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教案设计 1.课件展示小女孩图像,问:你想认识她吗?认真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学习生字“玲”,注意读准后鼻音。 2.板书课题,学生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幻灯片示例 1.学生按照要求读课文。 (1)学生学习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将 句子读通顺,并圈出生字。 (2)教师指名认读生字卡片。 (3)学生分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读错的音。 (5)小组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熟悉课初读课文 文。 (2)学生分小组交流、总结识记生字的办法。 学习字词 (3)教师让学生集体讨论,体会成功的喜悦,(25分钟)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比较记忆:玲——邻——岭——零——冷 想象记忆:啪——啪的一声,铅笔尖断了。“啪” 是一个表示声音的词语。 (4)学生分组抢答,进行识字比赛。 3.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生字结构。 左右:幅评候报 独体字:及 上下:奖另拿并 半包围:画 (2)教师重点指导。 另:第四笔是横折钩。 初读课文 拿:上半部分是“人”,但是要写得扁一点。 ①老师范写,学生在练习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学习字词 ②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25分钟) ③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④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⑤同桌比赛书写,互评。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6分钟)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认识了哪些生字呢? 2.你能写出本课中的生字吗? 3.在田字格本上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字写3遍。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通过合作探究识字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分类归纳新、旧生字。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在生字书写方面,我亲自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把握书写要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复述课文内容。 2.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理解课文内容,品读重点句子。感悟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5分钟) 1.理清情感变化,读出感情。 (1)找一找:快速找一找,看谁先找到描写 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提示:得意、伤心、满意) (2)比一比:看谁能把玲玲的心情变化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3)学生找句子,比读句子,体会不同的心情。 2.出示故事起因(第1~3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高兴的心情。 精读课文 (1)指名读后全班评价。 (2)引导学生思考:玲玲把《我家的一角》读中感悟 这幅画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呢? (25分钟) (3)引导学生品读“得意”的心情。 (4)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式理解“端详”。(学生表演理解“端详”:仔细地看。) (5)指导学生表演故事起因,展示故事真实情景。(学生表演故事起因,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故事发展(第4~6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伤心的心情。 (1)指名读,思考:你体会到玲玲的心情变得怎样?(学生读文,回答:伤心、焦急、难 过……) (2)课件出示爸爸和玲玲的人物图像及他们 的对话,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读。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一幅画、评奖、时间、时候、来不及。 3.说一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教案设计 幻灯片示例 读玲玲的话要读出焦急的语气,读爸爸启发玲玲的话要用上扬的语调。) 4.出示故事结果(第7~9自然段),引导学生体 会高兴的心情,领悟道理。 (1)思考: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 狗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后回答:激动、高兴、快乐、感激……) 精读课文 (2)追问:玲玲的画看上去更好了,这时你觉得玲玲的心情怎样呢? 读中感悟 (3)师设疑:玲玲的画弄脏了,再画一张来不及了,这本是一件让玲玲伤心的事情,可是(25分钟) 最后玲玲的画为什么会更好了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是爸爸启发了玲玲,而且玲玲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4)引导学生回答: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汇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师指明:这里的“坏事”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 提取信息 叙述故事 (6分钟)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4分钟) 1.课文中,玲玲的情绪发生了三次变化,自由朗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 2.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复述这个故事。 1.总结: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让作品看上去更好了。 2.拓展:同学们,你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如:下课的时候,新买的裙子不小心被钉子划破了。 教学板书 1.我以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伤心—满意”为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出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很快了解课文的层次和内容。 2.在讲到玲玲哭的时候,提问:“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在哪里画点儿什么,而是让玲玲自己想呢?”学生回答,老师点评,让学生体会爸爸的用心良苦。 3.爸爸最后说的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我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同时,我指明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各指什么样的事,以免学生理解错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