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31卷第9期 2010年9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m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1.3l NO.9 Sep.2010 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侯广宇 (吉林师范大学 团委,吉林 四平 136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工作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学生和教师都应不断转变德育过程的方式方法,以达到育人1/1的。创新与发展应当被辅导员运用到日 常工作中,以新思想、新方法培养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以人文本;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0)09—0162—02 辅导员在高校教育队伍和管理队伍中扮演着 重要时期,辅导员在此期间培养学生的健全完美人 格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和终极目标。然而现 在的青年一代思想新颖、观念新潮,因此,像从前那 样循规蹈矩式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青年 学生,不再符合当今时代。辅导员为使高校学生在 校期间能够树立起健康、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人格, 保证学生思想的良性发展,就必须重新审视工作方 式和教育方法,以与时俱进的眼光创新新的育人理 念。 重要角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中 坚力量。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形式等对青年学生的 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 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其中高校辅 导员的工作备受关注。我们要把加强辅导员队伍建 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 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 队伍。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校教育工作要符合现阶 段时代的发展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作为高 校的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方 法,调整工作重点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对青年学生的教育集中体现在思 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品行塑造上,而在这其中思想政 治教育为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 在高校青年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对受教育者传递社会 、与时俱进调整育人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指出,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稳步发展的必然前提。因 此,加强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教育方 主导价值观念,使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 导价值观相一致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道德 规范的核心,它对人格品行等一系列德行的塑造起 着规范和推动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道德培养的 根基。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采取单方面硬性 式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重要作 用。 式教学,受教育者自身的接受能力和需求往往被忽 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新潮、独具个性的特点, 辅导员对其各方面的教育都应顺应时代发展,做出 适当的调整和转变。在党的思想路线日益丰富和发 展的今天,育人方法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 略,使受教育者接受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打折 扣。当代大学生大多属于八零后青年,独具个性是 他们的特点,他们比较喜欢用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去 认识客观世界。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实施传输教育理 念的时候,要从青年的特点出发,选择当代大学生 步伐,使青年学生的思想始终具有先进性,使其为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当代大学教育绝不应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授, 喜欢并容易接受的教育模式,加强与学生问的沟通 和交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配合,使教 育工作效果发挥到最佳程度。 二、以人为本完善育人制度 更多的应当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格品 性的塑造。大学期间,正是青年学生人生观形成的 一高校学生管理究竟是实行“情制”还是“法制”, 162一 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各方观点始终没能统一。单一 靠“情制”会使学生在青年阶段把持不住自己,大学 生往往容易冲动、气盛,因此,仅靠“情制”不能达到 青年思想教育的目的。单纯依靠“法制”管理学生, 学生意识表达的途径和空间将被堵死,管理过程将 脱离学生成长实际的需求。最好的方法是将“情制” 观。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校育人方法具有指导性意 义,要求学校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解决问 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在高校 学生人格塑造的进程中日益重要。 新时期青年大学生思想新潮,个性鲜明,自我 约束能力差等特点成为了高校德育面对的新情况。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必须深入学习 研究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的眼光处理与学生之间的 关系,以发展的思维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出现的 和“法制”结合起来,在“情制”的前提下完善“法 制”,即“以人为本,完善育人制度”,使两者有机结 合。 “以人为本”的育人方法就是要求辅导员始终 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本着一切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以青年学生的根本 需求为出发点,促进青年学生思想、学习等全面协 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 实质性问题。 长久以来,大多高校墨守陈规,始终以《高校大 学生行为准则》、《学生守则》、《高校学生管理章程》 等一系列法则管理学生。然而,高校在管理规章的 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往往脱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把学生仅仅当做被管理的对象,不能主动地加入到 学校管理进程中。《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央在高校 管理方面理念的转变,辅导员要将青年学生的心理 特点、思想现状、理想信念等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 参考,使管理更人性化,更能体现高校管理制度的 “以人为本”,使学生由原来的面对制度不敢犯错, 转变为筑起防线而不想犯错。 《意见》出台以来,高校的育人制度都相继做出 了调整,更多地将人文关怀考虑其中,这不仅体现 了育人制度的进步,也体现出一个民族“以人为本” 的博大胸怀。青年学生思想品德问题不能只依靠制 度约束,要靠人文关怀使学生主体意识得以体现, 使其加人到维护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中来,才能最 大限度地体现育人制度的价值。 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渗透到 各行各业中去,这其中自然包括高校学生管理工 作。实践“以人为本”的育人体制要求辅导员在与学 生交流时建立沟通平台,保证沟通的畅通性和实效 性,使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有针对 性,在沟通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 去加以解决。学生不再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而是成为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主角。只有这样,他们 才能真正做到主动配合辅导员工作,使高校育人制 度发挥最大的效应。 三、科学发展优化育人功能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 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从而使管理机制得到改善和提高,优化育人功能。 当前高校育人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思想健康、 品德端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根本上说是对学生 不符合德育目标的活动加以干涉,对学生在思想政 治方面加以教育。因此,高校辅导员亟待将科学发 展观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不断改善育人方 法,增强育人功能的时效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全 面坚持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必然是高校辅导员 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工 作包含于教育管理工作中,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良 好的行为品质和道德习惯,规范举止,注重修养。简 单地说辅导员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时 期、新形势,顺应时代特点,发展自身优势,扬长避 短。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不 应是单纯的育人手段,而应成为青年学生提高自身 素质的重要途径。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的过程 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 长。”大学生要提高各学科自学能力,在思想政治教 育方面也应该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能力,变被动为主 动,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品德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使 学生自主加入到高校育人工作的队伍中,达到育人 功能最大化。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肩 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学校 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 学校辅导员队伍建没规定》的出台细化了辅导员工 作的方式方法,明确了辅导员工作的主导方向,也 标志着辅导员工作在高等教育日趋成熟的今天更 显重要。与此同时,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关注程 度也更为强烈,要求辅导员本着对国家和每一位学 生认真负责的育人理念,为国家和学校的长足发展 作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海鹏) 一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