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概述
设备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设备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工作描述
设备制造过程中的监理就是要监督和协调设备承包商的工作,使制造出来的设备在技术性能和质量上全面符合订货要求,并为此后的设备包装储运与安装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备制造过程,是设备制造单位将设备设计时提出的设备质量要求转化为设备实体质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形成设备质量最重要的过程。衡量设备制造质量的好与坏是用加工制造的零件、组装的部件、外购的配件和元器件以及安装调试的整机是否全面达到项目设计或设备图纸的要求来判断。因此,只有有效地监理制造过程中关键或重要环节的质量,实施过程监理,才能最终保证设备的质量。
设备制造过程中的监理与其他过程监理一样,都要建立和完善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监理准备工作,使之能适应制造设备质量管理的需要,包括:针对设备的制造及其特点拟定监理细则,配备监理人员,明确分工及职责;配备所需的检测仪器并使之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保证有关人员熟悉有关的监测方法和有关规程等。
[例题1]只有有效地监理()过程中关键或重要环节的质量,实施过程监理,才能最终保证设备的质量。 A.采购 B.制造 C.调试 D.安装 答案:B
(二)设备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依据 质量管理的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设备供货合同、设计合同、安装调试合同有关的技术和质量条款;
②设备工程监理服务合同;
③设计图纸和技术条件、工艺方案和文件、工艺标准; ④产品技术标准; ⑤制造商质量体系文件;
⑥监理大纲、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 ⑦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⑧顾客(业主)、承包商、监理方所签各种补充协议。 [例题2] 质量监理的依据包括()方面。
A.设备供货合同、设计合同、安装调试合同有关的技术和质量条款 B.设备监理合同
C.设计图纸和文件、工艺方案和文件、工艺标准 D.业主的任何要求
E.监理大纲、监理规划与监理实施细则 答案:ABCE
(三)设备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影响设备质量的因素有许多方面,无论哪个过程,都集中在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在制造过程中的监理,离不开这5个方面。而控制的重点之一就是把好制造人员质量关,抽查承包商方承担任务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经设备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可上岗制造,对于不合格人员,需经过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监理机构为了实施质量管理,概括地说,必须做好下述几个方面的监理工作。 ①承包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技术管理,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②应用有效的规范、图样、技术和可行的制造工艺方案、检验与试验方案。 ③合适的生产准备计划和生产计划,以保证制造质量。
④各种人员的技能要求和培训记录及证书(如电焊工、无损探伤人员等)。
⑤承包方和分承包方的设备和厂房能力(包括制造设备、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⑥过程环境和其他影响的因素(时间、温度、湿度、压力、清洁度等)。
⑦工艺文件变更。 ⑧验证状态的监理。
⑨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的监理。
⑩用于监理过程的测量结果和数据的准确度。 (四)设备制造过程质量管理的程序
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制造准备过程的策划、实施、检查和处置过程的监理,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各单台设备及成套设备的验收的监理。 (五)监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与被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的关系
在设备制造过程中,被监理单位(有的称为承包商)已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设备质量的控制与检验方法。监理机构应对其熟悉,并在制造策划过程审核通过后,根据相关依据编写制造过程监理方的质量管理细则,包括质量管理控制点的设置、监理方式等。监理机构按监理合同的要求对顾客(业主)负责。监理单位与承包商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二者都是受顾客(业主)委托,完成顾客(业主)合同中要求完成的工作。设备承包商应按与顾客(业主)签订的合同的要求认真接受监理,积极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
监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与承包商的质量管理是不同的两件事情,不能互相取代,而且缺一不可。首先,监理的对象是承包商自身检验合格后报监理部监理检验,所以监理的对象是经过承包商检验合格后的;其次,监理机构的质量管理方式与承包商的质量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也是有较大区别的,设备监理工程师一般按照工序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监理方式和方法,不是事必躬亲,一致对待,从而造成监理资源的浪费,对于重要或关键的工序采用旁站监理、停止见证点监理等方式,而对于一般工序,没有必要采用严格的质量管理,只要审核相关文件即可;最后,一旦由于承包商自身的原因发生质量事故,设备监理工程师若没有按规定检验,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二、设备制造过程的策划管理 (一)设备的质量要求和目标的管理
要管理与设备质量有关的关键质量要素,如性能、适用性、安全性、可信性等。目标要明确而具体,反映顾客(业主)的需要,同时体现先进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质量要求和目标文件一般采用半定量方式,要便于检查、证实。
设备监理工程师要审查制造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了解体系的运转情况,查看针对设备所制定的设备检验计划,查看为设备检查所使用的检验表和测试手段的准备等,查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组织机构。要与工厂的最高质量负责人交谈、沟通,取得工厂领导的支持,以保证设备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例题3] 设备监理工程师要审查制造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了解体系的运转情况,查看()。 A. 针对设备所制定的设备检验计划
B. 为设备检查所使用的检验表和测试手段的准备
C. 对于不合格人员,需要经过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D.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组织机构
E. 质量要求应使用功能性术语来表述并形成文件 答案:ABD
(二)对分包商工作质量的管理
对分包商工作质量的管理包括审查分包采购计划、采购规范、采购合同以及对分包结果质量验收进行见证和检查,必要时视分包的重要程度对分包过程进行连续或不连续的质量见证、监督和检查。在大型设备的制造质量管理中,分包质量管理是非常关键的。 [例题4]对分包商工作质量的管理包括审查()。 A. 采购计划 B.经济实力 C.采购规范 D.采购合同 E.管理人员人数 答案:ACD (三)设计交底
设计图纸是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承包商进行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为了使承包方熟悉有关的设计图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工艺与质量要求,同时也为了在制造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防患于未然,设备监理工程师应协助顾客(业主)做好设计交底工作。
设计交底应在制造前由设备监理工程师协助顾客(业主)组织设计单位与承包商有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程序是:首先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结构特点、设备性能、安全特性、质量特性分级、制造及工艺要求、技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及关键问题;再由制造单位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以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然后再通过三方研究和商讨,拟定出要解决的办法,并写出会议纪要,以作为对设计图纸的补充、修改以及制造的一种依据。
[例题5]设计交底的目的是为了使承包方(),同时也为了在制造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
A.掌握图纸的要求 B. 熟悉有关的设计图纸
C.能够确定安装方案 D.充分了解设计意图 E. 充分了解工艺与质量要求 答案:BDE
(四)制造工艺方案的审查
承包商在开工之前应编制制造工艺方案,统筹制造的全过程。在编制制造工艺方案时,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FMEA等。制造工艺方案是进行制造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对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应编制专项制造工艺方案。制造工艺方案应经过承包商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送交设备监理工程师审批,总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必须严格执行,如有改变应取得设备监理工程师的核准。
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工艺方案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提出意见,甚至要求承包商修改或补充。
[例题6]对技术复杂的或|考试|大|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应编制专项制造工艺方案。制造工艺方案应经过()审核批准后送交设备监理工程师审批,总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必须严格执行,如有改变应取得设备监理工程师的核准。 A.项目工程师 B.项目主任工程师 C. 承包商总工程师 D.设备工程师 答案:C
(五)检验和试验、验证方案的审查
在编制制造工艺方案的同时,应编写检验和试验、验证方案。方案要详细规定:检验项目;抽样方案;检验和试验量器具或检验工装;测试点位;检验和试验环境;检验工具的更换计划;检验和试验数据结果的处理;接收准则;检验和试验记录的要求。检验和试验、验证方案应经过承包商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送交设备监理工程师审批,总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必须严格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