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原生花卉(梅花)嫁接(扦插)攻略

来源:小奈知识网
说明:处于对梅花等盆景热爱,由于是初学者,对嫁接等只有概念,所以悬浮物在“水果邦”、摆渡贴吧等网上收集整理了一些嫁接扦插的要点及概念澄清,供初学者分享交流。图片及出处已做标示。 1. 嫁接攻略 嫁接要点一、形成层要对齐 所有双子叶植物的茎杆的皮和木之间都有形成层(剥去皮就见木,其实木的最表层就是形成层),形成层也是植物的生长点,向内长木,向外长皮,因此有形成层植物茎杆才能无限增粗。嫁接时形成层必须对齐(就是砧木和接穗的皮和木交界的那条线要对好),否则接穗是不可能成活的。 切接插穗图2013-2-16 嫁接方法虽然很多,但原理是一样的,形成层对好了,砧木和接穗才能结合到一起。春季我喜欢用枝接,因接穗的营养体大芽多,枝接成活率比较高,接穗的生长量比芽接会大些(个人体会)。 嫁接要点二、嫁接口包扎要严实 别小瞧嫁接口包扎的重要性,如果包扎不严实(秋包芽,春、夏露芽),接穗在成活前就会因脱水失去活力甚至干枯死亡,这是初学嫁接的朋友最易忽视的问题。绑扎时要用塑料绑扎带(网上有买,几元一卷密封好接口、接穗顶端,如果外面再套一层塑料袋效果会更好。 嫁接要点三、不用已发芽的接穗嫁接 春季嫁接应在气温回暖,接穗芽饱满但未发芽前进行(以嫁接后没几天果树就开始开花发芽为好,嫁接太早会因气温低影响成活率),用已发芽的枝条嫁接成活率会很低,接穗上的花芽最好掰去。其它季节嫁接也同样要避免接穗发芽后采穗进行嫁接(需要留着补接的枝条要放进冰箱进行冷藏)。 嫁接要点四、阴雨天不要嫁接 要避开低温阴雨天嫁接,因这种天气嫁接会大大降低成活率。 嫁接要点五、砧木、接穗削面要光滑 削面光滑平整不起毛(嫁接刀要锋利,最好一面不削二刀),砧、穗才能更好的吻合。 嫁接要点六、枝接接穗要“露白” 枝接要露白,就是说接穗的削面不要全部插进去,要露出一些让长出的愈伤组织和砧木顶上的愈伤组织连接起来封住剪口,避免被风刮断。 嫁接要点七、高龄老树高接要留辅养枝 大龄老树高接换头要保留辅养枝,即保留一些生长势弱的下垂枝为树根制造养料,不然树根会因缺乏营养失去活力甚至死亡(植物生长所需的大多数养分不是我们施的肥料,而是通过叶片光合作用后制造的养分)。 嫁接要点八、及时解绑 嫁接成活后如果绑扎部位出现勒痕凹槽就要解绑了,如果绑扎太紧难解开,可用小刀将绑带纵向切断(树皮划伤对枝条生长基本没有影响)。 这八点中第一、二点最重要,不掌握好这两点可能嫁接成活率不是高不高的问题,而是直接为零,三、四、五点也很重要,也不能忽视。 2. 高空压条 【嫁接变原生】 【去砧换根原理】由于在嫁接刀口上方环状损伤了树皮中的形成层【韧皮部】,嫁接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叶片制造的养分不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疏松到砧木根系,就在环状损伤处形成了愈伤组织,也就是根原基,随着时间的推移,根原基就长出了梅花接穗新的根系。而原有的砧木根系在土壤里吸收的养分,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可以继续向上疏松营养,保持了砧木根系原有的功能。再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穗新长出的根系逐渐强旺,而砧木的根系逐渐萎缩直至失去生命力。 在6月中下旬梅雨季节到来以前【山东威海气候】开始实施去砧换根。具体操作如下:在嫁接苗的嫁接刀口上方1cm处做两条环剥线,间距1至1.5mm,去掉两条环剥线之间的树皮,露出木质部。 还有一种更简洁的实用方法,比环剥操作省时、效果更佳。用建筑工地上绑扎钢筋的细铁丝【直径1mm左右】在嫁接苗的嫁接刀口上方1cm处做环状绑扎。绑扎不可过紧,不能损伤树皮,只保持绑扎的细铁丝不滑落即可。 操作完成后,填埋定植沟。嫁接刀口上方10cm左右的接穗枝条要全部埋在土里以利生根。以后更要保持土壤水分,增加肥水用量,让嫁接苗快速生长,加速环状损伤处的细胞分裂,早日形成根原基。 嫁接苗移栽生长2年后再次重新起苗异地定植,苗子出土后就会看到嫁接刀口以上环状损伤处长出接穗【梅花】的强旺根系。随即,在新生梅花根系下方剪掉原有的砧木,这样,去砧换根操作宣告结束。 或: 有的盆友要问,繁殖原本梅花通过扦插、压条或高压就可以,何必需要嫁接再次换根,这不是自找麻烦吗?我给你的解释是:通过扦插、压条或高压繁殖的原本梅花前期生长缓慢,在同期不如嫁接去砧换根的梅苗生长快。嫁接,就是利用了砧木的强旺根系加速了梅花苗前期的生长。通过扦插、压条或高压繁殖的梅花和嫁接去砧换根繁殖的梅花相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生长成一样的直径,后者比前者能节省一半的时间。梅花生产者不妨一试。 3. 扦插 11月至1月份休眠期硬枝扦插的生根率最高,3月萌芽期的扦插成活率最低。 近来,爱好者们用扦插方法繁殖梅花,并取得较好的繁殖效果。 一、插穗的选择根据扦插时间的不同,可选萌芽枝或1-2年生老枝作插穗均可。家庭可选萌芽枝作插穗。当新枝停止生长时,选8-15厘米长的粗壮短枝作插穗。当插条基部用手弯曲略带弹性时采条最好。采条方法可用手从基部掰下或用利刀基部切下,即可进行扦插繁殖。也可选用1-2年生老枝作插穗,于早春采条贮藏。顶端过嫩部分弃之不用,剪成10-15厘米小段,扎成小束,壅土假植或浸水假植到三四月份再行扦插。也可采条后,立即切削,将插条基部向上,埋入排水良好的土中,切口处形成愈伤组织后即可,四五月份掘取扦插。二、介质选用介质是插条赖以发根的物质基础,要求排水保湿性能好和透气优良的土。家庭可选用褐色生土或砂质肥分少的熟土。若用旧盆土或菜地表层熟土,须用70%托布津300-500倍溶液将介质浇湿灭菌。用铁、竹筛子筛去杂物备用。育苗容器先用20%石灰乳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容器底部铺3-4厘米厚粗砂或水炭粉屑作排水层,在上面填13-15厘米厚培育土,以利插穗生根后有充足养分供给生长。三、插穗处理及扦插首先对插条基部进行双面反切,以扩大插穗吸水面,减少失水机会和避免根须偏生一侧。1-2年生插穗大都有发根难的不足,可采用激素处理,打破其休眠期。常用激素为萘乙酸和吲哚丁酸。浓度为20ppm和50ppm酒精溶液,将插条基部浸泡24小时,再开穴插入原先准备好的苗床中。扦插深度不少于插条的40%,基部用手指捏紧,让介质与插穗密切结合。细心者常用指头大小山泥裹住基部,可减少插条失水和菌染。近来,爱好者用50ppm吲哚丁酸和20ppm萘乙酸酒精混合剂浸泡插条24小时,扦插效果更加明显。四、插后管理扦插之后,可用注射器逐棵注足定穗水,以防歪斜影响发根。介质保持湿润。只要苗床保湿性能好,在发根之前,不用补充大水。一旦介质表层发白,可喷几次雾水,以利介质透气。实践证明,这种干而不裂的土壤,更利于插条发根。为减少蒸腾,一般须搭棚遮荫。也可将苗盆移到疏荫下。遮光率不低于40%。若苗床环境湿度不够,可套塑罩保湿,塑罩上角留小孔2-3个,以利通风换气。当气温稳定在20-30?C之间,萌芽枝6-7周发根。1-2年生老枝,在同等条件下,发根率和发根期明显逊于萌芽根。发根后逐渐让苗盆接受弱光,当新芽伸长至3-5厘米时,即可移植上盆。经过2-3次摘心,次年即可育成丰满株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