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管理・教育・教学・ 2.2剖官产术远期并发症 July 2012,Vo1.10,No.20 3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由于剖宫产是用来解决难产、保全母婴生命安全的一种应急措 施,存在对母婴健康的潜在危害,不能作为分娩的捷径,而应该根据 官旁粘连、盆腔炎、子宫腹壁瘘、慢性腹痛、腰痛、月经紊乱、 贫血、性交疼痛等所谓“难治愈的慢性剖宫产后疾患”。 2.3剖官产与围生儿病死率 产前随访情况,入院检查、待产情况及医师建议,采取相应措施降低 剖官产率。 3.1加强产前宣传教育。不图一时之快,忘长久之痛。 多项国内外调查资料证实,当剖宫产率在合理上升阶段时(20% 以内),可以做到围生儿病死率有所下降;当剖宫产率处于不合理上 升阶段(一般认为超过30%),并不会再降低围生儿死亡,反而会随 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而升高。 2.4剖官产与胎儿医源性早产 剖宫产对胎儿的损伤,如皮肤损伤、骨折等,致胎儿医源性早产。 2.5剖宫产对胎、婴儿的近远期影响 3.2树立人本分娩理念。卫生医疗机构要敢于尝试,不断创新, 3_3强化助产技术管理。 3.4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一方面,完善医疗保障措施,降低医疗纠纷 给医务人员的压力,维护医疗机构的权利和医务人员的尊严,为医 务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以医师为中心转变为以产 妇为中心,变医疗化分娩为人性化分娩,让分娩回归自然。总之,全 面、客观地评价剖宫产术,既知其利,也知其弊,恰当的掌握剖宫产 剖官产儿综合症指剖官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 湿肺、肺炎、肺不张及肺透明膜病等;儿童感觉综合失调,指本体 感或本位感差,此与剖宫产儿日后出现定位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 中,多动症及阅读、画线、平衡、打球困难等有关,严重的会影响 生长发育。 手术指征,既是衡量一个产科医师的素质及其对患者高度责任心的标 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水平和人1:3素质高低的标准。剖宫 产率的攀高,完全破坏了人口出生的自然规律,不仅影响广大妇女的 健康,也影响下一代人口出生质量及素质,甚至影响教育质量、人才 培养及经济建设,各级政府、医院及社会各界应给予特别关注 2.6剖宫产术加重经济负担 剖宫产术后,产妇住院时间长,费用较高。 论基层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史乃豪 (河南省范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河南范县457500) 【摘要】卫生监督在公共卫生监督系统中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了国家法律法规的正常进行,维持了公共卫生秩序的正常运行,使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相应保障,使经济社会得到有序的协调发展。但我国对卫生监督的重视程度较低,发展较晚。因此,我国的卫生 监督系统建设的还不够完善,在基层存在的卫生监督问题更加明显。笔者通过对基层的走访,观察了基层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现状,查出 相应的不足,针对所提出的不足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基层;卫生监督;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0-0674-02 1概述 . 由于每个地方都需要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引进一些 卫生监督是指依据国家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卫生行政机构对 商业投资与增加一些区域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就会有一些商业投 资企业在触犯法律后,就会向政府反映事情的经过,向政府申请从轻 处罚甚或免除处罚,政府与行政部门则考虑经济的建设及政府形象的 树立,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在职业卫生监管及政府招商引 资方面更为突出。 公共卫生事业及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维护,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 供保障,是对相应公民、法人或组织所能直接实行的具有法律效应的 卫生事业的执法行为。其职能主要是根据相关卫生事业的法律法规, 对传染性疾病、食物及用品、公共卫生场所、职业病的防治、医疗部 门等依法进行监督,负责检查卫生违法物品的应用,以及负责与卫生 2.3卫生监督的执法人员素质差异较大 当前卫生监督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及业务能力有待于提高,而现今 我国所需卫生执法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有些工作人员的卫生执 监督事业有关的许可及执业许可项目所申请的受理、审查、初审、审 批、发证等相关工作。 2卫生监督所存在的不足与分析 在体制、机制、人事及财政等原因的制约下,卫生监督部门的人 员配置、资金提供、硬件设置等条件已经跟不上现代科技的发展水 法建设及依法行政的业务水平就相对较低。 2.3.1较多的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者毕业于医学院校,大多数医学院 校没有开展法制课程,因此这些工作者的法律意识较差,管理及执法 能力较差。 平,担任不了现在繁重的任务,因此也就会影响卫生监督事业执法质 量与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考察,笔者就目前卫生监督的实施情况总 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2.1卫生法律制度建设欠缺 2.3.2卫生监督的工作人员编制情况相对欠缺。据调查我国的卫生监 督执法工作者人数在十万人左右。而我县的卫生监督工作者总共才46 人,但还未有行政事业编制,财政的预算经费就无人管理。因此我们 不仅负起法律、法规给予我们的执法任务工作,还必须做到各种临时 性的工作。 2.3.3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老化与文化素质较低。工作人员的年龄较 目前我国卫生监督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大多都是依据8O与90年代之 间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而现今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与现象,所依据的法 律法规已经不能胜任当今卫生监督的工作。 2.2地方保护与政府干预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现今法律的公正性 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就会有“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情况 2012年7月第1O卷第20期 ・管理・教育・教学・675 门急诊输液中心(OUIVA)初探 翟青 陈斌 梁晓峰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门急诊输液中心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医院传统模式下输液厅环境杂乱、患者输液流程繁琐、输液质量难以保证和护理人员工作不 堪重负的局面。对于改善医院诊疗形象、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推动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均具有积意义,值得有 关部门关注并做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OUIVA;输液中心;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0—0675—02 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医疗体系的逐步建设,我国的医疗卫生 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很多医院都面临着硬件建设与 就诊人数大幅增涨之间的供需失衡。这种情况在我院门急诊输液患者 输液室、配置室、护士站、药房等六区域,设置无线传呼输液位270 张,总计面积500平米,其中核心区(配置室,温压湿可控,万级) 十平米,配备百级平流操作台两台。中心目前承担全院门急诊患者输 液工作,日均接待输液患者500人次,配置输液逾600袋。 1.2 OUIVA流程 见图1。 身上体现尤为明显,输液流程繁琐、排队等候时长、输液环境杂乱等 常常引发患者投诉,同时医务人员也承担着巨大压力。为体现“一切 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 务质量,改善输液厅杂乱的局面,我院自2012年在省内率先实施门急 诊输液中心项目。 门急诊输液中心(Out—patient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Center,简称OUIVA)的核心内容: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采用局部百级 的配置设备及着装专业防护服对常规静脉滴注药物进行集中配制;并 通过OUIVA管理软件、无线系统、大屏显控等软硬件设备的使用,优 化门急诊输液流程,在保障输液安全的同时提高输液工作效率并加强 职业防护。 1门急诊输液中心(OUlVA)概况 1.I OUIVA组成 圈1 OUIVA流程 2门急诊输液中, (OUIVA)实施体会 2.1优化流程,以人为本 我院OUIVAt ̄门急诊输液室和急诊药房共同组建,人员由原护 士站护士和药房药师担当。布局分为成人输液厅、儿童输液厅、特殊 优化传统模式下患者输液的诸多流程环节,避免各步骤的无效 出现,过分夸大执法的权威性,有时不按法律法规进行执法,随意、 粗暴的进行业务处理,而且推诿扯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工作效 率严重降低,也降低了政府部门的执法能力。 2.3.4考核指标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关于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完成任 务的情况与质量的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评价体 系也相对欠缺。 加强市、县级的卫生监督部门的沟通;三是加强卫生监督部门与医疗 卫生部门的沟通。 4要求工作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素质 4.1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转变原来的旧念,形成一个服务 为民的理念及执法为民的意识。 4.2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执法服务意识。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方面的讲座、共同探讨执法方案、积极争取更多的 进修学习机会、开展卫生监督执法的知识竞赛,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 的业务水平及执法服务意识。 3解决卫生监督执法不足的对策 3.1完善卫生监督事业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卫生监督事业的法律、法规是完成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前 提。而现在针对于卫生监督事业的法律法规相对有些漏洞,因此应不断 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以达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工作目标,提高执 法行为的威慑力与可操作性,完善的解决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3.2规范卫生执法行为 4.3增加被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被监 管人员懂得怎样做才是不违法,怎样做才是按法律进行管理经营,提 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的自律性。 4.4增加宣传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及高压严打的氛围。利 3.2.1改善卫生监督行政部门的工作风气。加强工作人员的行政观 念、职能观念、服务理念及政风观念。进行服务方式、方法及内容的 培训,不断地进行服务的创新。 3.2.2不断加强卫生执法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形成综合执法形式 进行行政管理。一是加强卫生行政部门与卫生监督部门的沟通;二是 用新闻等媒体对卫生法律法规的常识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 意识进行自我保护及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意识。不断使社会不守法行为 透明化,及时通报并加大惩治力度,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监督氖围。 4.5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网络建设,积极建设乡镇监督所派出机构并 实行监督协管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