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来源:小奈知识网


腰椎间盘突出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骨伤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7年1月至3月,骨伤科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4例,患者平均住院日4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4例,血瘀气滞证2例,寒湿痹阻证0例,,肝肾亏虚证2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疼痛/活动度、选择硬板床、体位、活动方法、保暖、评估麻木部位/程度、按摩拍打麻木肢体、肢体保暖、下肢关节屈伸活动、评估下肢肌力、安全防护、活动方法、功能锻炼、饮食辩证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中药熏蒸、艾灸、穴位按摩。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主要症状 腰腿疼痛 病例数 4人 辨证施护方法 评估疼痛/活动度保实施人次 4 百分比 100%

暖 选择硬板床 体位 保暖 活动方法 评估麻木部位、程度 肢体麻木 4 按摩拍打麻木肢体 肢体保暖 下肢关节屈伸活动 评估下肢肌力 下肢活动受限 安全防护 活动方法 功能锻炼 4 4 4 4 100% 100% 100% 100% 4 100% 2 4 4 2 2 2 2 50% 100% 40% 100% 100% 100% 100% 2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主要症状 病例数 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埋豆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 实施人次 2 4 3 百分比 50 100 100 腰腿疼痛 4 肢体麻木 4

艾灸 下肢活动受限 2 1 2 75 100 中药熏洗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埋豆和中药熏蒸,其次是艾灸、中药熏洗。分析其原因:1.耳穴贴压和中药熏蒸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项目 例数 (人) 4 2 依从 100% 100 依从性(%) 满意度(%)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药熏蒸 耳穴埋豆 100 100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埋豆、中药熏蒸。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埋豆和中药熏洗。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

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艾灸,穴位按摩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项目 例数(人) 健康指导 4 90 10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项目 例数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4 0 0 责任4 护士评价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临床中,大部分医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用性需进一步论证

本方案中的耳穴埋豆,在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由于刺激穴位疼痛感较强,影响本操作依从性。

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通过专家论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护理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应用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包括应用次数及天数)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二)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关键点为: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本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如下:

主要症状 病例数(人) 4 4 2 好 75% 25% 50% 护理效果(%) 较好 25% 75% 一般 0% 0% 差 腰腿疼痛 肢体麻木 下肢活动受限 50% 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80%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 (一)护理难点分析

由于执行方案的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较轻,未发生强迫体位所致皮肤压疮患者。所以,本次报告中未对方案中护理难点进行分析汇报。

(二)护理作用分析

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生的辨证施治,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1.减轻腰腿疼痛

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腰部活动、下肢感觉、运动情况。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恢复期,下床活动时佩戴腰托加以保护和支撑,注意起床姿势,宜先行翻身侧卧,再用手臂支撑用力后缓缓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做好腰部、腿部保暖,防止受凉。遵医嘱腰部予中药贴敷、中药热熨、拔火罐、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遵医嘱使用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

以上护理方法配合医疗措施可以减轻患者腰腿疼痛,使用本方案护理的4例患者,腰腿疼痛的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4例,占100%。

2.减轻肢体麻木,提高肢体活动度

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

评估麻木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并做好记录。

协助患者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并询问感受。麻木肢体做好保暖,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关节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遵医嘱局部予中药熏洗、艾灸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观察治疗效果。4例肢体麻木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4例,占100%

附: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

序号 1 2 3 4 病历号 姓名 陆陈云 张振 孙秀兰 李店祥 性别 男 男 女 男 年龄 53岁 32岁 51岁 30岁 科室 骨伤科 骨伤科 骨伤科 骨伤科 入院 2017-2-27 2017-2-26 2017-3-9 出院 责护职称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2017-2-4 2017-2-6 2017-3-3 2017-3-1 2017-3-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