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日志
发布者:刘艳青 发布时间: 2011-11-8 8:26:38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习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
1
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语文教学日志
发布者:刘艳青 发布时间: 2011-11-8 8:26:38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如教学《王冕学画》,在学习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开得更鲜艳,荷叶是碧绿的,花瓣是粉红的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叶清水滴滴,水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果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荷花图。一位学生冲出一句:“老师,我什么也没看到!”这是真实的。此时,我并没有训斥
2
那位学生,而是调整了一下教学,跟学生说:“那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再去听听吧。”然后播放有配乐的语文朗读,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美。还是那位学生,他说:“老师,现在我看到了,雨后的荷花真的很美,在阳光照耀下,碧绿的荷叶上水珠不但滚来滚去,还闪闪发亮!”。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的几点转变
发布者:赵金鸿 发布时间: 2011-10-29 6:05:08
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在以下几方面转变
(一)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即教学的主体方向应该是由教师主体转身为学生主体。
(二)注意改进方法:一言课堂——多言课堂,既然要实现学生主体,就必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机会。
(三)关注教学过程:关注结果——跟进过程,关注结果是我们的目标,但是过程的进步更是我们的目的,只有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进步。
(四)注意教学模式:循序渐进——群体推进,自主学习本来是学生的应有之义,但是由于我们的积非为是,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我们给自
3
己确定了相应的实施步骤,那就是不追求快捷的发展而追求逐步完成,不追求蜻蜓点水,而追求全体受益、群体推进。
(五)价值取向明确:强化研究——弱化应试,应试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其实应试的基础是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要强化我们对教学方式的变革与研究。力争寻求更好的解决策略。
(六)最终成果导向:应试成长——教学相长,我们给自己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学生在自能应试之中整体成长,二是教师也要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研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
学习日志
发布者:李亚萍 发布时间: 2011-10-27 5:59:29
在传统教育的实践中,受形式和方法的束缚,无法充分体现。在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分离或准分离状态,由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者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成了音像教材中的一个组合因素;学习者也从教育的对象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利用者。远程教育可以使全球的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习更是学习者主动的选择。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发布者:张永花 发布时间: 2011-11-22 18:04:43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
4
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将军》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学生们觉的有这样一位将军深感骄傲。”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培养持之以恒的写字兴趣
发布者:董红侠 发布时间: 2011-11-24 9:10:09
1.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1)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在写字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
5
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
(3)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为了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2.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1)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8颗红星以上的学生拿到一朵小红花,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
(2)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小动物”。
(3)个人竞赛。每个单元都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动物”。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要训练,老师要提高,家长要重视。
发布者:张书学 发布时间: 2011-7-12 23:05:21
6
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要训练,老师要提高,家长要重视。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进入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学生要训练,老师要提高,家长要重视。
我们都知道,文字出现以前,人就是依靠口耳相传,使信息得以传播和交流,达到相互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人与人的交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越来越繁密,政治、文化和思想上的交流与撞击,学术上的交融、吸收与争辩,大大增加。情况的介绍、观点的阐述、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辩、人际关系的调整与处理,以至于汇报情况、接待来访、批评说服、宣传鼓动、商谈接洽、讨价还价……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口语交际(听与说)。“况复生今日,交流特纷纭”。口语交际能力强,才能在信息交流复杂纷纭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一个正常的人,固然会听会说,但要达到听得精确,说得具体、准确、简洁、流畅,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目睹过多少“口将言而嗫嚅”者?尤其是看过几期中央教育台的《职来职往》节目,感触更是颇多。求职者不乏北大、清华精英,但与达人的交流过程中又有几人能准确表情达意?达人的问题自己作为老师又有几个能够阐述清楚?由此看来,从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乃至长远发展角度来说,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要训练,老师要提高,家长要重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