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济知识:货币政策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经济知识:货币政策

1、概念:货币政策指的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2、银行类型: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

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

3、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补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手段中对整个经济影响程度最大的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是预扣的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补充:中央银行最常用,最具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4、其他政策工具: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指的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我国的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即基准利率, 又称法定利率;

5、货币政策的运用

情形一:经济萧条时:市场上流动的货币不足以满足市场实际对货币的需要,故此时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有效需求。

举措有:买进有价证券、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基准利率。

情形二:经济过热时: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超过市场实际对货币的需要,故此时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过热。

举措有:卖出有价证券、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基准利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