。 97. 稻瘟病是水稻的五大病害之一。

98. 甘薯品种对甘薯瘟的抗性没有明显差异。 99. 梨黑星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100. 小麦腥黑穗病菌分类地位属鞭毛菌亚门。 101. 马铃薯晚疫病菌没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102.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土传病害。

103. 马铃薯环腐病种薯带病率与病害发生无密切关系。 104. 小麦赤霉病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

105. 小麦根腐病菌主要以担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夏)。 106. 甘蔗凤梨病菌的有性阶段属担子菌亚门。 107. 棉角斑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

108. 甘薯黑斑病是由病毒侵染而引起的。 109. 玉米条纹矮缩病病原不可经种子传播。 110. 油菜菌核病的菌核萌发后产生担孢子。

111. 大豆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不存在明显差异。

112. 水稻小球菌核病在秧苗期不能发生。 113. 114. 115. 116.

柑橘黄龙病主要危害地上部分,根部一般不受害。 水稻小黑菌核病主要危害上部叶片。

稻白叶枯病不容易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小麦白粉病菌分类地位上属于细菌。

117. 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原是相同的。 118. 棉立枯病在病部可产生子囊壳。 119. 叶稻瘟褐点型主要发生在感病品种上。 120. 水稻纹枯病主要危害植株的上部。 121. 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小麦植株的穗部。 122. 粟白发病菌不存在生理分化现象。 123. 玉米大斑病菌不存在生理分化现象。 124. CMV不存在致病力不同的毒株。

125. 小麦赤霉病关键侵染期是小麦幼苗期。

126. 棉红腐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昆虫介体。

127. 茄科蔬菜青枯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 128.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129. 小麦腥黑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130. 柑橘黄龙病是由病毒侵染所致。 131. 棉疫病菌属担子菌亚门。

132. 传播甜菜黄化病的介体是飞虱。 133. 134. 135. 136.

甜菜黄化病的流行与飞虱消长关系密切。 感染凤梨病的甘蔗常发出臭味。

烟草与茄子轮作对防黑胫病有明显效果。 棉枯萎病不能通过种子传病。

137. 一般认为马铃薯花叶病的病薯块是带毒的。 138. 引起棉枯萎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 139. 小麦秆锈病在小麦植株上产3种孢子。 140. 高粱散黑穗病菌属子囊菌亚门。 141. 玉米瘤黑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

142. 花生青枯病菌没有生理分化现象。

143. 甘蔗凤梨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昆虫。 144. 烟草黑胫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145. 大豆孢囊线虫不能在种子中越冬。

146. 小麦条锈病菌在小麦叶片上能产生有性孢子。 147. 小麦黄矮病在田间只能由蚜虫传播。 148. 引起柑橘溃疡的病原是植物菌原体。 149. 黄麻根结线虫病在根部症状是产生丛枝。 150. 大豆霜霉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病的昆虫。 151. 传播水稻普矮病的介体是蚜虫。

152. 花生根结线虫病在花生的根部不能形成瘤状物。 153. 梨锈病的自然传播途径是经昆虫介体。 154. 小麦叶锈病菌不耐低温和高温。 155. 棉黄萎病不能通过种子传染。

156. 烟草黑胫病菌不能在病残体中越冬。 157. 158. 159. 160.

棉炭疽病危害棉苗,不危害棉铃。 玉米小斑病菌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

烟草花叶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单一侵染所致。 小麦根腐病只危害小麦的根部,不危害其他部位。

161. 小麦白粉病菌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162. 甜菜黄化病在病部可产生红色霉状物。 163. 甜菜黄化病症状表现首先是在新叶上。 164. 甘薯瘟不能危害维管束组织。 165. 棉黄萎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 166. 治虫防病对水稻普矮病没有明显作用。 167. 防治棉枯黄萎病的方法完全不同。 168. 甜菜根腐病菌是一种细菌。

169. 花生青枯病菌在病残体上不能越冬。 170. 稻白叶枯病很难通过伤口传播。

171. 烟草黑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带菌昆虫。 172. 玉米大斑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173. 小麦叶锈病菌完成世代生活史是以冬孢子。 174. 水稻普矮病传播介体获毒后没有循回期。 175. 玉米大斑病菌是一种专性寄生菌。 176. 黄麻根结线虫不能在土壤中越冬。 177. 178. 179. 180.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菌以担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玉米小斑病菌没有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 水稻恶苗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杂草和病种。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根腐病无效。

181. 油菜花叶病在甘蓝型油菜上产生典型系统花叶症状。 182. 黄麻根结线虫病成虫雌雄虫形态相同。

183. 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病害。 184. 小麦全蚀病菌有效侵染体是分生孢子。

185. 黄瓜花叶病毒(CMV)在自然条件下不能由蚜虫传病。 186. 玉米丝黑穗病菌没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187. 甘薯瘟在薯块上不表现明显症状。 188.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

189.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菌不能经土壤传播。 190. 水稻恶苗病在病部产生淡红色霉层为分生孢子。 191. 水稻恶苗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192. TMV是一种典型的球状病毒。

193. 由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连作田病轻。

194. 马铃薯晚疫病除危害叶片外,不能危害薯块。 195. 花生根结线虫雌雄虫体形相同。

196. 花生青枯病菌在寄主的维管束中不能扩展。 197. 柑橘树脂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198. 水稻普矮病地典型症状是分蘖减少。 199.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的籽粒。

200. 马铃薯环腐病薯块与健薯收获时在外观上有明显差异。 201. 202. 203. 204.

油菜花叶病的传播介体是叶蝉。

小麦土传花叶病的传播介体是叶蝉。

苹果轮纹病由于受害部位表皮易开裂,故也称粗皮病。 柑橘黄龙病的自然传播途径是经蚜虫介体。

205. 玉米瘤黑粉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206. 辣椒疫病主要发生在气候干燥条件下的种植区。 207. 稻瘟病菌通常不存在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 208. 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是一种线虫。 209. 小麦腥黑穗病菌越冬主要寄生在昆虫体内。 210. 芝麻茎点枯病只危害茎杆、不危害其他部位。 211. 黄麻根结线虫不能经流水和农具传播。 212. 大豆孢囊线虫没有生理分化现象。

213. 小麦叶锈病自然条件下不经过气流传播。

214. 棉黄萎病的症状在田间较枯萎病出现早。

215. 水稻小黑菌核病除侵染水稻外不能侵染其他植物。 216. 甘薯黑斑病的薯块有甜味。

217. 水稻恶苗病菌的有性时期为担子菌亚门。 218. 棉炭疽病主要由土壤带菌传病。 219. 高粱散黑穗病不能经种子传病 。 220. 引起小麦条锈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 221. 222. 223. 224.

柑橘树脂病受害枝干主要表现为流胶和干枯。 玉米丝黑穗病再田间有在侵染。 稻白叶枯病不能经种子带菌传病。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一般只能死体寄生。

225. 小麦秆锈病菌不存在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 226. 玉米条纹矮缩病的传播介体是真菌。

227.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侵染叶片,而不能侵染薯块。 228. 粟白发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病害。

229. 药剂处理种子对红麻炭疽病防治无效。 230. 苹果炭疽病主要危害苹果树的叶片。 231. 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虫传病害。 232. 粟白发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233. 引起棉炭疽的病原是一种细菌。 234. 水稻纹枯病菌通常不形成菌核。 235. 小麦秆锈病在田间没有再侵染。 236. 引起马铃薯花叶病的病原是细菌。

237. 苹果白粉病在发生期间以子囊孢子进行再侵染。 238.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病害。

239.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油菜花叶病效果不明显。

240. TMV除侵染烟草和蔬菜外,不能侵染其他植物。 241. 甜菜根腐病菌是一种强寄生菌。 242. 烟草黑胫病菌属子囊菌亚门。

243. 芝麻疫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土传病害。

244. 甘薯瘟的病原菌不能在种薯中越冬。 245. 246. 247. 248.

大豆霜霉病菌产生的有性孢子称为分生孢子。 稻纹枯病属于一种典型的低温低湿性病害。

葡萄黑痘病远距离传播是通过苗木带菌和接穗。 柑橘溃疡病是一种非检疫病害。

249. 油菜花叶病由类病毒侵染所致。

250. 甘蔗凤梨病在病部产生的黑粉状物是病菌的子囊孢子。 251. 引起油菜菌核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 252. 烟草黑胫病菌没有生理分化现象。 253. 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盛期是在油菜苗床期。 254. 棉红腐病菌可产生子囊孢子。

255. 小麦全蚀病不能在病残体中越冬(夏)。

256. 引起甜菜根腐病的立枯丝核菌可产生无性孢子。

257. 烟草黑胫病菌产生在病部的无性孢子称为子囊孢子。 258. 红麻炭疽病的越冬场所主要是杂草。

259. 黄瓜花叶病毒(CMV)粒体形态为棒状。

260. 甜菜黄化病菌的越冬场所主要是甜菜叶片。

261. 就白菜品种对软腐病的抗性而言,一般白梆型品种较青绑型品种抗病。 262. 花生青枯病菌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263. 花生根结线虫主要危害花生的叶部。

264. 蔬菜白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 265. 266. 267. 268.

马铃薯花叶病不能由蚜虫传播。

小麦叶锈病菌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夏孢子。 甜菜黄化病是由类病毒侵染所致。

烟草花叶病毒(TMV)可经蚜虫传播。

三、填空题:将下列各题空缺部分的答案填在后面的方框内,两者用“,”隔开。

1. 红麻炭疽病菌主要以________孢子在_______和_______ 内越冬,病害的初侵染源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2. 苹果白粉病在发病期间,病菌以________孢子,通过_______进行传播。

3. 水稻普矮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越冬________的介体,在田间无毒介体可以通过_______ 病株的_________ 而__________ 传病。

4. 防治水稻恶苗病应采取选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措施。

5. 棉花铃期病害常见种类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 大豆孢囊线虫主要以_________在_______中越冬。

7. 苹果叶斑病主要包括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病害。 8. 小麦赤霉病菌除在病残上越夏外,还可继续侵染_______、_______ 等作物.其后以______方式越冬,次年春稻蔸上形成的_________为主要初侵染源。

9. 柑桔疮痂病菌以________在_______越冬。

10. 粟白发病菌属__________菌亚门,无性孢子称_________,有性孢子称_________,病菌主要在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中越冬。

11. 苹果(梨)轮纹病菌主要以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在_________越冬。 12. 玉米小斑病菌无性阶段属_______亚门, 有性阶段属_______亚门.

13. 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与扩展主要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__传染。

14. 柑桔炭疽病在叶片上的症状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15. 玉米瘤黑粉病菌以_________孢子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处越冬。 16. 引起小麦黄矮病的病原是一种_______,在田间由________传毒,不能经种子和______传。.

17. 玉米大斑病以_______ ______或________越冬,主要危害_______,严重时也危害______和茎杆。

18. 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在_______上,也可侵染植株的_______ ______和______上,病菌是一种_______寄生菌。

19. 玉米丝黑穗病是______________性病害,病菌以______孢子在_______和________等处越冬。

20. 水稻纹枯病病原属________,主要以_______在________中越冬,也能以 ________和_______ 在病稻草等处越冬。

21. 黄瓜疫病病菌产生的有性孢子称________。无性孢子称________。

22. 水稻普矮病是由___________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__________介体传染。 23. 烟草黑胫病是由_______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_在_______和_______中越冬。

24.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可引起_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_。其中以_______发生最重。

25. 茄科蔬菜青枯病是由_______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随________在______中越冬。 26. 小麦散黑穗病的初侵染源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一般以________带菌为主。 27. 小麦根腐病是由多种_______和________菌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病害.病菌主要以______潜伏于_______内部和_______中越冬或越夏,带菌的_____和______中的病菌是幼苗发病的初侵染源。

28. 小麦叶锈病菌以_______在小麦_______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________孢子进行再侵染。

29. 甜菜褐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及_______,在发病期间病菌以_______进行再侵染。

30. 柑橘溃疡病病菌的越冬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1. 甘薯瘟是由_______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本病在甘薯的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期均可为害,带菌的______、_______及______是初侵染源,大田发病后,病菌可通过________、 _______及_______等传布,进行再侵染。

32. 马铃薯花叶病是由_________引起的一种病害,此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______和_____等。

33. 引起花生青枯病原是一种________,本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等。

34. 小麦散黑穗病是系统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_____次,带菌_____是唯一传病途径。 35. 苹果(梨)轮纹病主要危害_________和_______. 36. 水稻恶苗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 _______和_______ 。病菌以________ 附在 _______的表面,或以_______ 潜伏在_________ 内越冬。

37. ________,病毒在叶片上的症状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

38. 引起白稻白叶枯病病原是一种______。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来自_________ 和病稻草堆等。

39. 玉米小斑病从_____期到______期都可发生,主要危害________.

40. 引起辣椒花叶病的病原是_________,本病的自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____________。 41. 42. 43. 44.

稻瘟病在叶片上可产生四种类型病斑,即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茄黄萎病菌主要以______ 、_______和______在__________中越冬。 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是_______,病菌主要在_______和_______中越冬。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上,也可发生在_______和_______上,叶片正面形

成许多鲜黄色_________。

45.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________病害,其症状特点是病株表现_________和块茎维管束呈_________状腐烂。

46. 我国十字花科蔬菜三大病害是指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

47.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菌主要以_______孢子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越冬。 48. 水稻纹枯病主要危害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严重时亦危害______和______ 。 49.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______病,病菌仅侵染小麦的_______和________部,病菌主要以______在_______上越冬。

50. 苹果炭疽病又称__________病,主要在果实的_________和_______期发病。 51. 小黑菌核病是_____病和______病的统称两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在田间病健株接触时可通过_______进行再侵染。

52. 稻瘟病菌以 _______和______ 在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处越冬。 53. 引起马铃薯皱缩花叶病的病原是________和_______。

54. 花生根结线虫主要以_______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越冬。

55. 油菜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混有菌核的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等。 56. 大豆灰霉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_______和_______中越冬.

57. 烟草花叶病是由________和_______等复合侵染所致,_______粒体为棒状,______粒体为球状,二者均可通过________摩擦而传染。

58. 棉花枯萎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_等,在田间病害可借______和_____等来传播。

59. 甘薯黑斑病菌主要以________孢子和_______孢子在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中越冬

60. 柑桔黄龙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桔园内近距离转播是通过_____________。

61. 马铃薯晚疫病可发生于________ _________ 及________上,病原属_______亚门真菌。

62. 棉花苗期病害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病。

63. 瓜类枯萎病的病原是_________,本病的侵染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

64. 稻瘟病根据危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和 ______。 65. 甘蔗凤梨病菌主要危害_________、 ________和受伤的________,此病的侵染来源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6. 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_________。自然条件下经_________传播。 67. 苹果白粉病主要以________在________越冬。

68. 玉米丝黑穗病是______________性病害,病菌以______孢子在_______和________等处越冬。

69. 梨锈病菌以_______在______等转主寄主病组织中越冬,笠年春长出_______孢子。 70. 苹果褐斑病在叶片上的症状表现有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三种类型。 71. 小麦散黑穗病属_______菌亚门,冬孢子萌发时只产生________.

四、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结果,正确答案是唯一的。

1.引起水稻赤枯病的原因主要是()。 A缺氧 B缺磷 C缺钾

2.小麦全蚀病菌分类地位属()。

A 鞭毛菌亚门 B 子囊菌亚门 C 担子菌亚门 3.防治水稻恶苗病主要措施之一可采用()。 A 防治介体 B 病谷打药 C 种子处理 4.受甘薯瘟感染的薯块,可见维管束呈()。 A 红色条纹 B 黑色条纹 C 黄褐条纹

5.小麦条锈病在发病部位产生的鲜黄色粉状物是()。 A 担孢子 B 夏孢子 C 冬孢子 6.引起花生青枯病的病原是一种()。 A 病毒 B 真菌 A子囊孢子 7.传播小麦黄矮病的介体是()。 A 叶蝉 B 蚜虫 C 甲虫

8.棉立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来自()。 A 蚜虫介体 B 土壤 C 叶蝉介体

9.花生青枯病菌是一种()。

A 专性寄生菌 B 非专性寄生菌 C 腐生菌 10.棉黑果病主要为害()。 A 叶片 B 棉铃 C 根部

11.受烟草花叶病毒传染的叶片细胞内可出现()。 A 真菌 B 细菌 C 内含体

12.水稻纹枯病病菌侵入后,可在病部产生()。 A 菌丝体 B子囊孢子 C 分生孢子 13.引起玉米瘤黑粉病的病原是一种()。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14.棉枯萎病菌产生的孢子类型有()。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15.引起棉花疫病的病原是()。 A 细菌 B 真菌 C 线虫

16.引起烟草黑胫病的病原是一种()。

A 真菌 B 细菌 C 线虫

17.小麦叶锈病菌在病部形成冬孢子堆颜色是()。 A 黑色 B 黄色 C 红色

18.水稻白叶枯病菌是一种()。

A 专性寄生菌 B 非专性寄生菌 C 活体营养寄生菌 19.油菜花叶病在甘蓝型油菜上的典型症状是()。 A 系统花叶 B 系统枯斑 A 担孢子 20.传播甜菜黄化病的介体是()。 A 叶蝉 B 蚜虫 C 飞虱

21.玉米大斑病菌分类地位属()。

A 鞭毛菌亚门 B 接合菌亚门 C 半知菌亚门 22.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菌属()。

A 接合菌亚门 B 担子菌亚门 C 鞭毛菌亚门 23.单年流行病害通常只有()。

A多次再侵染 B 无再侵染 C地方性 24.梨锈病菌越冬的转主寄生植物是()。 A杂草 B松树 C桧柏 D苹果树 25.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主要有()。 A 一种 B 二种 C 六种

26.玉米条纹病在田间的传播介体是()。 A 蚜虫 B 飞虱 C 叶蝉

27.小麦白粉病在田间再侵染是以()。 A 游动孢子 B 担孢子 C 分生孢子

28.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 A 土壤 B 种子 C 种子和土壤

29.小麦全蚀病主要为害小麦植株的()。 A 叶片 B 穗部 C 根部

30.玉米丝黑穗病出苗期初侵染外在田间()。 A 有再侵染 B 无再侵染 C 后期有再侵染 31.小麦叶锈病菌完成世代生活史仅仅()。 A 担孢子 B冬孢子 C夏孢子

32.玉米小斑病菌是一种()。

A 非专化性寄生菌 B 专性寄生菌 C 腐生菌 33.油菜菌核病在田间传播蔓延主要通过()。 A 担孢子 B 菌丝体 C粉孢子

34.小麦条锈病是一种()。

A 活体寄生菌 B 死体寄生菌 C 半活体寄生菌 35.小黑菌核病无性阶段产生的孢子称()。 A 子囊孢 B 分生孢子 C 芽孢子

36.甘薯黑斑病菌无性和有性阶段产生孢子类型有()。 A 两种 B 三种 C 四种

37.小麦全蚀病菌主要寄居场所是()。

A 土壤 B 水中 C 叶片

38.玉米大斑病菌在田间的再侵染主要是以()。 A 分生孢子 B 游动孢子 C 子囊孢子 39.小麦条锈病菌的分类地位属()。 A 半知菌亚门 B 子囊菌亚门 C 担子菌亚门 40.油菜菌核病的菌核萌发后可产生()。 A 分生孢子 B 子囊孢子 C 游动孢子

41.小麦叶锈病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病害发生()。 A较轻 B较重 C不发生

42.烟草花叶病毒在土壤中可存在()。 A 15天 B 30天 C多年

43.烟草黑胫病在病部可产生()。

A 子囊孢子 B 担孢子 C 孢子囊

44.马铃薯花叶病传播介体传毒特点属()。

A 持久性传毒 B 非持久性传毒 C 半持久性传毒 45.小麦秆锈病菌冬孢子萌发产生()。 A 夏孢子 B 担孢子 C 子囊孢子

46.黄麻根结线虫病在被害的麻株根部可产生()。 A 细菌 B 瘤状物 C 丛枝

47.粟白发病在不同时期和部位引起症状是()。 A 相同 B 有差异 C 完全不同

48.小麦收获后,赤霉病菌可以继续侵染()。 A果树 B茶树 C水稻

49.引起甘薯瘟的病原,国内报道的主要有()。 A 四种 B 两种 C 三种

50.甘蔗凤梨病在病部产生的黑色粉状物是病菌的()。 A 分生孢子 B 卵孢子 C 子囊孢子 51.玉米丝黑穗病散出的黑粉是病菌的()。 A 冬孢子 B 夏孢子 C 担孢子 52.玉米丝黑穗病菌的侵染特点是()。 A 局部侵染 B 系统侵染 C 成株侵染

53.水稻纹枯病菌的无性世代属()。

A 担子菌亚门 B 子囊菌亚门 C 半知菌亚门 54.花生青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 A 蚜虫介体 B 叶蝉介体 C 土壤

55.黄瓜花叶病毒(CMV)自然条件下可经()。 A 飞虱传病 B 螨类传病 C 蚜虫传病 56.引起水稻稻曲病的病原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57.红麻炭疽病的越冬形式主要以()。 A 子囊孢子 B 分生孢子 C 担孢子

58.苹果炭疽病在病部产生的轮状排列的小黑点是病原物的()。 A子囊壳 B分生孢子盘 C菌核 D菌索

59.棉茎枯病在病部产生的小黑点是病菌的()。 A 子囊壳 B 子囊孢子 C 分生孢子器 60.稻立枯病主要发生危害是水稻的()。

A苗期 B中期 C种子

61.大豆孢囊线虫有生理分化现象,目前已知有()。 A 二个生理小种 B 三个生理小种 C 四个生理小种 62.引起玉米条纹矮缩病的病原是一种()。 A 细菌 B 真菌 C 病毒

63.小麦土传花叶病病毒粒体形状是()。 A 棒状 B 弹状 C 线状

64.甘薯瘟在成株期发病时,上部薯叶可表现为()。 A 萎蔫 B 花叶 C 枯斑

65.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对柑橘果实造成危害的时期是()。

A生长前期 B生长中期 C生长后期 D贮运期

66.多循环植物病害再一个季节中的变化规律是()。 A不明显 B变化大 C无差别

67.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在病部产生的霜状霉是病菌的()。 A卵孢 B孢子囊和孢囊梗 C子囊孢子 D接合孢子 68.不同孢子的萌发,对不同湿度的要求()。 A相同 B不相同 C相差不大

69.鉴定白叶枯病的主要标志之一通常观察病部是否产生()。 A 菌脓 B 菌核 C 霉状物

70.马铃薯皱缩花叶病与条花叶病初侵染是()。 A 相同 B 不相同 C 部分相同

71.马铃薯环腐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 A 种薯 B 蚜虫 C 叶蝉

72.垂直抗病品种其控制因素是受()。

A寡基因 B多基因 C5个基因

73.化学药剂杀死或抑制病原物是在病原物入侵()。 A之前 B之后 C之中

74.稻苗疫病主要危害水稻的部位是()。 A叶片 B茎杆 C根部

75.甜菜褐斑病在病部产生灰白色霉状物是病菌的()。 A 夏孢子 B 分生孢子 C 子囊孢子 76.引起水稻绵腐病的病原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77.花生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花生的()。 A 叶片 B 根结 C 茎部

78.烟草与小麦轮作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 A 有效 B 无效 C 效果不明显

79.水稻恶苗病菌无性阶段产生的孢子是()。 A 子囊孢子 B 粉孢子 C 分生孢子 80.白叶枯病的病原属于一种()。 A 线虫 B 病毒 C 细菌

81.引起甜菜黄化病的病原是()。 A 类菌原体 B 类病毒 C 病毒 82.大豆霜霉病菌产生无性孢子称()。 A 分生孢子 B 孢子囊 C 担孢子 83.大豆霜霉病在田间再侵染主要是()。 A子囊孢子 B 孢子囊 C 芽孢子 84.黄麻根结线虫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 A病土 B 杂草 C 昆虫介体

85.甘蔗凤梨病菌的无性阶段属()。

A 子囊菌亚门 B 担子菌亚门 C 半知菌亚门 86.小麦散黑穗病菌的侵入途径是通过()。 A.根部 B.叶部 C.花器

87.高梁散黑穗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

A 杂草 B 昆虫介体 C 带菌种子

88.番茄青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带菌的()。 A土壤 B昆虫 C杂草 D螨类

89.小麦赤霉病在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是病菌的()。 A子囊孢子 B分生孢子 C担孢子 90.棉枯萎病的症状类型表现有()。 A 一种类型 B 二种类型 C 多种类型 91.黄麻根结线虫的雌虫和雄虫形态是()。 A 同形 B 异形 C 无大差异

92.花生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越冬形式主要是()。 A 卵 B 雌虫 C 雄虫

93.甘薯瘟的初侵染源主要是()。

A 蚜虫介体 B 带病种薯 C 螨传介体

94.梨黑腥病几乎可以危害地上所有绿色组织,其中危害最大的是()。 A枝条 B叶片 C叶片和果实 D果蒂 95.引起棉枯萎病的病原属()。

A 担子菌亚门 B 半知菌亚门 C 鞭毛菌亚门 96.传播水稻普矮病的介体是()。 A甲虫 B 蚜虫 C 叶蝉

97.某些通过气流传播的植物病害,其传播特点是()。 A远距离 B局部性 C地方性

98.甜菜根腐病在后期病部产生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A子囊壳 B 分生孢子器 C 担孢子 99.棉立枯病主要危害棉苗的()。 A 叶片 B 中部茎杆 C 茎基部 100.节稻瘟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的()。 A苗期 B分蘖期 C抽穗期

101.小麦散黑穗病菌的分类地位属()。

A.担子菌亚门 B.子囊菌亚门 C.半知菌亚门 102.玉米小斑病菌有性阶段属()。 A 担子菌亚门 B 子囊菌亚门 C 接合菌亚门 103.引起棉黄萎病的病原菌属()。 A 细菌 B 病毒 C 真菌

104.引起苹果(梨)轮纹病的病原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线虫

105.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长能使病原物产生()。 A抗药性 B少量孢子 C菌核

106.烟草花叶病毒的寄生植物范围有()。 A 3个科 B 10个科 C 30多个科 107.水稻恶苗病菌的越冬场所主要是()。 A 野生寄主 B 种子 C 介体内

108.苹果(梨)轮纹病其危害的主要部位是()。 A叶片 B嫩梢 C枝干和果实 D花器 109.马铃薯环腐病在人工培养基上()。

A 不能培养 B 能培养 C 尚无先例

110.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在田间发病期传播主要通过()。 A 菌核 B 分生孢子 C 菌丝体 111.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形态是 A 棒状 B 球状 C 弹状

112.传播油菜花叶病的介体传毒方式是()。 A 持久性传毒 B 非持久性传毒 C 巡回传毒 113.一般情况下TMV经昆虫介体()。 A 能传病 B 不能传病 C 病毒破碎 11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病原物是()。 A腐霉菌 B疫霉菌 C细菌 D病毒 115.引起瓜类枯萎病的病原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116.小麦白粉病菌是一种()。

A 兼性寄生菌 B 活体寄生菌 C 腐生菌 117.引起甜菜根腐病的病原是()。 A 真菌 B 细菌 C 线虫

118.引起水稻稻瘟病的病原菌是一种()。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119.瓜类枯萎病最重要的初侵染源主要是()。 A野生寄主 B土壤 C带菌蚜虫 D带菌叶蝉

120.播种期的气候条件,与病害的发生()。 A有关 B无关 C不明显

121.大豆霜霉病在所结种子表面长出的白色霉是病菌的()。 A 菌丝和子囊孢子 B 菌丝和担孢子 C 菌丝和卵孢子 122.番茄青枯病的自然传播途径主要是()。 A气流 B昆虫介体 C流水 D叶片接触 123.农药的种类很多,根据房病作用可分为()。 A五种 B四种 C三种

124.1传播油菜花叶病的介体主要是()。 A叶蝉 B 飞虱 C 蚜虫

125.小麦白粉病在病部产生的白色粉状物是()。

A 子囊孢子 B 分生孢子 C 卵孢子

126.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在寄生细胞内吸取养分是靠()。 A 菌核 B 子囊孢子 C 吸器

127.甘薯黑斑病在病部长出的黑色刺毛状物是病菌的()。 A 分生孢子 B 子囊壳 C 孢囊孢子 128.引起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是一种()。 A 细菌 B 病毒 C 真菌

129.小麦腥黑穗病侵染特点是()。

A.局部侵染 B.系统侵染 C.先局部后系统侵染

130.单循环植物病害需要()。

A逐天积累病原 B 逐月积累病原 C逐年积累病原

131.玉米大斑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侵染不同寄主的病菌称()。

A 不同种 B 不同变种 C 不同专化型

132.积年流行病害通常只有()。 A再侵染 B初侵染 C地方性

133.苹果白粉病在受害叶片上长出的白色粉状物是病菌的()。 A分生孢子 B担孢子 C子囊孢子 D厚壁孢子 134.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是()。 A 病毒 B 类菌原体 C 细菌 135.引起烟草黑胫病的病原是一种()。 A 红霉 B 黑霉 C 白霉

136.油菜菌核病菌的越冬的场所主要是()。 A杂草 B 昆虫介体 C 土壤

137.长期连作田 对土壤传播病害会逐年()。 A减轻 B消灭 C加重

138.棉苗炭疽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

A 种子 B 土壤 C 飞虱

139.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重要病毒,该病是一种()。 A土传病害 B气传病害 C虫传病害 D种传病害 140.引起甘薯瘟的病原是一种()。 A 病毒 B 真菌 C 细菌

141.引起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是()。 A 病毒 B 类菌原体 C 类病毒

142.马铃薯晚疫病在病部产生的白色霉主要是病菌的()。 A 子囊孢子 B 孢子囊 C 接合孢子

143.小麦条锈病菌形成的冬孢子在病害流行中()。 A 起作用 B 不起作用 C 作用不大 144.甘薯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一种()。 A 检疫对象 B 蚜传病害 C 螨传病害

145.甜菜褐斑病菌越冬主要以()。 A 担孢子 B 游动孢子 C 菌丝体

146.辣椒疫病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霉层的颜色是()。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D紫色 147.我国目前的植保方针是()。

A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B预防为主,生物防治 C化学防治 148.传播番茄病毒病(花叶)的介体主要是()。 A蚜虫 B叶蝉 C飞虱 D线虫 149.大豆花叶病的主要侵染源是()。 A蚜虫 B 叶蝉 C 种子

150.保护地蔬菜病害防治通常是指()。

A不打药 B打生物农药 C栽培防病 D大棚蔬菜 151.传播小麦土传花叶病的介体是()。 A 线虫 B 真菌 C 螨类

152.水稻叶片过敏性反应,其机制是()。 A抗侵入 B抗繁殖 C抗扩展 153.棉花黄萎病菌是一种()。

A 专性寄生菌 B 非专性寄生菌 C 绝对腐生菌 154.传播柑橘黄龙病的介体是()。 A蚜虫 B叶蝉 C木虱 D螨类

155.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远距离传播主要经()。 A气流 B种子 C介体

156.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形态是()。 A 球状 B 棒状 C 线状

157.水平抗病品种对植物病原生理小种()。 A部分抗性 B全部抗性 C只抗一个 158.甘蔗凤梨病菌是一种()。

A 专性寄生菌 B 伤口寄生菌 C 活体营养菌

159.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发生与生育期有关,感病期主要是()。 A 分蘖期前 B 抽穗期 C 成熟期

160.马铃薯条花叶病在自然条件下的传播介体是()。 A 叶蝉 B 蚜虫 C 线虫

161.水稻霜霉病产生的有性孢子称()。 A担孢子 B分生孢子 C卵孢子

162.甜菜品种对黄化病的抗性表现为()。 A 差异明显 B 无差异 C 绝对免疫

163.红麻炭疽病菌分类的地位属()。

A 担子菌亚门 B 鞭毛菌亚门 C 半知菌亚门 164.大部分植物病害防治的目的就是要使该病()。 A彻底消灭 B大部分消灭 C危害降低最底限度 165.引起小麦腥黑穗病的病菌有()。 A.三种 B.两种 C.一种

166.甜菜褐斑病主要危害成株的()。 A 块根 B 叶片 C 幼芽

167.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原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168.水稻菌核病主要危害水稻植株的()。 A 杆部 B 上部 C 种子

169.水稻白叶枯的症状可分为()。

A 三种类型 B 四种类型 C两种类型

170.梨锈病在受害叶片背面产生的毛管状物是病菌的()。 A夏孢子 B性孢子 C担孢子 D锈孢子器 171.小麦秆锈病的传播是通过()。 A 土壤 B 蚜虫 C气流

172.造成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侵染关键时期是小麦的()。 A腊熟期 B.扬花期 C 幼苗期

173.轮作作为一种防病措施,时针对()。 A气传 B土传病害 C虫传病害

174.玉米小斑病菌在病部产生的孢子称()。 A 孢囊孢子 B 接合孢子 C 分生孢子

175.土传病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通常()。

A一个月 B2-3个月 C很长

176.甜菜根腐病菌是一种()。

A专性寄生菌 B 强寄生菌 C 弱寄生菌 177.烟草黑胫病的主要发病部位是()。 A 根干部 B 茎基部 C 叶片

178.烟草黑胫病的越冬场所主要是()。 A 昆虫介体 B 螨类介体 C 土壤

179.小麦赤霉病为害最重的部位是小麦的()。 A穗部 B叶部 C秆部

180.盐水或泥水选种防病原理属于()。 A化学防治 B物理防治 C生物防治

181.花生青枯病除引起叶片萎蔫症状外还可引起()。 A花叶 B 丛枝 C 导管变色

182.棉铃红腐病病菌产生的孢子称()。

A 夏孢子 B 冬孢子 C 分生孢子

183.田间调查纹枯病时,往往应首先观察水稻的()。 A 上部叶片 B 茎基部 C 谷粒

184.对所有植物病害 都应综合防治,这句话()。 A完全正确 B正确 C不太正确

185.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对水稻的危害部位主要是()。 A根部 B叶片 C种子

186.甘薯黑斑病菌侵入的主要侵入途径是()。 A 伤口 B 蚜虫介体 C 真菌介体 187.粟白发病菌产生的有性孢子称()。 A 卵孢子 B 孢子囊 C 游动孢子

188.粟白发病菌的有性孢子在土地中可存活()。 A 一个月 B 两个月 C 两年以上 189.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初侵染源是()。 A带虫种子 B带虫稻草 C带虫土壤 190.小麦腥黑穗病的主要侵染来源是()。 A.杂草 B.介体 C.种子

191.棉黄萎病菌产生的无性孢子称()。 A 担孢子 B 子囊孢子 C 分生孢子 192.引起小麦根腐病的病原菌常常是()。 A 一种 B 二种 C 多种

193.水稻恶苗病可在发病部位产生()。 A 白色霉层 B 红色霉层 C 黄色霉层 194.柑橘溃疡病菌越冬的场所主要是()。 A橘园杂草 B病残 C昆虫介体 D病株根部 195.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的介体传毒特点是()。 A 无巡回期 B 经卵传播 C 不经卵传播 196.稻恶苗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 A形成肿瘤 B徒长 C矮缩

197.小麦散黑穗病在一年中的侵染次数有()。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198.马铃薯环腐病呈环状腐烂主要表现部位是()。 A 叶片表面 B 根部 C 块茎

199.玉米条纹病在叶片上的症状根据宽度及部位可分为()。 A 两种类型 B 三种类型 C 四种类型

200.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

A 局部侵染病害 B 系统侵染病害 C 蚜传病害

五、简答题: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1. 引致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是什么?最典型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2. 玉米瘤黑粉病的初侵染源来自哪些场所?在田间以什么孢子进行再侵染?

3. 苹果(梨)轮纹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什么场所?病害经什么途径传播?

4. 棉苗立枯病菌与炭疽病分类地位属哪个亚门,二者越冬场所有何区别?何区别?

5. 甜菜褐斑病菌主要在哪些场所越冬?如何进行再侵染?

6. 苹果炭疽病主要危害苹果的什么部位?症状有何特点?

7. 烟草黑胫病菌在哪些场所越冬?

8.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腐烂和产生臭味的机理是什么?

9. 如何区别小麦黄矮病与生理性黄化?

10. 玉米大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哪些场所?病害在田间有无再侵染?

11. 甜菜根腐病初侵染源来自哪些场所?

12. 实行轮作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是否有效?若有,应该和哪些植物轮作? 轮作?

13. 瓜类枯萎病的流行有何特点?

14. 粟白发病菌无性和有性时期各产生什么孢子?在病害循环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15. 水稻绵腐病主要发生在什麽时期?如何防治

16. 大豆灰斑病菌在什么场所越冬?在田间如何进行再侵染?

17. 柑桔黄龙病受害病树初期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18. 棉枯萎病菌的越冬场所主要是哪些?

19. 油菜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有哪些场所?

20. 芝麻茎点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那些场所

21. 小麦条锈病菌我国是否存在转主寄主?以什么孢子完成生活史?

22.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是怎样传播的?

23. 黄麻根结线虫在根部有何主要症状?本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哪些场所?

24. 耕作制度对甘薯瘟发生有何影响?

25. 如何鉴别受甘薯瘟侵染的初期病薯?

26. 甘薯黑斑病主要以什么孢子在哪些场所越冬?

27. 红麻炭疽病主要在哪些场所越冬?本病在田间通过红麻炭疽病主要在哪些场所越冬?什么孢子进行再侵染?

28. 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植株的什么部位?有何症状特点?

29. 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的症状是否相似?两病主要为害水稻的什么部位?

30. 小麦根腐病菌主要以什么形式在哪些场所越冬或越夏?

31. 梨黑星病在不同条件下,病菌一般有哪三种越冬方式?

32. 稻瘟病菌以什么形式在哪些场所越冬?

33. 粟白发病的初侵染源来自哪几个方面?

34. 引起甘薯瘟的病原是什么?主要为害甘薯的什么部位?

35. 棉黄萎病菌初侵染源来自哪些场所?

36. 玉米条纹矮缩病的病原是什么?叶片上症状有几种类型?划分依据?

37. 苹果白粉病在叶片上的主要症状特点是什么?

38. CMV和TMV在形态和自然传播途径有何差异?

39. 甘蔗凤梨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哪些场所?

40. 大豆霜霉病在成株叶片上有何典型症状?

41. 高粱散黑穗病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42. 烟草花叶病的病叶在普通显微镜下细胞内可以观察到哪两种内含体?它主要有什么组成?

43. 根据马铃薯对病毒侵染反应,品种抗性可分为哪四种类型?

44. 柑桔溃疡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哪些场所?病害是如何传播的?

45. 棉疫病菌属哪个亚门?产生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各叫什么名称?

46. 引起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是什么?此病的直接传播介体是什么?

47. 水稻干尖线虫病主要症状特点是什麽?

48. 小麦散黑穗病菌在什么场所越夏?经小麦植株的什么器官侵入?

49. 引起棉角斑病的病原是什麽?本病主要症状有何特点?

50. 小球菌核病的初侵染源来自哪些场所?

51. 小麦腥黑穗病的侵染来源是哪三个方面?

52. 引起烟草花叶病的TMV和CMV的初侵染是否相同?

53. 引起甜菜黄化病的病原是什么?在田间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病害?

54. 水稻恶苗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有哪些?病菌是以什么形式越冬?

55. 水稻恶苗病侵染循环有何特点

56. 昆虫介体口针传毒等巡徊传毒有何区别?

57. 小麦黄矮病的病原是什么?在田间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58. 玉米丝黑穗病菌以什么孢子在哪些场所越冬?

59. 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与气候有什么关系?

60. 小麦黄花叶病是怎样传播的?本病有无再侵染?

61. 小麦全蚀病菌主要在哪些场所越夏(冬)?

62.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为害马铃薯哪些部位?在田间如何判别?

63. 柑桔疮痂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64. 红麻炭疽病主要为害麻株的哪些部位?在病部产生桔红色的胶质物是病菌的什么孢子?

65. 玉米小斑病菌能否进行人工培养?病菌主要以什么形式越冬?

66. 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毒有哪两种?此病在普通烟上的最显著症状是什么?

67. 柑桔溃疡病是由什么病原所致?主要危害柑桔的什么部位?

68.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与耕作制度有何关系?

69. 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哪些场所?

70. 小麦秆锈病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细胞数和颜色有什么差别?

71. 马铃薯花叶病主要指哪几种花叶病?分别由什么病毒所致?

72. 甜菜褐斑病主要为害哪些部位?有何典型症状?

73. 甘蔗凤梨病主要有哪些症状特点?

74. 油菜菌核病在成株主茎上有何典型症状?

75. 引起水稻的白叶枯病的病原是什么?该菌是否可以进行人工培养?

76. 烟草黑胫病在烟茎杆上的主要症状任何?

77. 芝麻茎点枯病的症状特点是什麽?

78. 小麦赤霉病菌除在病残体上越夏外,还可继续侵染哪些作物?发病期间以什么孢子进行再侵染?

79. 梨锈病菌以什么方式在什么寄主上越冬?

80. 花生青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哪些场所?

81. 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与产量损失有何关系?为什么?

82. 苹果(梨)轮纹病主要在果实的什么时期危害?主要症状有何特点?

83. 水稻纹枯病的病菌主要在哪些场所越冬?在田间病菌靠什么扩展蔓延?

84. 苹果褐斑病在叶片上症状有哪三种类型?

85. 小麦叶锈病在我国是否有转主寄主?病菌是什么孢子完成生活史?

86. 油菜花叶病在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上的症状表现有什么不同?

87.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是如何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的?

88. TMV和CMV形态特征有何不同?两者在自然条件下的传播介体是否相同?

89. 小麦腥黑穗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什么?

90. 在棉枯、黄萎病混发区,田间首先发现哪种病害?黄萎病发病特点和典型症状是什么?

91. 水稻普通矮缩病主要症状特点是什么?

92. 花生根结线虫病植株地上部的主要症状有何特征?

93. 柑桔黄龙病远距离和近距离传播分别通过什么途径?

94. 小麦条锈病为害小麦的哪些部位?如何判别症状特点?

95. 玉米大斑病菌是否有生理分化现象?侵染玉米和高粱的病菌是否可相互侵染?为什么?

96. 桃缩叶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是什么?

97. 桃细菌性穿孔病在桃园是如何传播的?

98. 怎样从症状上区分蔬菜青枯病和枯萎病?

99. 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是什么?其无性和有性世代各产生什么孢子?

100. 小麦全蚀病在小麦抽穗灌浆期症状表现主要特征是什么?

六、综述题: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1. 根据甜菜根腐病的发生发展,提出合理防治措施。

2. 概述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3. 针对玉米大斑病的侵染发生规律,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 概述茄科蔬菜青枯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5. 概述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侵染来源及发病条件,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41、 概述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侵染来源及发病条件,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6. 概述影响水稻恶苗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

7. 概述梨黑星病的侵染来源,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8. 概述桃穿孔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

9. 提出防治甘薯黑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0. 概述高粱散黑穗病的发病条件和防治要点。

11. 根据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12. 概述瓜类枯萎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13. 概述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14. 概述苹果(梨)轮纹病的侵染循环要点,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15. 概述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

16. 根据玉米丝黑穗病的侵染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17. 根据烟草黑胫病的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综防措施。

18. 针对影响烟草花叶病的发生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19. 根据小麦土传花叶病发生规律,提出合理防治措施。

20.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制定合理措施。

21. 根据甘蔗凤梨病的发生规律,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2. 针对大豆灰斑病的侵染循环,提出合理防治措施。

23. 根据小麦腥黑穗病传病特点,提出合理防治措施。

24. 根据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5. 根据小麦全蚀病发生特点,制定相应防治措施。

26. 概述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发展,并提出防治要点。

27. 根据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28. 提出防治小麦根腐病的综防措施。

29. 概述甘薯瘟的初侵染源,提出合理的综防措施。

30. 根据棉枯萎病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综防措施。

31. 根据水稻文枯病的发生特点,制定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32. 制定普通矮缩病的综防措施。

33. 根据棉苗病害的侵染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34. 概述棉黄萎病的侵染循环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35. 针对甜菜黄化病发生特点,制定合理综防措施。

36. 概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37. 针对玉米条纹矮缩病的传播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38. 根据粟白发病的侵染特点,制定相应防治措施。

39. 概述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侵染循环特点,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0. 概述柑桔溃疡病发生危害特点,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41. 玉米小斑病发生流行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采取防治措施?

42. 概述影响稻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3. 概述梨锈病的侵染循环及病害防治措施。

44. 根据大豆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综防措施。

45. 概述玉米瘤黑粉病的侵染循环,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46. 针对棉铃期病害发生的特点,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7. 概述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相关条件,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48. 提出花生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9. 根据黄麻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50. 概述柑桔黄龙病发生危害规律和病害防治的关键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