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研究
作者:潘君
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6期
摘 要: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目前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部分课程还不能安排现场教学,这对实训教学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从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出发进行研究,希望对本专业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研究;研究方法;教学意义 一、研究价值 1. 理论价值
目前在国内,通用课程学习的软件开发与使用已形成稳定的市场,如英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但对于专业性较强,典型的行业技能学习的软件系统还不多见。通过开发交互式多媒体课件,使课程形式丰富多彩,能够吸引学生自主地参与进来。这些系列产品开发成功后,将会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题是对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对教学进行深入思考以及对传统教学进行反思与再认识。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找到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手段。最终,探讨出在无法到工作现场的情况下,通过多媒体交互软件的使用学习,能够尽快熟知行业技能进行产品开发,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锻炼参与教师的实践及科研的能力。
2. 实践价值
(1)可以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普通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
(2)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3)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从而有利于其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应用价值
采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进行技术推广,有利于即将进行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开展。要想做到将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等其他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可以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可以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过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来提升。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二、研究方法
1. 应用多媒体课件,讲究教学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信息资源少,一些微观的、动态的教学内容无法展示。而多媒体手段通过计算机将文字、声音、静止画面和运动画面等多种信息载体进行处理和控制并展现出来,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取知识,这样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 2. 实施网络教学,变革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书本知识不是绝对真理,它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知识本身也需要重新建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具有情景性。网络能够为人们的学习创设广阔而自由的学习情景。将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上机操作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了解,并调整教学过程。学生之间的对话、经验介绍及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可以利用双向交流功能来进行。教师也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些得当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学习过程充满创造性,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得教学从传统的密集型课堂教学走向个别化、分散化、家庭化和社会化,不但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为同伴教学、分组教学、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学习方向、学习资源,学习中的问题和要承担后果都是由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策略 1. 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通过交互式多媒体的使用,帮助学生了解风力发电机的组成,使学生通过音频、视频资料的播放学习,感受现场人员工作的情境,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通过“移动物体目标区域”方式,模拟进行设备拼装,通过系统的提示反馈,测试学习者对生物质能及风力光伏发电技术的掌握程度,吸引学生自主地参与亲历,提高学生兴趣。 2. 多媒体教学的内容
教师使用光伏发电设备及CMS综合录井仪及斯伦贝谢5700测井仪安装与维护交互式课件进行教学,选取有代表性的光伏发电设备,以目前多媒体创作工具提供的常见交互方式中的“移动物体目标区域”为主,将设备的各部件由系统随机摆放分布,采用学生通过“移动物体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标区域”方式,模拟进行设备拼装,若拼装正确,系统通过以下方式给予认可。加分以播放欢快音乐以示鼓励,播放现场工作视频,并引导进入下一安装环节。 3. 因材施教
课件的使用在课堂上要因人而异,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材料才可以使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给出;有些学习内容不能用课件代替,需要学生亲手操作效果才更好。课件的内容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可自主选择。 4. 明确媒体功能
学生动手操作所获得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这也是学生最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就不能用其他东西替代。而采用了“替代的经验”,如多媒体课件的模拟演示,就必须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如:数学教师在讲台上让学生向黑板弹粉笔头获得直接经验,物体模拟演示使“物体”直观生动,最重要的是通过模拟演示分析、推理得到抽象的经验。 5. 关注学生评价
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和自我评价,用“学件”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使教师评价、互相评价成为现实。 6. 合理组合媒体
多媒体信息包括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之间的有效搭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个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表现,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创设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能够扩大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媒体的运用。课堂中的板书、粉笔头、纸片、铁钉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1. 问题
大规模推广、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注重感官的刺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2)注重授课的“完整”,忽略了资源的共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注重视觉效果,忽略了成本、效益。 2. 今后的研究设想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研究过程经历了多媒体硬件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课研究、学科资源建设到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媒体应用策略等阶段。虽然本课题研究结束,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将继续。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主要是: (1)在经验推广的同时,关注教师的个性特征。
(2)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时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开展。 (3)淡化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形式,关注应用的效益。
(4)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标形势下的应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 参考文献:
[1]闫康.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6).
[2]张森.多媒体CAI课件基础原理与制作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