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化功能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02年第7期      NORTHERNECONOMYANDTRADE       教育论坛北方经贸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化功能分析

周 绍 斌

(湘潭师范学院法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摘 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起着积极的影响。它能帮助大学生

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认识自己,掌握社会角色;激发学习热情,完善知识结构;锻炼意志和毅力,健全心理素质,提高社交能力,增强生活技能。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社会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F64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02)07-0119-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越来越普遍,并日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是改革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尤其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施加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能起到加强社会教化、加速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大作用。

简单地讲社会化就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的过程,是个体不断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及特定社会的规范、准则,以获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个人社会化既有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也有个人对社会的调适,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①。在课堂教学之外,大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符合大学生社会化发展规律,有利于发展其个性,促进其个体社会化和完善社会角色。它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执行者,对学生社会化课题的完成十分必要。

社会实践的社会化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社会,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系统的专业训练,对于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固然是大有帮助的,但就目前情况看,在校大学生年龄普通较小,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社会经验不足,大部分同学对社会的看法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影响着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而要克服这一现象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方法。社会实践活动是与学校课堂教学截然不同的新天地,课堂大、老师多,内容丰富,信息畅通,形式多样,生机勃勃。大学生走出学校这个相对狭窄的范围,深入实际,接触群众,熟悉社会,投身沸腾的现实生活,从而能够全面了解和认识社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社会实践在学生和社会之间开辟了一条通道,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条件。他们通过与群众的接触,认识了人民的纯朴善良。通过对城市、农村的参观调查,能具体而真切地了解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变迁,把握基本国情,这有利于学生把握社会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国情是唯物主义地对待社会、对待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科学人生观和历史观的前提。只有在对整个社会生活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共产主义世界观又不是仅仅在书斋里、课堂上所能完全树立起来的,还要在生活实践中经受各种锤炼,才能使这种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以确立和巩固②”。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剔除思想中不符合实际的因素,使他们正确地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榜样的力量,培养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精神。同时,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才能真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可以看出,社会实践活动有着显著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第二,认识自己,掌握社会角色。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H・米德的解释,角色是一种行为模式。具体地说是一种符合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及其权利、义务要求的行为模式。角色代表一种社会期望,社会成员也总是要求自己努力表现出符合这种期望的行为。在校大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不能准确认识和估价自己,摆不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弄不清自己的社会角色,突出表现为角色期望值往往太高。另一方面,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为个人的自我选择和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受各种不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制约的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条件,又往往难于取

119BEIFANGJINGMAO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论坛       NORTHERNECONOMYANDTRADE      2002年第7期舍。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他们较好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为社会实践活动,既适合学生的特点和针对其弱点。又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要求,能帮助他们克服脱离实际和思想偏激的弱点。社会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他们积极主动,热情高,责任感强,只要引导得法,就能促使他们自己教育自己,并开始由社会客体地位向主体地位过渡。作为客体,期望被社会接纳,必须适应社会,这是进入社会角色的前提。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有一个与他人、与社会在心理上相容、行为上相协调的问题,这必将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而有意识地适应社会,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他们还能找到“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的差距,并自觉进行调整,通过主观努力进行角色调适。

总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分析社会现实状况与其发展趋势,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反观自己的素质、能力、个性特征,把握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综合分析社会角色与个体社会化不平的“对接”情况,找准努力方向,以便较好地达到角色的实现。

第三,激发学习热情,完善知识结构。

当代大学生在21世纪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任重道远。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制约着其自身能否适应社会要求,顺利实现社会化。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完善知识结构。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发现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从而促使他们自觉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发展,对未来的社会新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某一专业方向有较深的造诣,而且要有较宽的知识涵盖面,较强的应变和调节能力。不少研究材料都在告诫人们,在信息爆炸、社会变迁速度加快的今天,靠四年的学习生涯应付半辈子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的情况也将逐步减少。这便要求学生除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应有广阔的知识面。同时,学生还应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培养自学及自觉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充满自信地跨入职业社会,也为以后的继续社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锻炼意志和毅力,健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心理能量的发挥程度,影响其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作为一个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强

BEIFANGJINGMAO

北方经贸

的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快节奏、高效率工作的需要。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而优良的心理品质来自后天的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值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时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健全心理素质意义重大。

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其意志品质。能够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克服盲目和轻信;能够提高决断能力的果断性,克服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能够培养克服困难的坚韧性,克服怯懦和执拗;能够增强行为的自制力、克服犹豫、懒惰、任性等毛病。

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培养。首先,在实践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学生能掌握社会道德标准,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并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进而形成一种对善的向往、对恶的憎恨的道德感。其次,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投身于现实社会生活能发展他们的求知欲、紧迫感、成就感等理智感。第二,优美的自然风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必然有助于大学生美感的发展。这种充实而开放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乐观、热情、开朗、大度、诚实、沉静、平和、幽默、自信的性格特征,克服暴躁、高傲、狂妄、轻率、吹虚,古怪、冷漠、虚假等不良个性。、

第五,提高社交能力,增强生活技能。

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人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条件。《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语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都说明人际关系对人生、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学会人际交往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为他们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工农群众的接触,与各种不同角色的人交往,可以取得社会经验,学会待人接物,养成诚实守信、善解人意的优良品质,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逐步学会驾驭复杂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完成生活技能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刘豪兴1社会学概论[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179)1

[2]李秀林等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990,(42)1

[责任编辑:白 雷]

120©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