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来源:小奈知识网
学术前沿XUESHU QIANYAN 打造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 夏建国、易丽在《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z2 期中撰文,基于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工 程教育的使命,阐述了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 的内涵与实质,提出了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 的建设路径。 对比制造强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状况,我国 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制造2025} 提出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 数量与质量还不能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工程技 术人才培养的结构还不能适应制造业发展的要求: 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还不足以应对制造业发展 的新挑战。 把握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内涵与实 质。可以通过对现代化、工程应用型和特色三个关 键词的分析:1.现代化与现代化大学:从教育学角 度看。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教育中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大学的实质是“培养现代化的人”或“使人转 向现代化”。2.工程应用型人才与工程应用型大学: 工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运用工程理论和技术手段 去实现工程目标的人才,工程应用型大学是面向区 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工程 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3.特色与办学特色:特 色就是个性的、凝练的、底蕴的、可持续发展的、全 体师生和社会认可的、人无我有的东西,现代化工 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内涵就是取现代化大学、工程 应用型大学和特色大学三者的交集。 综合以上分析.作者提出了现代化工程应用型 特色大学的建设路径:1.坚守“四个主动融入”的办 学理念.即主动融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战 略之中、主动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薪技术 发展潮流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律之中、主动融入到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 求之中、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之中;2.优 化顶层设计.做到三育共存、两体共生、有主有次; 3.创新办学模式,做到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 新;4.强化办学特色,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 技术链:5.改革人才培养,实施“一学年三学期五学 段”课程教学体系。 教育理念指导下.职业教育体系纵向和横向的构建。 终身教育理念提倡教育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 空间上的全面性。对各个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都 具有指导性意义。目前,我国已把职业教育体系建 设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把终身教育理 念贯彻其中。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作者提出职业 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为纵向贯通和横向立交两 个方面。 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贯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办学层次的上下贯通。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 升学比例.积极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为高职专升本路径设置多种接口。建立起从中职、 高职、应用性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的职业教育办学 体系。2.课程前后衔接畅通。首先要遵循教育本身 的规律.体现知识和技能由简到难的逻辑顺序,其次 要实现各课程内容在各办学层次上的相互衔接,协 调中高职课程管理,使得同一专业课程层层递进。 3.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与转换。建立完整的由低到 高相互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在职业资格证书 和职业学历证书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学分转换机制。 职业教育体系的横向立交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与普通教育的协调沟通,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可根 据自身意愿和社会需求进入相应级别的普通教育 层次学习,处于低一层次的职业院校学生也可通过 多种途径来报考高一级的普通院校;2.与企业的交 互合作,企业提供援助并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 职业院校为企业员工打开继续深造学习的通道; 3.与网络教育的隔空对接,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网 络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政府 干预策略:困境与路径优化 李国梁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19期 中撰文。基于文献研究,归纳、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发展中政府干预策略基本演化历程,揭示了现 阶段存在的策略困境,进而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职 业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制度供给方式。 我国当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升级 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政府的职业发展干预 策略直接影响并塑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 和职业行为,使其成长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转型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持。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来 看,政府干预策略主要为三个层面:1.职业发展的政 策和制度供给,分为政府干预的探索期、完善期和 拓展期三个阶段,由应急式“工具式”干预逐渐向“服 务性”、“可持续发展”干预转变;2.搭建创业就业服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 体系构建 郭晓明、陈云山在《机械职业教育}2016年第9 期中撰文。阐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提出了在终身 64职教论坛,2O16.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