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无小事 安全责任重于山
夺火乡教育办公室主任:王红斌
校园安全工作是一个沉重而又敏感的话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学校的形象、家庭的幸福,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是校长维持学校正常秩序的首要工作。在我看来,实现切实有效的校园安全,首先从校长开始,校长要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山”的安全管理理念,采取积极的行为防患于未然,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关注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有力保障。有人说:“安全才是一,其它的都是零”。细细揣摩的确意义重大。在所有的有效数据里,无论后面有多少个零,如果没有前面的“1”,将是无意义的。我认为:教育教学的提升和安全的关系就是这个“一”和“零”的关系。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把校园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并具备自护自救的素养和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只有树立先育人,后教书的理念,才有可能尽最大努力地去确保孩子安全、教师安全、校园安全,也只有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坐下来思考“教书”的问题,才能静下来想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否则一切将等于零,将无意义。
以人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为了学校安全和谐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定期组织并开展各种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因地制宜,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校园治安应急预案》、《防震演练计划》、《防水、防电演练安排》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方案,制度有了,并不等于安全工作落实了,方案有了,并不等于校园就一定安全,所有这些书面的“东西”,都需要严格地去执行,去实施、去落实。为此,如何落实到位?怎样保证师生校园的安全?这应该是一
1
份强烈的责任心。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责任重于泰山。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对于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都要细心观察、留心查看,尽心尽职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死板教条地靠强制的办法去照搬,机械的去执行,这样教条地去讲安全,恐怕未必能“安全”。因为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还未完全形成。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一些成年人的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给小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学生行为失范,导致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案件居高不下,这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在未成年人中间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意义非常重大。由此看来,这份责任心要比抓教育教学质量的份量重,来不得半点的松懈,来不得丝毫的扯皮和侥幸。要在校园中,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第一,从师生员工的内心深处,清楚“安全”的重大意义,真正确立“我安全、你安全、校园才安全”的思想观念,实现“防范安全无空人,管理安全无空档,安全教育无空地”的强化安全目标。这样以活动促安全的养成,才能把以人为本抓安全的理念施诸学校生活的每一个时段,贯穿于人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安全工作重在防范,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员工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观察我们身边发生的许多安全事故,往往就是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的巧合,所以,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必须从“零”开始,从每天开始“小题大做”。在思想深处筑牢安全防线,做好一切可能的防范准备,重视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但切不可顾此失彼,为了校园安全放弃或者延误教学工作的进程。我认为:安全这根弦要绷紧,但也要紧得有度。弦要松了,可能随意性随之增涨,容易造成失误,导致不安全的事故发生,但弦太紧了,也不可能弹出美妙的乐曲。不要带血的成绩,并不等于不要成绩。教师工作是一个特殊的事业,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肩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并且,教师自身的
2
言行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并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高,注意力分散,自制能力差,因此,易调皮捣蛋。对于这些调皮的学生,有些教师就采用“严师出高徒”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施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细细想起来,这些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为法制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体罚学生的危害,自然更谈不上对学生安全的重视,这些做法是切不可取的。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也不是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抓好安全工作就行了,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在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不厌其烦地去备‘安全’这个知识点。不能舍本逐末、因噎废食。更不可为了孩子安全而圈在教室里、宿舍里、校园里,这样也不可能使学生得到历练,相反,也就违背了教育规律。”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心智健全的人才,未成年人的心智健全,对未成年人个人和社会都至关重要。从社会的发展来看,现代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公民去从事社会的各项工作,这是促使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与未成年人朝夕相处的教师,我们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调整自己的情绪,给学生一个安全的环境和一个全面成长的空间,使自己能做到心态平和地对待工作中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样既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有人曾说:“在工作中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面对学校安全和教学质量的关系,我想:更应该锻炼自己,把所有的“手指”娴熟地动起来,这样,校园才是和谐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抓校园安全工作应视作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要经常抓,抓经常。今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期间,我国连续发生5起重大凶杀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要求各级政府,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校园治安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可想而知,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当然拍手称赞:孩子们安全了,家长放心了。
3
但在抓好阶段性工作的同时,我个人在想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使校园安全工作长期进行下去,并且做得更好呢?随之一个不成熟的答案出现脑际:(1)常宣传。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对学校制定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经常宣传,具体落实。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工作要天天讲、处处讲、时时讲,不厌其烦地讲,利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式把安全“吹”进学生心里。(2)勤落实。对上级相关部门和学校对校园安全、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精神和要求,要细心领悟,扎实完成,不能投机取巧,校园内应张贴安全标语,安全警示牌等,利用各种活动让安全意识“随风潜人心,润人细无声”。(3)细管理。安全工作的细致教育管理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安全工作无小事。虽然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但造成不要忘了那少部分时间(课余时间)。事实证明,我们很多的纠纷,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内。(4)巧沟通。教师要善于沟通,巧妙沟通。注意观察学生,一旦发现学生中有异常动向,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还要沟通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这个答案可能做的圆满不容易,但我仍然想让全体参与,保障校园安全,因为没有了安全质量将会显得苍白无力,因为没有了生命,我们的一切将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学生安全了,教师才会微笑,教师安全了,教育才会发展,学校安全了,社会才会进步的更快。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日子里,会尽心竭力想师生的安全校园的稳定,更呼吁全社会对孩子安全不够重视的人们:“来关心他们吧,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更要携手全体教育工作者,尽职尽责,把校园安全抓在手上,放在心里。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就是给了我们一个舒适的工作场所,我们还有理由不抓安全?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