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地理高考备考:世界地理专项训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世界地理专项训练(二)

读下图判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E C.30°N,30°W D.0°,120°E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180° 3.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10时 12时 B.12时 18时 C.14时 16时 D 18时 18时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于2004年3月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78º55'N,11º56'E)建立。据此,完成4—5题:

4.该考察站位于北京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5.该考察站营地建筑门口的五星红旗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6-7题:

6.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 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7.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图中两条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相等,虚线为昏线。读图做8 -10题。 8.甲地位于丁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9.当图中乙地的时间为20时时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被平均分为两天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点

10.此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堪培拉

B.巴西利亚

C.伦敦

D.圣彼得堡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11-13题。

1

11.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 食的结束

12.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

13.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 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图4—1中,甲和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汕头 D.海口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等五国进行国事访问(见下图),达到了增进友谊、扩大共识、推进合作的目的。

16.胡主席在出访的第一站西雅图参观了波音和微软等世界著名企业,它们分别属于 ①飞机制造业 ②汽车制造业 ③电子信息业 ④石油加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胡主席访问的沙特阿拉伯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从沙特阿拉伯运往我国的石油,沿途 需经过的海峡是

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③黑海海峡 ④ 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胡主席访问的第三个国家是摩洛哥,该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A.金刚石 B铝土 c.黄金 D.磷酸盐

2

19.胡主席随后访问了尼日利亚和肯尼亚,这两十国家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某地区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5~6题。

20.此时①海域的表层海水的盐度 ,理由是 ?

A.偏高 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 B.偏低 大量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 C.偏高 气温高,蒸发量大 D.偏低 气温高,蒸发量大

21.此时,一艘自波斯湾回日本的油轮,在途径图中③处时 A.顺风顺流 B.顺风逆流 C.逆风顺流 D.逆风逆流

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后回答7-8题。

地区 主要灾害种类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干旱、 洪水、沙酸雨、干旱、 洪干旱、洪水、飓风、干旱、 洪干旱土壤、漠化、水土流失、 雪灾 水、沙漠化、龙卷风、水土流水、水土盐碱化生、台风、龙卷风 蝗灾 失、 酸雨 流失 物灾害 22.欧洲农业灾害明显较少且少有干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湿且稳定 B.地广人稀,务农者少 C.北部高山阻挡冷气团入侵 D.用先进科技改造环境 23. 欧洲和北美洲出现同样的农业灾害,可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A.都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 B.工业化程度高

C.森林覆盖率低 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读下图,回答9-10题。

24.图中所示半岛中有APEC成员分布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5.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④均位于世界重要的地震带上 B. ②③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C. ②④都具有山脉横贯、多冰川地形的特点 D. ①③区域分别都只由一个国家拥有 二、综合题

2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地

D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回答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A处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当地球位于C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 (3)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___________,此时北京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

ACB3

(4)当地球位于A处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现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太阳高度达______(最大值、最小值),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球从C到D时,上海的昼长变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变_______(大、小)。 (6)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_点附近。

17.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

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1.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墨西哥湾暖流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 _____ (加快或减慢)。

(2)B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可能受此影响的地区是__________ __ _______。

12.右图表示某国略图。①是该国首都和最大城市。该国计划将首都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完成下列要求。

(1)城市①所在的地形区位于_______________气候区,

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2)比较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完成下表。

区位条件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的位置

城市① 城市② 4

(3)判断(在每项前的括号内,用符号“√”表示正确项,用符号“×”表示错误项):(4分)

该国首都如果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将 ( )A.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 )B.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 ( )C.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D.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

13. 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一艘海轮于2006年1月5日上午8时(当地区时)从B国港口城市②起航,经过28天13小时到达A国港口城市①,到

为: 月 日 时。该海轮起航时,阳光洒满海面,海轮的影子朝向________方向。 (2)为节省燃料,海轮一路上尽可能顺洋流沿最短航线航行,在B国沿海航行时助航的洋流名称是: 。假定海轮旗帜的飘向只受盛行风向影响,则整个航程中旗帜飘向

的变化依次为

(3)试分析图10中阴影区所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14、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简图,MN表示晨线,与30°E经线所成的角为15°,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等值线表示D河流域等降水量线分布, 简要说明D河流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 素。

(2)试比较A、C两海域海水性质的差异及其对海 水运动的影响。

(3)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走最近航线到欧洲鹿特丹港, 600 分析此航程中油轮可以节省燃料的海域及其原因。

N 200 A E B D C M

(4)B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试分析其资源优势和劣势。

(5)如图示晨昏线情况,表示 季(冬或夏),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不定选)

5

A .C海域绝大部分地区太阳高度大于等于零 B. 75°S以南地区出刚好是极夜 C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子变长 D.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正盛行东南风 E.新加坡昼夜等长

F.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多雨

(6)E为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是 。水坝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然而它的建设却破坏了D河流域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一系列灾难。试分析其不利影响。

结合下列材料,读图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挪威政府宣布在北极地区建造“末日粮仓”,又称为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位置见左图。它将保存全球已知的所有农作物种子,目的是为了在地球遭遇了核子战争、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等灾难时,劫后余生的人类还能重新播种,保证世界农作物的多样性,被喻为“诺亚方舟”。种子库于2008年2月26日正式竣工并启用。其简图见右图。

材料二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出动深海潜水器,在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海底,安插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并宣布主权。此行引起了周围国家对北冰洋的争夺战。

(1)左图中①为 洋流, ②为 洋流,1月B处受 气压控制,7月D处盛行 风。

(2)“末日粮仓”储藏的种子来自世界各地,其中粮食作物的种子可能有来自A处的主要粮食___________,E处的__________,C处的________。 说明“末日粮仓”选址在此的理由?

(3) 2008年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时,有一站是从法国巴黎沿最短航线飞至美国旧金山,请描述其飞行方向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9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20分) 84° 817288°80788156 82018848.4328°

8586 图例国界线

河 流

山峰/m 等高线/m200

高三地理 图9

⑴简述该国的地势特点。(2分)

6

⑵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6分)

⑶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6分)

⑷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6分)

根据“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4分)

(2)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 ,所借助的洋流是 ,按洋流成因分类应属 流。(3分)

(3)C处附近为 渔场,位于 暖流和 寒流交汇处。(3分) (4)B、D两处盐度相比, 处较低,原因是 。(3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欧洲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东部地区局部水网略图

7

(1) 在下面表格中比较两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水量的异同点,并做出合理解释。(6分) 不同点 相同点 原因 (2) 说明甲乙两河的航运效益差异,并简述差异产生的原因 (5分)

(3)据图分析,乙河流域内多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3分)

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在欧洲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起了很大作用。下图是以莱茵河为主干的西欧航道网图。

材料二:欧洲西部的地理环境特点:终年盛行西风,气候温和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 (1)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二,分析材料一所示地区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区位优势。(6分)

(2)通过莱茵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 ,因此该工业区综合整治中,在工业布局调整方面可采取什么措施?(3分)

(3)根据A国的气候特征,该国开发哪一种新能源具有优势?并分析A国该新能源丰富的原因。(4分)

8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