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狂犬病
《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
尊敬的全县人民: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于狂犬病毒感染所致的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野生动物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患狂犬病的犬是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鼠、狼、熊、牛、猪、羊以及吸血蝙蝠等,患狂犬病或其他带毒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它们随咬伤、抓伤、舔舐人体皮肤、粘膜侵入机体。狂犬病病人也会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至今尚无特效治愈方法,人一旦发病,病死率100%。目前全世界均采用接种人狂犬疫苗病联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预防狂犬病。
人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发病于受伤感染后1-3个月,最短的10天-2月,长的1年以上。人患狂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动物狂犬病之间的传播无明显的季节高峰,春天气温回升,犬只开始发情,求偶追逐,犬与犬,犬与人接触也会多起来,造成狂犬病在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机会增高,因此,人间狂犬病发病率在春、夏季节相对较高。
我县为狂犬病流行疫区,截止目前已因狂犬病死亡4例,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人一旦被狂犬或动物以及可疑动物咬伤、抓伤时,要增强科学防范意识,做到群防群控,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狂犬病发病率。
一、被犬类咬伤处臵原则:
1、凡被犬类所伤,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按照暴露级别规范处理伤口:干净彻底地清洁消毒伤口是极为重要的第一防线。受伤后立即挤压伤口排除带毒血液,反复用油一定压力的流动水、20%肥皂水冲洗伤口15-20分钟,再用75%的酒精或碘酊消毒。
2、暴露后免疫:根据暴露分级,凡属Ⅱ级暴露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力争在8小时内注射人狂犬疫苗,Ⅲ级暴露的及早注射人用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及人狂犬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不能确定致伤动物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理。
3、完成全程免疫。
4、被动物撕咬污染的衣服应及时换洗。换洗衣物采用煮沸消毒、日光暴晒或使用消毒剂清洗。 二、综合防控措施及建议:
1、加强家犬的管理,对家犬实行栓养,可以减少人群暴露机会。
2、家犬注射兽用狂犬疫苗,以预防狂犬病在动物之间发生流行。 3、捕杀狂犬、野犬、流浪犬,减少狂犬病在犬类等动物之间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减少人群暴露的机会。
真诚感谢您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衷心祝福您及家人幸福、快乐、健康!
附:狂犬病暴露级别:
Ⅰ级:接触或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Ⅰ级。 Ⅱ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Ⅲ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南 郑 县 卫 生 局
2010年7月2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