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 安康学院学报 Jun.2010 第22卷第3期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VoI_22 b3 论柳宗元寓言的荒诞性 郑继猛,冯静 (安康学院中文系,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本文借助西方荒诞理论,对柳宗元的寓言进行了重新解读。柳宗元的寓言具有浓厚的荒诞色彩, 体现出鲜明的荒诞性特征,一是多喻性,二是夸张性,三是隐喻性。作者正是通过使用这种不合情理、不合 逻辑的荒诞手法来揭示生活的本质,表达其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的真实用意。 关键词:柳宗元;寓言;荒诞性;黔之驴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92(2010)03—0060—03 侧溪林下偶谈》卷二称: “柳子厚云: ‘夫文为之 柳宗元寓言有效地使用了这种荒诞艺术,它以传统的 难,知之愈难耳”’川。确如所言,柳宗元的寓言寓意深 写法,寓以荒诞的夸张,将主旨和自己的深层寓意掩藏在 刻,意味幽深,一直是后代人学习研究的重点。前人对 滑稽可笑的文本里,因而形成了其荒诞多喻性的特征。 其寓言的艺术特色以及寓意多有论述,如袁行霈《中国 以《:;l!拿之马 为例,作者开始用看似轻描淡写的寥寥 文学史》称, “柳宗元的寓言文大都结构短小而极富哲 几笔,介绍交待了《善}争之马 的背景,并为寓言的荒诞多 理意味”,且举例说“《黔之驴》的故事已广为人知,被 喻性埋下—个伏笔: “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人,至则无 贵州山中小老虎吃掉的那只蠢笨的驴子已成为某些外强 可用,放之山下。”随后,按下不提好事者,直接大笔肆 中干的故事者的绝妙象征,而‘黔驴技穷’、 ‘庞然大 意渲染驴与虎的关系。细致的心理描写,精彩夸张的对 物’也作为富有形象性的成语流传下来”[21,但仍有一 比,硬生生将读者引向这样一个结论:驴子的死亡是死得 些篇章被误读。 其所,罪有应得。因此,驴之死亡能够给人以深刻的警 笔者借助西方荒诞理论,对其寓言进行重新审视, 示。古人作出过这样的剖析:“黔驴之戒,其犹在得失之 发现柳宗元寓言,有很高的荒诞艺术性。由于其高度的 域乎?使中才、庸人得是说以匿名遁迹,不犯非分,或得 荒诞艺术技巧,以致读者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其寓言的 为之,然仕于王朝,人以黔驴为戒;不才者隐其不才而疑 真正含义。为此,有必要对其寓言的荒诞性特征做一探 于有才,不德者晦其不德而象于有德,则列于庶位。孰非 索,从此解开像 之驴》这样的寓言的真正寓意,正 吹竽之徒耶?”【・1今人也总结出这样的寓言启示:1.从驴 确理解柳宗元寓言的良苦用心,也为蒙受不自之冤的 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我认为应该谦虚。如果驴不 “驴子”加以平反,从而更为深刻地挖掘其寓言的深刻社 在虎的面前叫、不“鸣”,那它也不会被老虎吃掉。2.从 会批判性。 老虎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 一、荒诞的多喻性 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3.从 荒诞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审美形态的一种艺术 老虎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认为做事要谨慎。4.从 手法,它拒绝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现实的生活, 驴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 而主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常用象征, 有了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isJ。 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 以上分析看似全面深挖了《黔之驴》的含义,实则 剧主题。“荒诞就是不合情理,不合逻辑而虚妄无凭。 不然。再细读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至 荒诞艺术就是用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手法来揭示生活 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这开头的几句话才是这则寓言的 的本质,或者更好的表达作家对某一生活哲理的感悟的 要害所在。其要害是为读者埋下了伏笔:一是驴的生存 艺术。作家往往通过怪异的想象或荒谬的方式,打破传 境遇变化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二是驴的 统的表现手法,突破时空框架,将现实生活的材料极度 功用消解了,由“有用之物”变作“无用的废物”,被遗 夸张与变形,使人透过荒诞不经的外表感受作者最深层 弃在山下。由此构筑了三层关系——驴与好事者的关系、 次的象征用意或强烈的感情倾向。”[31 驴与环境的关系、驴与老虎的关系。大多数读者只注意 收稿日期:2010-03-03 作者简介:郑继猛,男,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中文系教师,博士,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冯静,女,陕西宝鸡人,主要从事 唐宋文学研究。 60 到了驴与虎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把握到柳宗元的寓意。 在驴与老虎之间,驴子虽然是庞然大物,但他没有主动 危害老虎,自始至终是老虎在假想这是个外敌人侵,是 老虎在千方百计摸清底细,必欲除之而后快。驴子最多 也就叫了两声,出于自卫的本能,用蹄子踢了几下。倒 是老虎虎视眈眈,凶残暴虐。老虎排斥驴子,并不是赶它 柳宗元用夸张的笔墨,构成荒诞无稽的效果,直接揭露 了那些贪得无厌, “遇祸不避”,追逐名利,不惜性命地 争取过多的财力和物力,终因为自己不能负荷这些名利。 而惨死的丑恶灵魂。 利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猎人的形象。 在一个充满荒诞的故事里,讲述猎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特 走,而是“断其喉,尽其肉”然后扬长而去。被弃不用的 驴子最后被虎“断其喉,尽其肉”可谓死得悲,死得惨! 现在再从伏笔一、二开始反思。驴本身不是黔地的 产物,驴的用途也不在于打架斗殴,争强闲游,而是拉 长“能吹竹为百兽之音”来引诱各种猎物,达到轻而易举 捕获猎物的目的。故事的荒诞性是“貊闻其鹿也,趣而 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疆走,而虎至。愈恐,则又 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摔搏挽裂而 磨和驮人载物。在平原川道,它是一种百姓日用离不开 食之。” 其荒诞的夸张在于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巧合。 的温顺家畜,百姓爱之唯恐不及,虽然驴赶不上马的快 于此巧合的夸张中,表达了柳宗元所想发出的“不善内而 捷俊美,但也是一种踏实耐劳的工具。但到了“黔”这 持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的警告。 个地方,无车可拉,无磨可推,当然也就无可用,无可 在《=哀溺文》中,柳宗元塑造了一个爱财如命、视 用,当然就无法显其能了。“驴”倘若不到“黔”这一 金钱比生命重要的守财奴的艺术形象。他写了一个平时 无用之地,也就不会出现“无可用”的局面,也就不会有 很会游泳的人,在即将被水淹死时,不要命只要钱,终 被老虎吃掉的厄运。试问,驴到“黔”这个地方是自觉自 于落得个人财两空的悲惨结果。作者用了荒诞的夸张手 愿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柳宗元说得很明了:“有好 法,将一个人置人生死危机的关头,要求人作出正确的 事者船载以人”。显然“驴”的悲剧是“好事者”的责任, 抉择,以点带面,耐人寻味地刻画了那些所谓“大氓” 但人们却把罪名扣在了“驴”的身上。俗话说:只有尽 贪得无厌、舍命不舍财的丑恶形象。 其用,方可显其能。不尽其用,而被残害,实在可怜可 纵观三则寓言,无不是柳宗元借助“形似之物”,通 悲!死后仍然留下了“黔驴技穷”的骂名,又可谓死得 过荒诞的变形夸张,变相地掩盖了自己的直接目的,隐 冤,死得屈①! 去直接攻击敌手的表面尖锐性,在给读者带来愉悦阅读 现在就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结论:第一层面的结论 快感的同时,隐隐约约使人感到其讽刺挖苦的锋芒。 是夸张可笑的——老虎是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 三、荒诞的隐喻性 英雄,黔之驴是个徒有其表罪有应得的“庞然大物”。第 《朱子语 卷一百三十九谈到柳宗元的文章: “文 二层面的结论则是深沉悲愤的,是作者真正的寓意—— 之最难晓者,无如柳子厚。然细观之,亦莫不自有指意可 黔之驴是个有才而不得其用的典型,老虎是个残暴的凶 见,何尝如此不说破?其所以不说破者,只是吝惜,欲我 手,好事者是位有眼无珠的愚昧者。 独会,而他人不能,其病在此。大概是不肯蹈袭前人议 二、荒诞的夸张性 论,而务为新奇。惟其好为新奇,而又恐人皆知之也,所 柳宗元寓言荒诞性的表现手法是漫画式的形象塑造, 以吝惜。”㈨朱熹和他的门人在谈文论艺的时候,注意到 它通过漫画式的夸张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用极度夸张 了柳宗元文章的隐喻性特征,但却作出了一个错误的解 的变形手法和夸张的巧合来表现作者的抽象理念。作品 释: “吝惜”。好似柳宗元心底狭窄,务为掩藏一样。 中的人或动物连明确的身份、个性都没有,有的只是不 在文中掩藏自己的真实目的,藏尖锐深刻的讽刺挖 合情理、不合现实的行为和反常的习惯等构成的夸张、 苦和愤怒郁闷于文章之中,是柳宗元写作的自觉追求, 可笑的故事情节。 他在 对贺 中说:“嘻笑之怒,甚乎裂眦;长歌之 在 蜥f 中,作者用了夸张的笔墨,极力刻画 哀,过乎恸哭。”【6】宋人赵与时评价这种写作方式时说, 其贪婪的特性。“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 “以文为戏”, “寓言以贻训诫,若柳子厚《三戒》、《颧 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 贾》之类,颇似以文为戏,然亦不无补于世道”[91,很 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 好地总结了柳宗元的寓言。 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I6】见物就取,背负的 艺术荒诞性技巧,于此不合时宜的文本中,蕴含其 重量远远超过其所承受的能力,以至于不能动弹时还要 真实的“训诫”和作者自己真实的寓意。如上文提到的 拼命取物,忘记了自己本身所能负荷的重量,贪得元厌, 蕴含作者自己孤愤的 黔之驴》,痛骂世人的《螟鳜传》 但是在其“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时,还是舍不得丢 等。尽管柳宗元寓言将真实目的掩藏在荒诞的嬉笑怒骂 弃背上所载的东西,而且又喜欢爬高,一边向上爬,一 文本之中,其隐喻性的所指仍被前人窥出门径。“《罴 边又不舍丢弃自己已经得到的东西,最终“至坠地死”。 说》,观其说云:楚之南有猎者,亦到永州后作。然言四 ①有关为驴平反的文章,参见:马建光错驴冤 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6年第10期;张永辉《<黔之驴>新解》,《ji茸进论 坛》,1996年第7期;易思平《丈人的悲剧——柳宗元<黔之驴>寓意新解》,《名作欣赏》,:2002年第2期。 61 物之相畏,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则在当 的荒诞性特征一是多喻性,二是夸张性,三是隐喻性, 时必有所指而言也。”【’1“《娘蜥传》之作年月无见焉。 从而揭示出作者通过使用这种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荒 然传之所言,盖指当时用事贫取滋甚者,必元和后既弃 诞手法来揭示生活的本质、表达对现实的讽刺和批判的 黜而作。”【7】“黄日:多藏必厚亡,财多必害已。古人所 真实用意。在貌似嬉笑的行文中,真实的批判锋芒掩藏 叹,子厚知此。其憎《王予 ,则为其窃食自实也。其招 在字里行间,凝聚在整个故事的情节之中,让读者在轻 侮贾》则为其以利易生也。腰千金以甘溺,所以哀零陵 松的阅读中,深悟柳宗元的良苦用心。本文对柳宗元寓 之氓,贪重负以至死,所以闵。蟥蜥之虫,戒之深矣。然 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大突破,用荒诞理论的视角作了新 规权逐私,卒陷党籍,将言之不能行欤?抑其及祸而后悔 的解读,对于重新正确理解像错之驴》这样被误读的 欤?又日橐巯善负,愈重而后起,然工于为人,故获养而 文本,无疑是有益的。 无害。蟥蛭遇物愈贪而不已,然无所用故受祸而莫救。”I7】 参考文献: 由于其泛指的荒诞性文本,主旨隐藏在滑稽嬉笑之 [I】昊子良.荆溪林下偶谈f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中。因此当时有人甚至误解为柳宗元专门用新奇怪异的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文章求取引进、取悦他人。柳宗元在《与萧思谦书》中 379. 辩白说: “饰知求仕者更言仆以悦雠人之心,日为新奇, 【3】全秋菊.《庄子》与中国荒诞剧【J】.中山大学学报, 务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而仆辈坐益困辱,万罪横 2005(1):2. 生。”16)从辩白中可以略知其寓言在当时的影响:一是有 [41佚名.五百家注柳先生集・卷-I- ̄[M】.文渊阁四库全 部分人不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误以为柳宗元是利用这 书本. 种夸张滑稽荒诞的文字作“援引”的工具,追求“新 [5】黔之驴启示[EB/OL]. O10一O卜os].http://zhidao.baidu. 奇”;其二是一些能够理解其寓意的“兰j道者”对柳宗元 corn/question/17161257.html 这种文字恨之入骨,必欲置其于死地,因而柳宗元经受 [61柳宗元.柳河东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了“坐益困辱,万罪横生”的百般打击和无端刁难。 [71魏仲举.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三十二【M1.文渊阁四库 这就是其文本荒诞的隐喻性特征,惟其如此,柳宗 全书本. 元寓言才成为“文之最难晓者”。 [8】黎靖德.朱子语类f】Ⅵ】.长沙:岳麓出版社,1997:2292. 综上所述,柳宗元的寓言中有浓厚的荒诞色彩。本 f9】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 文用荒诞理论对柳宗元的寓言进行分析,得出其所体现 籍出版社.2001. On the Absurdity in Liu Zongyuan。S Fables ZHENG Jimeng,FENG Jing (Department ofChinese,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Shaanxi,China) Ab.由埘:With the help of Western absurd theory。the fbales of Liuzong yan’S al'e to be re-interpreted.We ifnd htere is strong colorful absurdity in his fbales.They have such characteristics:First is multi figurativeness,second is absurd exaggeration,third is metaphorica1.And thus erveals the author‘S real aim,by the use of such unreasonable,illogical and absurd way to reveal the nature of life to express satier nad criticism of erality。S true intentions Ke,r :Liu Zongyuan;fbale;absurdity; Qinazhilv (上接第53页) 【5】张岂之.中国思想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6】游琪.山岳与象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 1989:18. 【7】朱熹.周易本义[M】.济南:齐鲁书社,2003:22. On the Cultrual Meaning jn the Traditional Modd—P订mal Chaos Chart of Ljfe ZHANG Pengfei D(epartment ofChinese,Bozhou Teache ̄ CoHege,Mengcheng 233500,Anhui,C^inaJ A】 呐 :China“the primal chaos chart”was China ancient times the philosopher,Taoism,builds up the alchemist and SO on to illustrate“the maseuhne and feminine elements theory”model mark marking.It has covered mascuhne and ̄minine ele— ments Yi Li extremely profoundly as well as is making widely known the cosmic inventory structure style profoundly.It caIl be said that“the primal chaos chart”vividly has deductde the mascuhne and feminine elements uniifcation ofopposites universe universal principle,and indicates that the human society must strive for the uniifcation,the s ̄atsgem in the masculine nad feminine elements opposition harmonious,altogether the onset and retreat esthetic Saint boundary and ̄ontians the meaning meaningful life culture in- terest irchly. Key_old|:Chineseprimalchaos chart: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lfiemodel;culturalinterest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