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生消极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生消极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教师片面强调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消极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英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消极因素在英语学习中所起的影响,并对此如何解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英语学习 消极因素 解决策略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即先由开始的感兴趣到后来的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最后对产生畏惧及厌烦。并且常常会听到,“我一上英语课就开始发困”,“又是英语课,我最讨厌学英语”和“我真希望英语老师今天生病,不用上英语课!”等这样的抱怨声。这些抱怨典型地反映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害怕与厌恶学英语的心理现象。表明学生内心的自信心,自强意识,与自卑,自弃心理之间发生矛盾,从而引起学习兴趣与情绪不平衡,对学英语采取了消极逃避或应付,甚至产生对抗情绪。
根据我们现正在研究课题的三次问卷调查,并将这三次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发现影响农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个人因素。这些因素在影响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水平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消极因素对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影响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升学难,就业难,造成他们精神上的压力过大,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和读书无用论。其次,在农村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再加上条件和资源有限,学习外语的氛围无法形成。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学生甚至到毕业都认为学了英语没用,缺乏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 2、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行为起
4、学生个人心理因素
因为现在的农村初中生在小学时候还没有接触英语课程,所以英语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心理类型及表现: (1)学习目的不清楚
学习目的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累积的成败经验则会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是学习者为了一定的目标而努力的一种持久的驱动力,也是英语学习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由于小学毕业的大部分好学生往城市求学,留在农村学生往往成绩不好,都不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学习,因此对学习没什么兴趣,更别提学习英语了。
(2)自卑,不敢开口说英语
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对于广大的农村初中生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绝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虽然在开始学习英语之前,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或多或少接触过英语,唤起了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一进入英语课堂,农村学生的那种羞于开口,怕出错误,不善合作的质性就显现出来了。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学生之间常常模仿同伴的错误和奇怪的发音或用错字来取笑对方。这种同学之间互不尊重行为,容易诱发一些学生的自卑感,他们的那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被自卑掩盖了。虽然这种心理障碍主要出现在初学阶段,但如不能及时排除,则会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3)焦虑、担心自己学不好 一些教师由于盲目追求升学率,有意加大测试的难度深度,如出的单元测验题难度深,题量又大,又怕担搁教学的进度,每次测验都要求学生在一节课时间里完成,使学生拿不了高分,甚至大部分不合格。又如在课堂提问时,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优差及提问的问题难易不加考虑,高难度的题目也让差生回答,多次的失败和挫折。最
初学生们接触英语时对英语充满好奇和新鲜感,随着学习内容不断加深、词汇量的扩大、难度加深而消失。从而怀疑自己是否能学好英语。表现出一种十分焦虑的心态。因此,农村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常在初一上学期的后半学期或初一下学期便提前出现。 (4)恐惧与厌恶,放弃学习英语 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心理时,由于老师没有及时给予排除,便逐渐诱发学生厌恶,怨恨英语的不健康心理。出现恐惧心理的学生,他们害怕甚至讨厌上英语课。课堂上不敢正视教师,一旦教师提问或是组织课堂活动,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会出洋相。无论何种测试来临,他们不是积极复习功课,而是想方设法作弊,以免其结果令他们难堪。受恐惧心理的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会迅速下降,以致厌恶英语学习。当这种心理障碍形成后,学生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可言。他们会讨厌与英语学习有关的一切,包括英语教师,甚至讨厌别人早晚读时间读英语。因此,他们会完全放弃英语学习。
二、排除以上消极因素对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为了使农村英语达到教育的目的和语言教学的目的,教育管理部门必须积极为英语教学创造条件。加大教育投入,例如为各校配备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光盘、磁带和教学挂图等必要设备,条件好的要逐步建立语音教室。教师要利用这些设备加大英语信息的输入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县教研室可以加强农村英语教师的指导,通过县级教研活动和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开展观摩课、研讨会活动,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员应多组织英语教师教学研讨会、交流会、优质课的观摩活动、基本功比赛等,从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教育部门可出台相关
5
政策,鼓励城市优秀老师到农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进行帮扶或支教,提高农村师资力量。 2、学校要适时召开家长会,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得到家长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家长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部分家长虽然没有辅导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但是应给学生多鼓励,多讲一些英语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让学生武装起来。让他们在头脑中无形的重视起来。第二,家长应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如购买英语字典,关于英语方面的光盘、画报等。通过这些方式,从侧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针对学校基础设备条件的简陋,学校应该尽量争取多点教育资金购买设备,增强教育力量。学校加强、加快教师业知识的培训。一是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县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利用教研员、英语骨干教师对小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以利于教师形成专业上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二是减轻英语教师过重业务负担,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使英语教师克服困难,踏实工作。 4、学习不仅是在老师的教导下汲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在探索中寻求主动,用积极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要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
第一要引导学生了解英语,要向学生介绍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使他们明白英语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世界上说英语的国家与地区最多,英语用途最广泛,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第二,结合他们个人的前途,经常介绍社会各方面对英语的需求,这些生动的事例使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中,英语都占有非常重
6
要的地位,学会英语大有用武之地,掌握英语也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素质之一,从而使他们懂得掌握英语对他们将来自主择业、事业有成有很大好处。这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渴望学好英语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持续。
第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进取心。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或者是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意义教育。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制定了学习目标,才能为了自己的目的和理想去努力,才能遇到困难不退缩。强烈的进取心是努力学习的内驱力,也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第四教师授课应该增强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有很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因此,农村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借以弥补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给农村学生学习造成的枯燥无味。青少年好胜心强,如能组织开展一些小组竞赛,男女生PK赛,朗读比赛,动作猜词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五做到夯实基础,增强学生自信。恰当评估激励,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农村初中生基础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抓实基础传授方法,克服畏难心理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在科学有效的指导中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学生在进步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7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继平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的现状及培养[J].教学研究,2004年04期 3.张晓晴.家庭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赵昌本 《浅谈美国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D]《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5.王瑞梅.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限制性因素分析[D]《英语教师》2010年01期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