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发明专利]

来源:小奈知识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8522413 A(43)申请公布日 2018.09.14

(21)申请号 201810123219.9(22)申请日 2018.02.09

(71)申请人 柳州市畜牧站

地址 54502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潭中

西路13号2栋2楼2-1号(72)发明人 覃日锐 蓝吉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史霞(51)Int.Cl.

A01K 67/02(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它是通过(1)选种(2)选配,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组,(3)对每个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一次,对后裔进行再选育,最后进行横交固定,采用良种繁育技术,扩展类群规模,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技术组装集成形成了肉牛优质高效产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大幅度提升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力地促进了肉牛的规范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

CN 108522413 ACN 10852241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1)选种

在肉牛繁育场、商品生产场及农户饲养的肉牛牛群中,选择初生重大、毛色一致、生长速度快、体形符合肉牛特征且系谱档案清楚的肉牛优秀公牛和母牛个体,组建肉牛开放育种核心群;

(2)选配

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组,按1头公牛配15头母牛进行育成杂交,所生杂交一代公犊全部淘汰,母犊全部留下,通过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形成各种杂交组合,进行后裔测定和选留系组,筛选3~4个杂交组合,形成1个类群;

(3)组建育种核心群

对每个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一次,对后裔进行再选育,最后进行人工授精技术育种;(4)扩群

肉牛通过上述选育改良后繁育成犊牛再通过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投喂优质牧草、桔杆、增加精饲料,驱虫防病,分阶段饲养、育肥,扩展类群规模。

2

CN 108522413 A

说 明 书

一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肉牛的的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背景技术

[0002]肉牛的选育和改良工作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畜牧业发达的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十分重视家畜的育种,把育种工作纳入到由家庭到国家的整个社会的系统行列之中。传统的育种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实际需要,由于传统育种技术育种需要时间长等缺点致使我国肉牛业存在优良品种缺乏、肉牛产肉性能较差、生长速度慢等普遍问题。[0003]当前,反刍动物饲料与营养科学研究非常活跃,已取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成果。畜牧业发达、动物营养科学先进的各国纷纷围绕反刍动物瘤胃代谢调控、微生物蛋白质的产量及其组成、精粗饲料的合理加工及利用等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以使反刍动物营养需要体系日臻完善和实用,设计日粮时以系统营养整体调控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将动物生产看成是从“动物-饲料-饲养-环境-管理-市场”之有机整体,所有局部措施都应服从整体的利益,以求整体效果的最优化。[0004]近年来,国内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发展很快,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但由于经费不足及科技工作者不重视已有成果的组装与应用等原因,科技成果的转化严重滞后。我国在科研方面虽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生产中应用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相关研究多属纯理论研究,且相当分散,同时与生产结合较少,尤其是没有高科技涉农企业参与此领域的科技转化。我国有部分企业获得了反刍动物营养舔砖、非蛋白氮的保护处理、脲酶抑制剂、半胱胺等专利,但这些产品多为单一产品,效果和实际效益有限。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通过技术组装集成形成了肉牛优质高效产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大幅度提升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力地促进了肉牛的规范化养殖和产业化开发。[0006]本发明的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选种

在肉牛繁育场、商品生产场及农户饲养的肉牛牛群中,选择初生重大、毛色一致、生长速度快、体形符合肉牛特征且系谱档案清楚的肉牛优秀公牛和母牛个体,组建肉牛开放育种核心群;

(2)选配

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组,按1头公牛配15头母牛进行育成杂交,所生杂交一代公犊全部淘汰,母犊全部留下,通过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形成各种杂交组合,进行后裔测定和选留系组,筛选3~4个杂交组合,形成1个类群;

(3)组建开放式育种核心群

3

CN 108522413 A

说 明 书

2/3页

对每个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一次,对后裔进行再选育,最后进行人工授精技术育种;(4)扩群

肉牛通过上述选育改良后繁育成犊牛再通过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投喂优质牧草、桔杆、增加精饲料,驱虫防病,分阶段饲养、育肥,扩展类群规模。[0007]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形成肉牛开放式育种核心群技术体系,育种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肉牛的群体数量和选育范围得到了扩大,同时源源不断地为肉牛产业提供大量优良种公牛和繁殖母牛。[0008](2)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选育肉牛肉用新类群,强化制种体系建设,通过“繁育场+养殖场(企业)+农户”的模式建立起现代育种新技术以及繁育场、养殖场和农户以为一体化的具有特色的开放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强化对肉牛产业化工程的技术支撑。[0009](3)通过修改完善和推广肉牛标准综合体,促进秦肉牛标准化生产和技术的集成示范。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技术路线说明

1、群选群育模式:建立肉牛良种繁育技术体系,以肉牛为母本,引进鲁西黄牛作父本,在品种选育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育种方案的建立和实施,培养出肉牛新品种品系,筛选出1个生长快、出肉率高的杂交组合;通过系谱信息利用标准的遗传参数,优化胚胎体外生产技术,经过后裔测定,他们的后代及冻精用作改良肉牛。[0011]2、后裔测定与扩繁模式:将作为种用公牛及母牛通过后裔测定或系谱测定,选拨出优秀公牛或母牛作为种用,公牛的冻精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改良其他牛群,母牛可以通过超数排卵、卵母细胞采集培养,生产优秀肉牛胚胎进行胚胎移植等手段扩繁良种规模,使优

良基因大面积扩散。[0012]3、肉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路线:肉牛通过上述选育改良后繁育成犊牛或购进的架子牛再通过规模化的饲养管理,投喂优质牧草、桔杆、增加精饲料,驱虫防病,分阶段饲养、育肥等关键技术环节,达到一定的屠宰标准,活牛进入商品牛出售或直接屠宰加工,再通过冷链手段排酸,分割出高档牛肉可出口创汇,中、低档牛肉可深加工为牛肉食品满足国内市场。

[0013]实施例:

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实行,具体的阶段目标如下:第一阶段:选种在肉牛繁育场、商品生产场及农户饲养的肉牛牛群中,选择初生重大、毛色一致、生长速度快、体形符合肉牛特征且系谱档案清楚的肉牛优秀公牛和母牛个体,组建肉牛开放育种核心群,规模达到200头以上。[0014]第二阶段:选配

组织后裔测定和选择系组。按1头公牛配15头母牛进行育成杂交,所生杂交一代公犊全部淘汰,母犊全部留下,通过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形成各种杂交组合,进行后裔测定和选

4

CN 108522413 A

说 明 书

3/3页

留系组。筛选3~4个杂交组合,形成1个类群。[0015]第三阶段:组建开放式育种核心群

对每个杂交组合级进杂交一次,对后裔进行再选育,最后进行人工授精技术育种,在现有肉牛新品系基础上拓展开放式育种核心群。[0016]第四阶段:扩群与示范

形成大规模肉牛肉用新类群。采用良种繁育技术,大范围扩展类群规模,选育提高质量,建立标准化饲养管理示范基地2~3个,示范推广规模达到5000头以上,其中适繁母牛达到1000头以上。通过示范使每头牛的饲养效益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20%,秸秆饲料的利用率提高30%以上。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