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22卷第1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1年1月 V0L.22 NO.1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Jan.2O1l 大字生时理健康教胄 创新模式的探素与实践 许国彬黄秀娟黄红清阎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内容提要:本文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多年实践基础上,提出 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在模式上打破常规,走出咨询室,咨询员、辅导员深入到学生中 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方法上中西结合, 法无定法,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注重实效;在理念上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前提, 视异常为正常,变障碍为特长,化危机为转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6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0962(2011)0卜0089—04 当前在竞争压力尤其是学业与就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 育与咨询工作时须对心理健康建立两个认识: 大的状况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 第一个认识是,心理健康与异常心理之间没有明确的分 重视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疏导和匡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 界线。人的心理状态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可分为5个 素质和社会适应力,是非常迫切而又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 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精神分 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特色十分鲜明的高校, 裂。绝对心理健康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 是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语、经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学校发 心理问题,但有心理问题,并不等于有心理疾病。正常人的 展进程中,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始终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 心理问题与异常人的心理问题区别在于问题持续时间长短、 康教育,在创新教育模式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显著成 程度轻重等的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给学生草率下心理障碍 效。 的结论,给他们无形中施加压力,变无病为有病;测查统计 和分析结果要有客观事实和科学依据。有的学校公布测查结 一、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 果称,约25%的学生有心理障碍,这可相信否?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明确以下五个问题,以 第二个认识是,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心 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误入歧途:一是对心理健康的重新认 理健康也如身体健康一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应当说, 识;二是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三是正确对待 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心理健康状态,但是也正如我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化的问题;四是避免心理健康教育 们身体有时感冒、发烧,出现一些小恙一样,我们在经历各 工作走向神秘化;五是找准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重点、难 种不同的事情时,心理状态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小小的问题, 、与切入 、。 但是在自己或者借助心理咨询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很好地解 1.对心理健康的重新认识 决问题。所以,学生有心理问题并不奇怪,关键是及时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调适,或积极主动寻求帮助。此外,也不能凭一次测查就了 收稿日期 2010-06.14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 党建、稳定、网络)委托项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成果之一,批准号: 08SZ202 1 作者简介 许国彬,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黄秀娟,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组织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黄红清,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阎茹,女,广东 外语外贸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8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事,让人永远背上 理危机关注对象”的“黑锅”。 总第22卷 会上的心理咨询师;我们面对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和有一般 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发现那些真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者需要树立这些基本理念,同时帮 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面对一切,即使受挫折时也要保 生要及时转介到专门的医院去治疗;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提高 持心理平衡,享受和谐、安宁、快乐的幸福生活。 2.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学生心理素质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而无权对心理障碍或心 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医学方面的治疗。这就需要我们职业的准 确定位。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因缺乏心理知识,而对心理问 题产生很多的误解,如,缺乏对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认为 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缺乏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认为去寻求 4.避免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神秘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 心理咨询的人是有毛病的人,或对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冷嘲热 讽;缺乏对心理病症的认识,对一般正常人所具有的异常心 理倾向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等等。有这些认识的人会对心 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敬而远之。因此普及大学生的心理知 识,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 询,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更好地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而且,高校同时要开展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与咨询工作,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满足他们的 心理需求,发展他们的积极心理和发掘他们的心理潜力。事 实证明,心理素质提高了,往往心理问题也就少了。 3.正确对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专业化 问题 . 当前,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规范,制定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的准入制度,建立一支专业化、职 业化、专家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让高校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要认 识到,高校的心理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除补救性的、矫正 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有面对全体学生发展性的、提高性 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 成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纯心理学的,而是包含 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内 容,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是属于全员动员、 全员参与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几位心理专业人员的事情。整 合各种教育力量与资源,构建多维参与的新模式,对于进一 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应该是分层次的。需要 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 询队伍,这支队伍是高校教师的一部分,应有单独评定职称 职务的学科系列和准入制度,而不应走社会上评定的心理咨 询师道路。同时要有一支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队伍, 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导师,还有学生中的心理委员等。积 极开展师生心理互助活动,形成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四 级工作网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创 新,认为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行之有效 的。 有些人喜欢拿国外的来比较,全盘照搬照套,这是脱离 国情校情的。我们不仅仅开展咨询,还肩负教育;我们从事 这方面工作的是教师的一部分,而不是医院的心理医生、社 9O 大学生或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工作的任务是帮助他们解 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实际问题。那些真正有心 理障碍或者精神病症的学生占非常少数的部分,应该由专科 医院来诊治。因此不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神 秘化,而应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大学生乐 于接受与了解。我们千万不要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 心变成“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的机构。 5.找准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的重点、难点与切 入点 心理教育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国高 校心理教育与咨询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然而,在这之前, 在中国哲学、中医、思想政治教育中早就涉及心理教育与咨 询的内容,只是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具体的归类。当时心理教 育与咨询工作并没有完全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独立出来,而 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全面且紧密结合。时至今日,心理教育与 咨询工作名正言顺和相对独立,这是好事。在中国国情背景 下,由于极少数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自杀他杀现象突出, 媒体炒作影响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得到 高度重视,摆在显著的地位,成为高校应急管理的典型,这 也是好事。心理健康教育毕竟是心理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 质教育、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咨询 也是全方面、全方位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不 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割裂开来。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有所分 工,但不分家;有所侧重,但不唯一。学生工作要致力于帮 助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致力于帮助学 生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以提高他们健康成 长成才的水平;还要致力于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 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多年的实践来看,大学生心理教 育工作的重点应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难点是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切入点是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 题,从而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与咨询工作者应有这一认识,才能真正做好适合中国大学生 的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并且有所创新。我们与国外高校同 行交流,他们很羡慕我们的“权力”。他们对我们说:“我 们做了的,你们做了;我们想做而不能做的,你们做了;我 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你们也做了。”这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2011年第1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价值观念不同,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们的一切心理健 康教育活动首先应本着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个主题,在 进行这些活动前应考虑到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否能收到 实效【3】。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过程中,应该多种理 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创新发展创造了机会和 条件。当然,在教育水平与咨询技巧上,外国高校仍然有许 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与 实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工作理念上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大 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获得一定成效和取 得一些经验。 1.模式创新:打破常规,咨询员、辅导员走出咨询室, 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 时解决心理问题、思想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多是由实际问题而引起的,如 家庭贫困、心身疾病、学习困难、感情困扰、专业不合等, 这些问题都是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我们帮助大学生 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并辅助心理的疏导、思想的教导,他们 的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发王见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是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也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针对性和实效I生的根本出发点。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心 理实际和生活实际,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带着感情为大学 生服务,才能赢得大学生的拥护和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才会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如有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 生,他们就是因为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贫困问题而苦恼,自己 又无能为力,因此一直抑郁、困恼,然而,当帮助他们申请 了助学金,为他们提供了勤工助学机会后,他们的心理问题 就随之解决了。又如,我们遇到几位学生都是因不擅长自己 的专业而无法继续学习,时而唉声叹气,时而大喊大叫,有 的以死相对,后来我们了解他们的实际问题后,及时帮助他 们申请成功专业调整,这些学生适应新专业学习,心理问题 自然就解决了。 2.方法创新:中西结合,法无定法,因人而异,辨证施 治,注重实效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起源于西方,最初的工作是 针对学生求职择业和应急管理而出现的心理咨询。而我国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是在2O世纪8O年代中期兴 起,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 作在理论、模式及方式方法的应用上很多是借鉴西方国家 的。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是深受一个国家文化、 习俗、价值取向、管理制度、育人目标等影响的,因此必须 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结合中国文化、价值取向、教育要求 借鉴国外的经验,做到中西结合,科学运用。此外,心理健 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有各种各样的流派、思想,各有优劣。学 生的问题根源也各种各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同一种表现 可能也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同一种原因引起的问题,可 能有着不同的表现;同一种问题,也会因学生的经历不同、 论、多种方法相结合,哪种情况合适采用哪种方式方法,做 到法无定法,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注重实效。 3.理念创新: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前 提,视异常为正常,变障碍为特长,化危机为转机 首先是视异常为正常。《怪癖人人有》[41一书研究证 实,不管是以与生俱来的遗传学理由,或者是以生命中不可 避免的磨损理由来说,人人都可能有精神“弱点”。弗洛伊 德也曾提出:“所谓正常,是每个人平均起来说的。他的自 我或多或少在某些地方大约和精神病人相等。”弗洛伊德说 每个正常人都有不正常的地方,每个不正常的人也有正常之 处,所谓正常与不正常其实不是一个绝对的向度,而是一个 连续的向度,两者重叠的地方很多,很多人是介于正常和不 正常的灰色地带。他们这些人包括轻狂躁症者、忧郁症者、 注意力缺失者、注意过剩者、高功能白闭症者、强迫症者、 上瘾者、间歇性狂怒者等等。虽然他们有些“怪异”,但因 为他们的病情是轻微的,所以他们可以生活,可以学习,可 以工作。在我们的学生中,也存在这种类型的人,因此面对 学生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者不要随意给他们贴上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标签,而是将这个人看成是“正常 人”,只是他们的性格、行为与一般人不同而已。我们要理 解他们、尊重他们、接纳他们、疏导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 起生活、学习和工作。这就是视异常为正常。 其次是变障碍为特长。当面对学生时,心理健康教育者 需要认识到:某方面的天赋得以发展很可能是因为另一方面 不足的缘故,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去寻找来访学生心理障碍 背后的特长,并且鼓励其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我们曾 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是典型的瘛症,她们喜怒无常、敏感 多疑、关系紧张,同时我们又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癔症学生有 内心细腻、情感丰富、善于描写的特点,一滴水、一粒沙都 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上几页纸。于是我们鼓励这类学生创作, 之后他们的小说陆续出版了。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给予 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这就是变障碍为特长。 再次是化危机为转机。危机的背后藏着重要的转机, 俗语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在多年的学生教育与心理咨 询工作中,发现每一个学生发生重大危机的背后,都有转机 或生机。如果能够很好地转化,对当事人而言是一种重生的 机会,而且在此之后,他/她的很多问题也都随之而解决。 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者而言,面对危机不应将 它看作是精神压力和消极事件。虽然,我们都不希望危机事 件的发生,但是一旦危机事件发生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工作者可以适当地把握机会,做好工作,这或许是这位学生 心理转化的重要转折点。如一位大三学生,因对学业厌恶, 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想休学就业一段时间,而父母极力反对,于是产生了自杀念 总第22卷 观念、思路、内容和方法上积极创新,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 3t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永.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参与【J].教育探索, 2008(9):124—125. 头并有所行动。在这危机的关头,我们及时介入,同意他休 学到某单位去锻炼,同时协助他做通其父母工作。该生经过 实际锻炼和心理调整,后来不仅完成了本科学业,还考上了 某重点高校研究生。据报道,同样情形的一位学生得不到老 师、家长的理解,强迫继续读书,结果丢了性命。这就是我 们所提的“化危机为转机”的工作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科学性 较强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在教育的 【2][3】黄定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 科学学报,2009,8(1):103—106. [4】伯克莱工作室编.怪癖人人有【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An Innovation Mode 0f Under2raduate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Xu Guobin Huang Xiujuan Huang Hongqing Yan Ru Abstract: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n exploratory project on undergraduat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which we conducted i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Through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during this project,we have got from many years’experienc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s,as sta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s far as the‘mode’is concerned.the consultants and instructors should‘break the routine’and go out of the consultation room to solve the students’practical 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problems.Methodologically,they should try to integrate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ways and means,and handle problems according to speciic conditifons.And ideally,they should change their former points of view nd atake the abnormal as normal,the‘disorder’as individual special abiliy,and ta‘crisis’as a favorable turn. Key words:undergraduate;psychological education;innovation mod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