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设计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来源:小奈知识网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课 题 授课教师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课 型 马雪婷 知识与能力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与内容 设计意图及批注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旧知拓展视野。 明确实验的规范性,加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 目 标 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念。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 授课日期 实验课 2016.3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课前导学】 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溶液及医用生理盐水的标签 议一议: 此信息中的0.9%表明的含义有哪些? 那同学们想不想亲自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呢?引出本节的内容:如何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探究学习】 自学指导: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实验前我们先复习一下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明确基本操作的规范性。 复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复习量筒的使用方法。 再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47页的内容,总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氯化钠注射液 [规格]溶质质量分数为0.9% [注意]使用前发现溶液中有絮状物、瓶身细微裂缝等均不可使用。 [贮存]密封保存 的步骤,与同学们分享。 交流共享: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适当总结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1计算;2称量;3溶解;4装瓶,贴签。 整个配置过程如下图所示: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用再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加深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理解 加深并明确实验用仪器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共同计算要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和氯化钠各多少克? 学生板演: 解:已知溶液的质量是50克,溶液的质量分数是6% ,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6%=3 g 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3g=47 g 答:要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47克,食盐3克。 让学生看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师生一起: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胶头滴管、水、氯化钠),明确所需仪器及其名称。 【合作探究】 讲解结束,学生小组合作亲手操作,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于纠正。 误差分析:实验都会产生误差,那么实验中的哪些操作可能造成误差呢? 引导学生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分析哪些操作能够产生误差,产生什么样的误差。 分析总结:误差应该从溶质和溶剂的方面来分析。 思考:用氯化钠和水来配制溶液同学们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有时候,我们需将较浓的溶液配制成较稀的溶液,那在配制时又该怎么操作呢? 学生:往浓溶液里加水!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想用已配制好的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克0.9%的氯化钠溶液如何操作? 思考:想一想能不能用这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医用的生理盐水? 通过设疑让学生思考稀释浓溶液的方法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课堂训练】 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 g。 (2)上图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 。 (3)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 → → .......→ 。 布置作业: 实验活动 配制溶液 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 1、计算 板书设计 2、称量、量取 3、溶解 4、装瓶、贴签 本节课的优点:1.从日常生活引入2.各环节安排合理,衔接自然,完成了实验活动的目标。3.课堂气氛良好,大部分学生在整个实验活动中表现出很好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4.针对本节课操作中学生易错的地方,以问题讨论的形式加以巩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中的不足:1.教师在实验前是将实验讲了才让学生动手操作,此处可以多留一教学后记 点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出该实验的步骤。2.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做得不到位。3.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没有严格要求,在课堂中表现出学生对实验的陌生,并且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即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有:天平不会调节平衡,游码不会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不会使用胶头滴管,不能正确的读数,溶解过程中不会正确使用玻璃棒,缺乏耐心等。

公 开 课

制 溶 教 案

液》

马雪婷

2016.3

《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