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来源:小奈知识网
总27卷第3期 兰州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V(JI.27 NO.3 2011年6月 Jun..2011 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 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 褚军亮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 要:在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大多集中于围绕劳动或者围绕货币来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缺乏对社会资本 结构的深入分析。本文结合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资本理论,试图通过引入资本结构将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时间内生 化,建立一个包含可贷资金市场、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和跨期的生产结构三个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并尝 试运用该框架简要分析扩张性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效应。 关键词:资本结构;高阶产品;低阶产品;时间偏好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11)03—074—07 The Analyzing of the Effects of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Based on the Macroeconomics Analysis Framework of Capital Structure CHU Jun——liang (SchooI of Economics and Trade,Lanzhou CommerciaI College,Lanzhou 730020,China) Abstract:In the orthodox macroeconomies,building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is mostly focused a— round the labor or around money,lacking of in—depth 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structure.Therefore,this paper,according to combine with Austrian capital theory,try to construct a macroeeonomi{:analysis framework including capital structure in which time is endogenous.In addition,based on this structure, we tr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xpansionary monetary and find out that the demand——induced and cost —induced inflation can be combined in a consistent analytical structure.It is consitituted by three parts: the loanable funds market,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and the intertempor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Key words:capital structure;high—order goods;low—order goods;time preference 一、前言 所谓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是,在 整个的社会经济运行中,劳动的雇佣无论住时间 从整个宏观经济学分析基本出发点来看,可 以将目前主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基于劳动 力的宏观经济学和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 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处于比资本更重要的地位。资 本品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 物,相对于资本,劳动更基本。尽管现代经济将劳 收稿日期:2011—04—25 作者简介:褚军亮(197|-),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信息经济。 74..——— 褚军亮 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动雇佣简化为通过支付货币工资来实现,但是货 币的使用并不是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 因为劳动雇佣可以存在于以货易货的经济环境 中,甚至在理想化的克鲁索经济体中,克鲁索・鲁 滨逊还可以自己雇佣自己。与此同时,甚至在资 本密集程度很高的经济体中,工资支付在整个国 家收入中也占相当高的比重。大量的失业和收入 水平的下降说明宏观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而 且,劳动力的收入和支出也对整体宏观经济有非 常重要的影响。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就业 问题始终是宏观经济学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宏观 经济理论的构建中超出了货币和资本而受到了最 先关注。而从凯恩斯开始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后续 的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理性 预期学派,无非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不同的假 设,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更为细致的研 究 。但是,整体来说它们都没有超出以对劳动 力雇佣作为重心的理论构建模式。 所谓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来 源于对货币在经济体中的重要性的思考。现代经 济,货币作为一个普通的交换媒介渗透到整个经 济体系,很多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自然 也会由货币的动态表现出来,因此,货币供应成了 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_3 J。货币作为一种 传递机制和冲击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 响,也正因为此,所以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构建 中,货币也是理论构建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货 币主义就是这种思路的突出代表 。 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且严格的,因为现 代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了更好的解释经济现象,都 试图结合其他学派的合理假设以获得理论的进一 步发展。因此,这两种理论基本的出发点在一个 宏观经济理论中会同时出现,只是侧重点不同而 已。 为了简化,本文拟不对以上两类宏观经济理 论进行详细的评判。简单来说,上述两类宏观经 济理论的视角,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考 虑资本结构,或者说没有将资本理论融合到宏观 经济分析中。都表现为更注重总量的分析,隐含 假设社会的资本结构不变(基于劳动的),或者认 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内部机制由于太复杂无法分 析,只能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虽然理性预期学 派的出现在理论方法上试图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 观基础,但其基本方法无非是从微观主体的一些 假设出发,然后通过加总推广到宏观层面,从形式 看似乎有了微观的基础,而由于忽略了微观主体 的多样性,只是通过设定几个代表性的微观主体 的特性,然后进行加总,这从本质上还是一种总量 方法。总量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一些总量之间的 关系缺乏确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只能通过历史数 据运用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技术进行实证,但是这 种实证一方面缺乏理论的普遍性,因为历史数据 都是特殊具体的,无法获得一般的理论关系。另 一方面,即使从实证的角度,很多宏观量的关系也 是不确定的。比如菲利普斯曲线的朝向问题,短 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问题。从 短期看消费和投资的正向关系和长期看消费和投 资的负向关系等等。同时,以上的理论分析框架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成功的引入内生的时间和货币 的因素,这两个都是作为外生的变量而任意引入 到分析框架以进行动态分析。这样就无法有效解 释宏观经济的商业周期现象¨ 。。 ,从而把短期的 宏观经济波动和长期的经济变化分开处理 J,把 长期的经济变化专门用相应的增长理论来考察, 导致在实际的经济政策上存在不少问题。 而要完善以上的不足,就应当考虑社会经济 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资本,应该将资 本理论引入宏观经济分析中。这方面,奥地利经 济学派发展出了相当完整的资本理论。而跨期资 本结构可以自然的将时间和货币作为内生因素引 入整个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来架构理论分析。并在 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商业周期理论,从而成功 地解释了经济的周期波动现象 。本文按照 奥地利经济学派所建立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 济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首先对分析框架进行介绍, 然后运用该分析框架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关系从 新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二、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 分析框架介绍 该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可贷资金市 场、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和跨期的生产结构。这三 个部分相结合就形成了完整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 观经济分析框架。 1.可贷资金市场。可贷资金作为最一般的基 一75— 兰州商学院学报 本概念,当市场达到大家共识的利率的时候,其供 求达到均衡。可贷资金的供给表示不同利率水平 下的借贷意愿;需求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对资金 需要的迫切程度。对此,可以用图1简单表示如 下。 S=I 图l 可贷资金市场 资料来源:N.G.曼昆.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四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其中i代表实际利率;i 代 表均衡实际利率;s代表储蓄;I代表投资) 由于引入了新的分析内容,相应的要对这里 的分析框架进行不同于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 释…: 第一,消费者的信贷不计入可贷资金的供给 一方,因为一方的储蓄相应由另一方的负储蓄所 抵消。在本分析框架中,净信贷是整个储蓄中用 于金融投资、货币形式的资本积累,以及维持和改 变整个经济体资本结构的那部分储蓄。 第二,虽然没有将消费信贷计入该分析框架, 但是将存留的收益和购买各种金融资产的部分计 入分析框架,因为自我存留的收益可以看作是经 济主体对自己的借贷。通过这样的处理,可贷资 金就单纯可以看作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即强调 了可贷资金需求方的行为目的。 第三,至于凯恩斯划分的流动性偏好,因为这 部分储蓄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进入可贷资金 市场,如金融市场投机,或各种短期投资产品等, 因此可以不做重点考虑。 为了和上述的可贷资金的供给相一致,对于 可贷资金的需求方也限定为购买各种资本品和人 力资本参与生产过程,而排除用于购买各种金融 一76一 工具,因为各种金融工具的购买其实是可贷资金 的供给方,金融工具是通过一一种间接的技术安排 来提供用于实际生产的资金。为了简化,本文不 拟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商业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在各个生产阶段支f、f 投人品的价格并以未来预期的产出价格出售产 品,他们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反映了这种生产投资 的意愿。而消费者通过把部分收入用于购买最终 产品并把剩下的用于储蓄即形成了可贷资金的供 给方。当市场利率和生产投资的投入产出价差出 现较大偏离的时候,这时候就出现了获利的机会, 而通过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过程,又使 得这种偏离逐渐消失。从理论上讲,当达到均衡 的时候,市场的利率和实际生产中的价差比趋于 一致,或者说呈现比较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这样, 通过可贷资金市场更易于协凋生产计划和消费者 偏好之问的动态关系。 可贷资金的需求方在市场上获得资金,}_j的 是为了购买资本品和劳动力进行牛广:,也就是用 现在的消费(资金)来交换未来的消费(未来产 出)。理解这种可贷资金市场和资本品市场的相 互作用,需要我们重新简单考察关于利率的概念 在最广义的情况下,均衡利率反映了均衡的跨期 交换率,或者说均衡利率反映的是人们在市场上 达到普遍共识的时间偏好的表现。进行这样的界 定,在以后的政策分析中就可以更明显的看出相 应的政策从逻辑上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 这个分析框架虽然在形式上类似于凯恩斯主 义的可贷资金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含义上却有很 大的不同。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方都代表了各 自的行为目的,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因为放弃r一一 部分现在的消费进行储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消 费,也就是供给方具有时间偏好;需求方通过具体 的生产投资,借贷资金被看作预期产品的未来价 格和现在的投入品价格的差,可以获得不低于呵 贷资金利率的收益率。这样的分析和传统宏观经 济学不同的是,可贷资金的双方并不是互相孤立 的,其背后通过市场过程,将跨期资本结构的变化 和各自的行为目的联系在了一起 为了将市场过程的考察也纳入这个框架,就 需要引入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分析。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和贸 褚军亮 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易理论所阐述的不同,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 在不同最终产品之问的资源分配。而这里我们把 资源的分配划分为消费品(或者现在的产品)和 投资品(未来的产品)。具体内容见图2。 消费品 投资品 图2 生产可能性边界 资料来源:N.G.曼昆.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四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图2中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不同的点说明了 在一定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不同的消费和投资组 合,亦即消费和投资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这里的投资包括原有资本的折旧和新增的投 资。而整个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上方向移动说明 整体经济的增长;反之,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整体 经济的萎缩。 运用PPF于混合经济中要考虑政府支出(G) 和税收(T)。这里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先将PPF局 限于私人部门,假设政府征收人头税,并且政府在 预算内的支出和私人活动没有关系,并且坚持平 衡的预算,即G=T。这样的简化不会影响我们对 关键问题的分析,而且也很容易扩展到将政府行 为也纳入整个分析框架。同时在这样的假设条件 下也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可以分析在赤字预算 条件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因为在赤字预算下, 政府的借贷也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一部分。 PPF将现在的投资和未来的消费联系起来, 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资本回报率表现出来。但 是,这只涉及到对投资总量的分析,并且是非常粗 略的两期的分析框架。没有涉及到在生产中的资 本品的异质性,也没有包含资本结构和资本结构 的变动。在奥地利经济学派所提出的资本理论 中,用高阶产品和低阶产品两个概念来刻画整个 社会生产的资本结构。所谓高阶产品就是在整个 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商品远的中间资本品,包括 最初的原材料。低阶产品就是在生产环节中距离 最终产品最近的那些中间资本品。或者说,高阶 产品需要经过更多的生产阶段才能最终到达f肖费 者手中进行消费。这样就补充了PPF过于简单 的两期的总量分析的缺点。这就是本分析框架的 第三个部分即跨期的生产结构。 3.跨期的生产结构。注重跨期的生产结构 是奥地利经济学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对这方面陈 述最具特点的就是哈耶克最著名的生产结构三角 形¨ 。哈耶克最早在他的《价格与生产》中第一 次用图示的方法来阐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资本理 论。本分析框架在“哈耶克三角”的基础上进行 了一些变动¨1,“J,以形成整个分析框架的第三部 分。具体如图3所示。 消 费 口 Ⅱ口 产 出 开采 精炼 制造 储存 分销 生产阶段(生产时间) 图3 跨期生产结构 资料来源:哈耶克.许大川,译.价格与生产[M].台湾银行 出版社 1966. 图3中,三角形的底边是时间轴,代表生产的 不同阶段,从距离消费者最远的高阶产品到距离 消费者很近的低阶产品。所有的竖线为价值轴, 代表不同生产阶段的产品售出后所获得的价值。 最长的竖线代表最终的消费品的价值,其他的代 表中间产品的价值。这些价值表示的是实际值, 而非名义值。斜边代表了不同生产阶段价值的增 加比率,这包括每个阶段新增劳动力、资本和资源 的投入,以及时间的贴现。 这种生产阶段的划分是一种概念意义上的划 分,而并非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只是为了说明生 产结构的时间因素的内生性。虽然实际中存在着 巨大的复杂性,诸如生产过程中有耐用资本的消 耗,有资本品的替代和互补,存在各种反馈环节和 多重的产出等,但是这些都是具体的技术问题,而 理论分析的目的是要揭示出整个经济行为中的逻 一77—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I 1年第3期 辑关系,因此三角形的理论概括并没有丢失最基 本的行为逻辑关系¨ ”j。同时,这个三角代表的 是社会整体的生产结构,需要从社会经济体系总 体来理解这个跨期生产结构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时问轴和价值轴是紧密联系的,时 间轴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和生产过程的价值变化 相结合才具有经济分析上的意义。 既然理论分析是要揭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逻 辑关系,而不是精确的数量关系,那么,将该三角 形纳入整个分析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从逻辑和概 念上分析社会生产结构,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资 源分配模式和跨期的资本结构的变化。 4.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将上述三 个部分相结合,就得出整体的基于资本的宏观经 济分析框架。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 经济分析的整体分析框架示意图 图4表示了整个混合经济中,公有部门预算 平衡情况下私有部门经济的一个均衡状态。PPF 和可贷资金市场由共同的衡量投资的横轴而相联 系。PPF和跨期生产结构通过共同的衡量总消费 的纵轴相联系。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分析框架的构 建 。 从图4可以看出,生产结构和可贷资金市场 之问的关系没有其他的关系那么明显。“哈耶克 三角”的斜边反映了可贷资金市场的市场出清的 利率。这里所说的反映并不是指相等,因为生产 过程是连续投入和离散产出,三角的斜边(即每 78一 一生产阶段的价差)所包含的内容要多于利率。 某一生产阶段的价差决定于投入价格和产出价格 的价差。换句话说,是由投入品市场和产出品市 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只有当预期的收益率高于 可贷资金市场利率的时候,才会产生对可贷资金 的有效需求。不过,相对于私有部门和在一定制 度的条件下,斜边的斜率和可贷资金的市场利率 应当是正相关的。换句话说,利率越低三角的斜 边斜率越小,反之亦然。在均衡条件下整个的斜 边应当趋近一条直线,因为如果某一个生产阶段 的收益率或投入产出价差高于其他阶段,反映到 图形上应当是这一阶段的斜边更为陡峭。此时, 收益率最低的阶段就会将资源转移到这个阶段, 从而增加了这一生产阶段投入的需求和产出的供 给,竞争的结果使收益率趋于一致,使得在均衡条 件下整个“哈耶克三角”的斜边是一条直线。 在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意味着充分就业或者称 为“自然”失业率。三个部分的共同均衡意味着 可贷资金市场的利率是“自然”利率。(注意:可 贷资金市场本身的利率并不完全是“自然”利 率)。当可能性边界不改变,那么图4所达到的 均衡状态就是平稳运行的处于动态均衡的经济, 其中没有新增投资,投资I 只是用来补充资本品 的消耗。可贷资金市场利率反映了整个市场所有 参与者达到共识的时间偏好。 三、宏观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可贷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可由两个因素的变 化而变化,第一就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消费者时 间偏好降低,更倾向于储蓄,那么可贷资金的供给 将增加;反之亦然。第二就是货币当局的货币政 策。货币的注入也同样会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 这两种因素对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 的。下面根据以上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对货币政 策效应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里主要分析货币扩张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见图5。 当货币当局执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的时候, 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增加,利率下降。从图5中 看由r,下降到r,,货币量的增加会带来两个效 应:第一,增加的货币一部分会用于增加消费;第 二,由于利率的降低,按照原有的市场预期和价格 结构,投资周期更长的生产计划则具有更大的预 褚军亮 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期收益率。这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导致消费品价 格的上升,使得离消费者近的生产环节暂时具有 更大相对价格差,因此暂时具有更高的收益率。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生产资料向低阶生产 环节(更接近消费者)转移。在图5中,“哈耶克 三角”中的EF就是过度消费导致的消费品部分 价格上涨。在图5中,货币的增加导致的消费投 资组合在PPF上由b点趋向a点。另外,低的市 场利率以及消费品价格的率先上涨使得企业家觉 得时间更长的或者说更高阶的生产环节的投资会 有更好的收益率。这样以来,同样会导致社会资 源向更高阶的生产环节流动,从而使得整个社会 的生产环节趋于更长。图5中在PPF上会导致 消费投资组合由b点趋向d点。CD就是由于货 币扩张所导致的错误投资。图5中BA虚线部分 表示,利率的降低单纯是由于储蓄的增加,也就是 说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了储蓄。而随着生产环节 的加长,整个社会资本结构也相应发生重构。社 会分工增加,生产环节增加,整个社会具有更大的 劳动生产率,会在下一期获得更大的产出。 I 甘膏I■■n ’ - 、. ‘’ { I讽投■ 投羹 I lhI-】  — / / / 乡 / 图5 扩张的货币政策效应 但是,从图5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生产结构 的两端都要求加大投入,这样就会形成整个社会 资源在生产结构的两端争夺,而一定时期内社会 总的可利用的生产资料是有限的。在三角的左 侧,更高阶的生产计划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原材料 和一些高阶投入品价格上涨;在三角的右侧,同样 会使得消费品和低阶的投入品以及该生产环节劳 动力价格的上涨。更进一步,左侧的生产投入价 格的上涨会逐级传递,继而推动右侧价格的整体 上涨;而右侧的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形成对未来 价格上涨的预期,进而刺激左侧投资的进一步增 加。这样就会导致价格轮番上涨的循环,也就是 所谓的成本推动性的通货膨胀和需求推动型的通 货膨胀,而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由一个机制得到的 两个结果。 进一步,当新增的更高阶的投资随着生产环 节逐渐传递到消费者的时候,由于这些投资并不 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变化而导致,而是由于有外 在的货币注入所导致,也就是说生产结构的变化 和消费者的偏好之间没有形成协调,此时就会导 致这部分投资在消费品市场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 率。由于高阶的投资周期比较长,等到发现不符 合消费者偏好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品, 而这些资本品又会形成投资路径要求更多的资金 注入和增加其他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又无法最终 在消费市场实现价值,而由于已经积累的资本品 具有不可逆的特性,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最终 将导致整体经济的危机或者萧条,并对这些投资 进行强行清算。 四、结语 从1997年Robert Solow撰文开始质疑主流 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对于短期和长期分别研究这种 割裂现象,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实际意义的探 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最根本的原因是,现在的 宏观经济学抛弃了古典经济学有关社会资本结构 方面的理论成果。而奥地利经济学则充分发展了 古典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并且提出了包含内生的 时间和资本结构变迁的商业周期理论。目前的宏 观经济学由于缺乏对资本理论的探讨,因此在对 整个宏观经济动态的探讨中就缺乏合理的概念划 分,最明显的就是目前宏观经济学关于长期和短 期的经验划分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这种任 意的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时间划分,也使得对宏观 经济过程的考察具有随意性,在此基础上对外在 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也由于缺乏对 内部过程的考察而变得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得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实际意义受到了质疑。 本文尝试将资本结构引入宏观经济学的分析 框架,试图在新的框架下对一些宏观经济现象进 行更趋综合或者更确定的解释。这样的研究不仅 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的政策制定上都具有一定的 意义。 但上述框架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尝试,还需 一79—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 1年第3崩 要更多进一步的探讨。比如,对资本理论的一些 更为细致的探讨,特别是耐用资本品在整个社会 资本结构和投资活动中的作用,都需要在理论上 给予进一步处理。同时,可贷资金市场也只是一 个很粗略的抽象,还需要进一步对信贷和资本市 场分别进行考察。而资本市场在现代金融体系中 处于核心地位,在新的框架下重新审视资本市场, 也许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中会有不同的发现,进 而对资本市场中的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提 出新的研究课题以及取得更合乎现实的研究成 果 参考文献 【1]Garrison R.Austrian Capital Theory and The Future of Macreoeconomics[M].R.EBELING.Austrian Eco— FlOlnics:Perspectives on the Past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Hillsdale,MI:Hillsdale College Press.1991 a: 303~324. [2]Mankiw Nard.Introduction[M].MANK1W NARD. New Keynesian Economics: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Sticky Prices.Cambridge,MA:MIT Press.1991:136 ~148. [3]M.Friedman.The Optimum Quantity of Money and Other Essays[M].Chicago:Aldine.[1956]1969a:51~67. [4]M.Friedman.Money and Business Cycle[M].Chicago: Aldine.[1961]1969b:189~235. [5]Lucasr.Studies in Business Cycle theory l M].Cam— bridge,MA:MIT Press,1981:209~217. [6]Lucasr.Models of Business Cycle[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176—185. [7]Solowr.1s There a Core of Unable Macroeconomic・ We Should All Believe In?[J].American Economic Re— view,1997a,87(2)230~232. [8]Hayek.F.A.The Pure Theory of Capital[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1:69~77. [9]Hayek.F.A.Monetary Theory and the Trade Cycle [M].New York:Augustus M.Kelly,[1928]1975a: l29~l41. [10]Hayek.F.A.Pt ices and Production[M].New York: Augustus M.Kelly,[1935]1967:197~208. [1 1]Garrison R.Hayekian Triangles and Beyond[M j.// zIJP JBARV.Hayek,Coordination and Evolution:His Legacy in Philosophy,Politics,Economics,and the History of Ideas.London:Rout ledge.1 994a:l 09~ 125. [12]Ludvig.Von.Mises.Huamnaction[M J.Auburn,Ala— bama:Ludvig Von Mises Instute,1998:137~143. [13]Murray.N.Rothbard.Mat,,Ec(momy and State[M 1. Auburn,Alabama:Ludvig Von Mises Institute,2004: l06一l17. (责任编辑:张贡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