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电影:韩国导演李廷香的作品《外婆的家》。
坐完火车又坐汽车,经过山路颠簸,主人公相宇极不情愿地来到山里,和外婆住在一起生活。初次见面时,相宇真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任性、调皮、不合群,对待外婆毫无礼貌,直呼她“聋子、哑巴、没用的家伙“,甚至动手推她。在物质匮乏的山里,在力所不能及的外婆的心里,也许能给相宇的,只有“对不起”,以及尽全力省吃俭用,为外孙买点吃的穿的。外婆当然不会和自己的亲外孙计较这一切,这是她等了很久才拥有的一段重逢和相守时刻。
然而,相宇一直在不断制造麻烦:因为要买电池,对外婆大发脾气,并偷走外婆的银簪;因为不高兴,打碎家里的罐子,并扔掉外婆唯一的鞋子;因为外婆翻山越岭带回家的是炖鸡而不是快餐肯德基,耍脾气打翻饭碗;因为虚荣心作祟,不让外婆和自己做同一班汽车从镇上回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私又乖戾的相宇,会在外婆从镇上走回乡下时愧疚地接过外婆手上的篮子,会在受到委屈时面对外婆毫无顾忌地大哭,会在外婆生病时笨手笨脚地照顾她……一切开始变得美好,变化却不怀好意地到来。山外来信了,相宇要回到妈妈的身边,这意味着,他和外婆不知道是否有机会再见。多希望时间能走得慢一点,慢到足够等到相宇再次回来,慢得可以满足外婆“死前一定要见一面”的期待。
也许,我们都曾有过任性无知的时候,是时间和经历的感化,让
我们学会认识和接纳各种感情。在时间的长河里,我在长大,而我的长辈在衰老,能在一起的日子,用手指都能数清楚。
看到任性妄为的相宇,令我想起了自己也有他的影子存在,因为亲人的溺爱,有时做事不顾后果……如果亲情也失去了,那还会剩下什么?无论我们有多么调皮捣蛋,都总有人悉心教导我们,无论我们多么无视反感他们,他们都会继续在背后支持我们,他们,是爱我们的家人;无论我们去哪里,无论我们处在什么环境,都有一个避风港,那是我们的家。生活的路可能永远是艰辛的,但亲情这个角色,指导我们每个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开心灵那扇紧闭的窗,感悟亲人给自己的那份最真挚的爱吧!
吕小 五(1)班黄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