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 绦色科技 第8期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邹培华 (浙江省遂昌县环境监测站,浙江丽水323300)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系民生问题的环境质量越来越 受重视,对此,政府部门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力图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是环境 保护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分析了环境监测质 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对策和意见,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x52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工业 废气的排放日益增多,以经济效益作为政绩评价的导向 加重了生活环境的负担,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购买力得到较大提升,燃油汽车数量成几何规律增 加,日益增加的尾气排放恶化了环境问题,突出问题表 现在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空气质量日益下降,空气能见 度降低,图1为2003~2OlO年间112个城市的经济发 展与空气污染物PM 。之间的对应关系。 昌 \ 避 露 廿 ! 人均GDP/(万元 图1城市PM 。大气浓度 2制约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越 来越受到重视,政府部门加大了环境保护的政策倾斜和 资金投入。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而我 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 段,因此,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环境监 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强化措施 和改进意见。 结合当前我国现行实际工作运行情况,笔者认为存 在以下问题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体系的建设和进行。 收稿日期:2018—03 15 作者简介:邹培华(197O一),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8-0149 02 2.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建设十分重视,以当地 经济水平作为政绩评价的导向,导致了重经济、轻环境 保护的畸形发展口 。综合经济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日益 突出的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环保意识才开始增强,然而这种转变是一个渐进 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完全转变 思想,环境监测在某些地方仍得不到重视或重视程度 不够。 2.2相关制度不完善 环境问题具有长时间积累和集中爆发的特点[2],我 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 段,在某些地方仍存在为了政绩人为修改监测数据信息 的情况,监管和惩罚措施不到位,相关法规和制度不能 顺利执行,同时相关法规和制度不能及时更新和完善。 相关监测数据不能及时反馈,监测数据被忽视和废弃。 2.3专业人才匮乏 环境监测需要大量的精密仪器的操作和数据整理 分析,对专业人才要求苛刻,然而早期对环境保护的不 够重视,导致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性,环境监测的从 业人员普遍业务水平不高 ,后期培训也跟不上,人员 频繁调动,专业技能得不到积累和提升,然而培养大批 量专业人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不能短时间内培养 足够的、符合职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2.4监测手段落后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用到大量高精尖仪器和设 备,与国外相比,我国监测设备精确度不够和设备老化 的问题一直很严重,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 导致有些污染无法被监测,或者有些监测数据误差太大 无法使用,监测可信度不高,从而监管能力严重被降低。 2.5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环境 监测的实际需要,以致成为流于表面的形式 。管理 方面,职责不明,效率不高,存在严重的管理空壳和职能 交叉现象,信息化程度不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 149 邹培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另外在执行方面,相关技术规范相对滞后,缺乏相应的 监测标准来衡量,难以执行相应监测。 环境与安全 技术和改进相关设备,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监测手段 和技术,保障监测的必要性、准确性和精确度 。 3.5 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做好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与 3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 对策 针对以上所分析制约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的几方面因素,笔者认为增强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 理体系建设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3.1加强重视 不再以单纯的GDP作为政绩的衡量标准,同时关 系民生的环境因素也要引入评价机制。同时政府应该 积极引导,加强环境保护的政策倾斜和加大相应的资金 投入,自上而下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社区、 企业积极引导,立体交叉全方位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 识,并且体现到具体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3.2完善制度 完善和修订环境保障体系,保障环境监测部门的独 立性,减少和杜绝有关部门的行政干预,有效提高监测 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及时制定和更新适合我国国 情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从制度方面完善监管和惩罚措 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监测数据要及时反 馈国家相关机构,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 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中,需要高度 专业化优秀的人才和有效的人才机制,增强行业从业人 员业务能力要从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引入两个方面解 决:加强一线业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技能培训,整 顿和提高现有人员业务水平;积极从科研院所、高校、国 际知名相关机构引入人才,同时不断优化与改进考核方 式和管理模式,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激励机制,调动 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其对环保事业的归属感和 荣誉感。 3.4完善监测手段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检测范围不断的扩 大,监测的内容也更加的全面和细化,为了获取准确的 环境监测信息,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保证 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环境监测设备的性能、监 测技术全面性和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 监测设备老化的情况,及时更新设备,注意日常维护。 针对技术缺失和落后的情况,增强科研力度,完善相关 150 完善工作。构建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体系,形成国家一 区域一地方的管理体系,减少中间和职能重叠环节,分 级管理,确保职责明确,不出现交叉管理、多重管理、相 互推诿的不合理现象,保证工作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 性,优化和简化工作流程,确保管理的时效性,以免造成 管理的滞后与监测的动态性之间的矛盾。加强信息化 建设,提高工作效率,自上而下地建立环境监测的信息 系统,实现沟通的及时,满足数据统计的动态性。应该 完善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做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有 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做好及时更新监测技术规范和 标准的工作。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将技术和管理有效 结合,逐渐完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并加强其科学性和 合理性。 4结语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 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在政策、 制度、管理和技术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距人们的期 望却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环境监测质量 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关制度、人才、监测手段和 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晓玉.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 企业,2017(6):95~96. [2]左安飞.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 2036(13):82+84. [3]石峰.浅谈如何强化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 2016(7):144~145. [4]李海波.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自然科学, 2016(10):294. [5]廖德兵.浅谈垂管方式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及对策 [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3):53~55. [6]冯涤陈.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干旱环 境监测,2016(3):139~141. [73王 强,胡旭虎.荧光碳点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民族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 7(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