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那个星期天 人教(部编版)

来源:小奈知识网
课题 教 学 目 标 6 那个星期天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 初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3. 体会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重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 重点: 初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难点: 体会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 课前 多媒体,学案纸 准备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1.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一定会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底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那个星期天》 程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史铁生的图像。)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耽搁 揉 绽开 沉郁 缥缈 (1)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2)学写生字词。 师指导难写的字:耽搁 揉 绽开 沉郁 缥缈 3.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交流。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讲“我”开始第一个盼。 第二部分(2--6自然段):讲“我”母亲爽约时,心情逐渐落空。 第三部分(7自然段):“我”母亲爽约时,心情逐渐落空。妈妈对“我”的安慰。 三、研读文本,加深感悟 研读2、3段。 1.请同学们朗读2自然段,思考:妈妈答应“我”出去玩从哪里能看出“我”的喜爱? 2.交流。 1.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分析第3自然段。 (1)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写“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几天都是晴天。) (2)感悟重点句子。 在这一自然段,心理描写也突出了“我” 内心的情感。 师:这几句是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两个疑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表现了“我” 内心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 (3)指名朗读。 3.师小结。 师过渡:接下来,课文又通过哪些事来写“盼”的?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4自然段,思考: (1)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手段突出“盼”? (2)在这部分里的描写写出了“我”怎样不同的心情? 2.交流请同学们自由默读5自然段,思考: (1)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手段突出“盼”? (2)重点句段分析。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6自然段,思考: 描写写出了“我”怎样不同的心情?场景的描写: 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我”母亲爽约时,心情逐渐落空。妈妈对“我”的安慰。 四、总结感悟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本课生字词。 板书设 计 一 母亲答应我带我出去 希望 激动 等一会儿 买完菜 焦急 兴奋 那个星期天 二 等忙完去 下午去 焦急 无奈 等洗完衣服 焦急 无奈 三 希望落空 倍感伤心 失望 委屈 教学 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