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卷第3期 镇 江 高 专 学报 Vo1.20 No.3 2007年7月 Journal of Zhenjiang College July,2007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王 平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系,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针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对部分内容采用实物 演示教学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关键词:实物演示教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8148(2007)03-0108-02 0 引 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成为胜任本职工作、 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 课。由于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教学课时较短,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尤其是非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不容易理解,直接影响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较差。笔者结合多年的工 作实践经验,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与实物演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收 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1存在的问题 在讲授“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这门课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些内容,比如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主板、芯片 组、BIOS、内存、I/O接口等,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要“熟悉PC机的物理组成,了解芯片组与其它部件的 关系,理解I/O总线、I/O控制器、I/O接口及I/O设备的功能及相互关系”,但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很抽 象,枯燥无味,难以理解,不易掌握,因而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理想。对于其它内容,如数据通信等,也 存在同样的问题。 . 2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到,一方面,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其中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在高考的重压下没有太多的机会使用电脑,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对电脑有 着神秘感,缺少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课程知识点多与学时压缩相矛盾。“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特 点是知识点多,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系统讲授,势必需要 大量的课时,但实际上该课程的学时较以前已被大大压缩。 3教学方法尝试 笔者通过调查,一些在电脑公司从事计算机组装、维护、销售的人员,尽管初来时水平高低不等,有的甚 至从未接触过电脑,但只要经过一至二周的操作实践,便能较好地掌握电脑的基本原理,组装维护电脑也得 心应手。笔者从这件事受到启发,学生之所以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中一些概念、原理感到不易理解,主要是因 为没有直观的感知。在教学过程中,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如果与实物演示相结合,可以使学生获得 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加深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并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现象联系起来,以引起学习兴 趣,促进学生思考。于是,笔者尝试着找了一块淘汰了的电脑主板以及废旧的内存、显示卡、声卡、网卡等,在 收稿日期:2006—04—28 , 作者简介:王平(1963一),男,江苏扬中人,工程师,江苏省“333二期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与教学工作。 ・10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展示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互相传阅,使学生们看到实际主板上的AGP插槽、PCI插槽、 内存插槽、CPU插槽等的具体位置以及各种板卡的安装过程,并介绍它们的功能及相互间的关系,对于各种 I/O接口的形状、大小等,逐一展示给学生看,课间还让学生亲手拨插这些电脑组件,加深他们对这些元器件 的实际印象,从而打破了学生对电脑的神秘感,让电脑走进课堂,走到每个学生身边,增加了他们的感性认 识。学生普遍感觉容易理解多了,所学内容也不再抽象,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4教学方法探讨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种教学方法并举。常用的教学方法 有: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式、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学校的教学条件 的差异,或同时或分别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并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 质量。 对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采用全讲授模式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抽象、枯燥、乏味,学 生感到难记、不易理解,从而缺乏兴趣。实物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或者向学生作示范 性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感性认识,就能更正确、更深 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等理性知识。 在对基础知识的讲授中,除了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还应穿插实物观察、操作演示及相互讨论,制作生 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对计算机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被动学习转化到主 动学习。由于电脑的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各种被淘汰下来的配件很容易获得,这也为我们进行 直观实物教学创造了条件。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较有趣的病毒发作 时的现象(如雨点病毒、火炬病毒、小球病毒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演示,以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 趣,提高学生们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程度。 教师在演示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授,深入细致地分析其基本原理,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 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发问,促使学生们进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5结束语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实践 证明,将这些教学方法应用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探索兴趣,从而获得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福炎,孙志挥.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3]单桂军.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讨[J].镇江高专学报,2005,18(4):102—104. [4]邬家炜.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平.基于Web 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的设计[J].镇江高专学报,2005,18(4):31—33. [责任编辑:卢 蕊] A study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llege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NG Ping (Electron&Information Department,Zhenjiang College,Zhenjiang 212003,China) Abstract:Based on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actices of computer teaching and working in several years,this paper deals with lecturing some parts of the contents by means of real object demonstration and it can arouse students’interest and passion in study. Key words:real object demonstration teaching;computer;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