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创新方法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8年6月Stud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RTVU .

电大理工

第2期总第275期

DOI: 10.19469/j.cnki.l003-3319.2018.02.0055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创新方法

李斌侯巍

沈阳药科大学(沈阳11001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已经建立了一种相对完善的教

育机制。但是近年的实践过程中,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因为过于“医学化”、和德育相混淆等原因,所取 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不仅要充分利用枚内资源,更要利用社会和家庭的资源, 三者相结合,构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幸编号:1003-3319(2018)02-00055-02

现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 育,可以说大学是大学生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个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于三观的养成有 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产生的原因,研宄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利弊, 并不断对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 收获更好的结果。1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现状

根据大学生不同期的心理状况,举行受众不 同的心理健康讲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 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在发现出现问题时能及 时、主动地求助于老师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131。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1.2.1针对个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是随着时间的推 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因此,学 校定时安排学生填写心理健康的调查问卷,将每 一次的调查结果计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分析 变化情况,为治疗提供有力的第一手资料。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1.1.1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一支良好的教师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健 康是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心理 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心理健康、个性鲜明的学生 [11。优秀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 认识到,心理问题并非洪水猛兽,是正常的人生 历程中一种正常的状态。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消极 心理,才有机会解决他们的问题。

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在课堂上, 老师传授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掌握的 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了解和学习改善心理 状况的方法121。

1.1.2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想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仅凭着课堂 上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 出现的不同的问题和困惑,适时举办不同的心理 健康知识讲座,切实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

1.2.2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部门

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部门,由专业的老师为 在校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明确心理咨询室的任 务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日常中常见的学习压力 过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更要帮助大学生 尽快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提高他们适应生活坏 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成为一个符合当代社会需 要的人才。

1.3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1.3.1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医学化”

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并 不正确、全面。因此,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 针对部分出现了问题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心理问 题的疏导和解答,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 目的与任务。

作者简介:李斌( 1982—),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侯巍( 1985—),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

56页

电大理工

总第275期

1.3.2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概念混淆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为基 础,以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为主要的方式,帮助 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综 合素质的一种教学工作。学校德育则是向学生们 传授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形成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其基本的道德判断力 和自我修养的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两者往往界限不清,容易 混淆。但是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区别和联 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教育和德育往往能收获 更好的成果。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创新

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个单一的个体, 而是渗透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高校的心理 健康教育应该和大学生活的其他部分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利 用大学中的各种资源,比如人力资源、信息资源 和课堂教学资源等。

老师通过教学,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 路。大学老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帮助学生 树立正确的三观,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 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

的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有太多的 机会获得各种来源不同的信息,尤其是网络上, 由于信息监管不到位,学生在查找信息的同时, 免不了遇到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不利于学生心 理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 这时,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有基本的明辨是非的 能力,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问题,引 导学生让他们免受错误思想的迫害。

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将学校、家长、社会有机 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它 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校园是对大学生心理健 康的影响是最大的,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社会 和家庭都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 势,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大 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 吴滨.教师的素质与心理健康[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5,2:43-45.

[2] 罗瑶,张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构建 [J].《经营管理者》,2017(13):232.

[3] 曹永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 报》,2011(20):87.

2.2.2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

2.1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创新

2.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外界有机结合 2.2.1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有很多,值得注意

(责任编辑:文捧)

(上接第54页)

大学或老年学习点的建设。与人社厅、民政厅、 教育厅、总工会、有关群众团体以及考试机构等 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相关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韩民.中国教育改革大系——教育出版社,2016.

终身教育卷[M].武汉:湖北

[3] 毛卫东.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思 考研宄[J].继续教育研究,2011(20):112-113.

(责任编辑:文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