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体系教育系统和社会机构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生参与有组织学习机会的教育制度安排和网络。《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1)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即尽可能有效地向社会开放。(2)教育体系结构的有机联系和协调一致,即要建立各种类型、各种形式和各个层次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网络,最终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3)教育体系内部不同教育形式和教育类型之间具有包容性,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基本框架是:(1)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按受教育者的年龄,要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按教育的功能,要发展扫盲教育、输送后备人才教育和职业教育;按教育的主体,要发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按教育的性质,要发展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2)建立起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共存共荣、并行发展、各有所用的高等教育立交桥;把成人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改革学校教育体制。(3)协调各级各类教育。打破教育领域相互隔离的状况,形成各种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叉的新格局。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
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4)以成人教育为主体。(5)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使学校、家庭、社会趋于一体化,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举措。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企业界发挥了重要作用。(2 )主要是满足职业需要。(3)建立体系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从而试图建立起终身教育服务的基本框架。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2)社区成为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空间。(3)把满足职业需要与满足精神需要结合起来。(4)由建立机构体系向建立包括学习机会的开发和学习信息的提供在内的“支援体系”发展。(5)注重对终身学习成果的评价。在发达国家,终身教育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学校教育已经高度发达有关。美国、日本、欧盟成员国等国家已基本普及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大众化或普及化,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必然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起步较晚,要在今后的10年内基本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还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关键在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这个理念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形成为一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思潮。终身教育较为具体和普遍的说法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终身教育体系是集各种教育形式于一体又超越形式的一个全面组织的原则和形式。
终身教育有如下基本特性:一是终身教育包括各年龄阶段,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中年、老年,是一个人整个生命期的教育历程;二是终身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如家庭、学校、社区教育,正规、非正规的教育;三是学校教育仅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并要通过改革传统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之中;四是终身教育不等同于成人教育,是比成人教育涵义更广泛的教育;五是终身教育既包括专业性教育,也包括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等方面的教育。
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这是实施科教强市的奠基工程,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要通过社会化、信息化的方式,依托社区对0~3岁婴幼儿的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打破旧的学前教育年龄模式和封闭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从婴儿出生到入小学前的集家庭教育、托儿所教育、幼儿园教育为一体的、完整的学前教育新模式。初中教育要以顺利度过在校生高峰期和制止农村初中辍学为重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到2014年,基本实现初中学校办学设施标准化;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村巩固率。普通高中教育要通过布局调整和发展民办、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
调整和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快布局结构调整步伐,重点建设好50所左右与我市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基本适应的骨干示范性学校。农村区市县要以职教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快实习基地建设。要通过
调整和做强做大中等职业学校,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适当比例,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到201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重点建设好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我市高等职业教育的骨干示范性学院。 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推进在连高校的布局调整、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建设1所国内一流大学。促进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在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中的生力军作用。适当扩大成人高等学校的规模,发展以计算机网络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远程开放式高等教育,继续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系,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加强职业训练和职工岗位培训工作。要认真贯彻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落实“先培训、后就业”政策。要加强对来自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训练和对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充分发挥在连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的骨干作用,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继续教育课程,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
作者:福州二中转民革会员z张祖仁邮编:3500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