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枣核教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枣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圈划、品味、朗读相关语句来感受海外华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强烈的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品味中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引发学生爱国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费翔《故乡的云》,要求学生听歌感受歌词内容,尝试记下歌词,并结合听到的歌词说说你的感受。

明确:游子对家乡的思念(游子:通常指出门在外或者指的是离开在他乡生活的人)

费翔就是一位出生在台湾、成长于美国、远离故乡在异乡生活的游子,他的歌声代表了千千万万在国外生活的游子的心声。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海外游子中的一个。 二、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旧时同窗离开祖国近五十年,在美国事业家庭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带几枚生枣核让她试种。 三、选点读析

离开祖国五十年,仍然把祖国放在心里。这是一份怎样的思乡情啊!下面默读课文,圈划出具体表现友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感受友人强烈的思乡之感。 明确:

1、友人动作急切、珍视

“再三托付”“等”“殷切地问”“托”“揣”“劈头”都表现出友人对于得到枣核的急切心情,以及对枣核如获至宝的心情,从而表达出友人想得到家乡物、强烈的思乡之情。

2、后花园布置精致、匀称

垂杨柳、睡莲池——中国(北京)常见的景物。

假山石——“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论公斤”都表现出友人对假山石头的重视,亲力亲为,亲手挑选,不惜重金、不辞辛劳,只为与故乡的“北海”相似,寄托她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凉亭——精致、细心,都为还原北海公园景象,以解自己思乡之情。 3、经常追忆国内的时光

“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4、优越的物质生活难解思乡之情

“三层的小楼”、儿女工作优越,家庭富足、“家庭和事业都如意” 思念家乡的情感是高级住宅、称心如意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取代的,所以即使有了条件优越的物质生活,却还是不能够消除她心中对家乡的思念。

总结:友人思乡之情的浓烈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对故土的依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请同学们找到文中一段表达友人对家乡强烈思念之情的话,全班朗读。

齐读“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四、拓展延伸

1、是啊。这种怀念故土的情感,相信同学们也深有体会。中国俗语有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为什么即使故乡的生活条件不如人意,人还会这么依恋故土、怀念家乡呢?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

明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的童年,是我们生命开始的地方,是见证我们成长的地方,已经成为生命中难以分割的一个部分。所以说我们说故土难离,故乡最美。因为,那是我们永远的家、永远的根!

2、我们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你想你的家乡吗?你想念你的家乡你会如何做?谈谈你的感受。 五、作业

1、练习纸

2、摘抄表达思乡爱国之情的诗歌或歌词,并做点评。

六、板书

枣核

游 急切求枣核 依 子 后院似故乡 恋 思 月夜忆故乡 故 乡

富足难忘乡 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