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真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_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前面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前面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2、三个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3、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 )
A.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B.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1 / 9
C.仍受水的浮力 D.无法判断
5、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 ) A.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24次,活塞完成24个冲程 B.转轴转动24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2次,活塞完成48个冲程 C.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720次,活塞完成2880个冲程 D.转轴转动1440转,燃气对活塞做功1440次,活塞完成1440个冲程 6、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7、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8、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
2 / 9
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 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后,只有一个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指针偏转明显.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L1短路 B.L1断路 C.L2短路 D.L2断路
1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5m C.4m D.6m
11、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此时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 )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闭合
D.无法判断
1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13、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但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
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14、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3 / 9
A.锥形瓶 B.烧杯
C.量杯 D.量筒
15、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是( ) A.1μA
B.1A C.1×105A
D.1m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
2、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的;若加油机以500km/h的速度航行0.2h,通过的路程是_____km.
3、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4、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4 / 9
5、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_____是平衡力(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人与车的总重力”).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根据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如图,水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O是水杯的重心,在图中画出水杯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5 / 9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弹簧测力计示数/N B C D E F 2.2 2.0 1.7 1.7 1.9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_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____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金属块密度为_____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求:
6 / 9
(1)电流表的示数I; (2)电源两端的电压U.
2、大山将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 m3] 求: (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这些水吸收的热量全部由完全燃烧天然气获得,则需要多少m3天然气?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A 3、A 4、B 5、B 6、D 7、B 8、C 9、A 10、B 11、D 12、D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液化 吸收 2、静止 100
3、凝华 放出 凝固 4、折射 乙
5、相互 运动状态 人与车的总重力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0.0 放大 投影仪 右 不能2、D、E 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0.5A(2)12V
2、(1)4.2×106J (2)0.12 m3
9 / 9
小于 1 2.7×l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