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方法

来源:小奈知识网
“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方法

“解决问题”教学长期以来是小学数学教研的永恒主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解决问题”在整个小学学段中的重要地位,它是体现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水平,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二是教学难度大,特别是在低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象思维占优势,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很薄弱。如何在低年级有效实行“解决问题”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尤其值得探究。

一、“解决问题”教学现状简述

俗话说“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水平是新课标中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解决问题的教学不但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数学知识学习的终极目标之一。随着课改理念的持续深入,“解决问题”在教材中的表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纯的文字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出示,由单独归类的教学渗透到各种知识的应用中,说法也由原来的“应用题”改成了现在的“解决问题”。 教师的课改意识也在持续增强,“解决问题”的教学不再注重形式,对数量关系实行硬性归类,让学生去死套死记。更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培养,提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平台。但在现实的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普遍令师生感觉困难。常会听到一些老师感叹:“应用题”够难教了!现在的“解决问题”比起老教材的“应用题”教学要求更高,实践性和灵活性更大了,一些学生怎么教都教不会,教学难度更大了!一些学生在做到到解决问题时也是倍感沮丧,总不明白那些文字中讲了什么,无从下手。从历次检测的结果来看,“解决问题”部分也是学生丢分比率最高的一块

了。能够毫不夸张的说,“解决问题”的教与学是体现数学学习自信心的试金石,很多教师和学生在 “解决问题” 面前束手无策,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大受打击。

二、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究

因为“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在整个小学教段,各种知识的教学都表现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特点,因而非常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探寻一些适合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一般都配有丰富的情景图或主题图,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在低级阶段,但语言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口头表达水平也在逐步形成。能不能尝试把语文教学方法中的“听、说、读、写”迁移到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来呢?

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看—说—读—想—算”的教学模式,从直观出发,由表及里,给学生以分析问题的方法指导,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看: 即“观察”。 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从中找出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初步感受数学信息之间的一些联系,从中发现一些数学问题。

(2)说:即“表达”。把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能够协助学生加深数学信息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提出一些问题。

(3)读:即“有重点的读”。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对图意和文字信息的理解有感情的读出来,特别是情境中的关键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需要重点读出。这个步是内在思维的进一步显现。

(4)想:即“思考”。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去理解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合适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个步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5)算:即“列式计算”。明确了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后,需要用一定的运算实行表达并计算出结果,才能最终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三、案例体验,感受教学成效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看—说—读—想—算”的教学模式到底在“解决问题” 的教学中到底有多大的实用性呢?能否真正协助低年级学生达到课标要求,有效解决“解决问题”教与学困难的现状呢?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有:使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会使用小括号;使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设计了四个活动:看木偶戏、跷跷板乐园、玩沙包、买面包。这些活动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

1、看。 有效的观察是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初步感受到数学信息之间的联系。为思维的形成打下基础。

2、说。 “说”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是语言表达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有效组合。学生观察完情境图后,需要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说出来,才能真正实行思维的内化。

3、读。“朗读”是内在思维活动的外在显现。这个环节是内化各个数量之间联系的关键,也为今后理解文字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里,指导学生有重点的“读”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4、想。“想”是抽象思维的深度形成过程,这个步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经验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是有必要的。在教学中,要注意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单独解决问题。

5、算。准确的列式计算是思维的准确表现过程,也是准确解决问题的最后保证。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前进,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