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移动4G驻留比分析体系

来源:小奈知识网
专项优化4G驻留比分析体系

1,概述

由于TD-LTE网络建设初期网络覆盖的不完整性,使得234G网络之间的互操作较为频繁,为了保证客户的业务感知,提高客户在4G的驻留时间,并兼顾CSFB,通过在宝鸡、商洛两地市4G驻留比方案验证,结合集团给的参数建议和陕西移动的参数管控手册,制定了符合本省实际的4G驻留比分析体系,未来可以作为用来提升各地市的4G驻留比的参考。

4G驻留比的定义:4G用户在4G网内驻留时长(或流量)与在2/3/4G网内驻留总时长(或总流量)的比例。

指标名称 总体评估指标 4G流量驻留比 4G时长驻留比 4G用户 驻留时长 指标定义 指标算法 4G用户在4G网内流量与在2/3/4G网内总流量的比例 4G用户在4G网内驻留时长与在2/3/4G网内驻留总时长的比例 4G用户在4G网络流量/ 4G用户在2&3&4G流量*100% 4G用户在4G网络时长/ 4G用户在2&3&4G时长*100% 4G用户是在4G网络产生过业务的用户(时间周期大于等于1天) 驻留时长可为注册时长或业务时长,在进行时长驻留比计算时,分子分母的取数须一致

2 ,4G驻留比相关

根据4G驻留比定义,针对4G驻留比的方案主要从四个维度考虑:

 2、3、4互操作参数的设置尤其是异系统重选参数的设置对于4G驻留比的提升有

较大的关系

 LTE弱覆盖比例,根据我们前期做的相关方案验证,发现4G驻留比和弱覆盖比例

呈一定的反比关系,即LTE弱覆盖比例越高,4G驻留比越低,但并不是绝对的线性关系。

 用户流量数据,根据宝鸡商洛的4G驻留比变化情况,发现4G流量对4G驻留比的

影响较大,4G绝对流量的提升会极大的提升4G驻留比。

 终端性能,部分低端4G终端对于4G网络的驻留比不上高端终端4G驻留,主要体

现在适应于现行4G网络的能力和覆盖不足场景下的驻留能力。

2.1,互操作参数 2.1.1重选

异系统小区重选是基于优先级的,对于E-UTRAN和UTRAN,每个频点都可以配置单独的优先级,而对于GERAN,可以每个频率组配置单独的优先级。网络通过优先级设置,控制UE尽量驻留在高优先级的频点上。特别地,为了避免不同RAT之间的乒乓重选,相同的优先级取值不能同时用于多个RAT,也就是说2G、3G、LTE异系统频点的优先级一定不同。为了使UE尽量驻留在高优先级的频点,在小区重选的测量和评估过程中,高优先级的频点总是被测量和评估的,而只有当没有高优先级的频点可以选择并且服务小区的信道质量较差时,UE才评估低优先级的频点。

(1)同频小区测量启动的规则如下

 同频测量启动准则:Srxlev ≤ SintraSearch  同频/同系统小区重选规则采用R准则: R_N> R_S

其中R_S = Qmeas,s + Qhyst R_N= Qmeas,n - Qoffset (2)异频异系统高优先级小区测量

 起测门限:UE会一直对高优先级小区进行测量

 判决门限:在设定的小区重选时间Treselection内,被评估的高优先级小区的

Srxlev大于高优先级重选门限ThreshXHigh; (3)异频异系统低优先级小区测量

 异频/异系统测量启动准则:Srxlev ≤ SnonintraSearch

 判决门限:服务小区的Srxlev值小于服务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ThreshServlow,

被评估的邻区Srxlev值大于低优先级重选门限ThreshXlow;

2.1.2重定向

重定向分为基于测量的重定向和盲重定向:

 盲重定向的判决门限是A2事件,当终端不支持上报异系统测量事件(B1、B2),或

终端上报了但系统已达到盲重定向门限A2时还未接收B1、B2,则触发盲重定向,向3G盲重定向,则根据所配置3G邻区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邻区进行盲重定向,向2G盲重定向,则根据所配置优先级最高的2G邻区的频点组进行盲重定向。  基于测量的重定向需要终端支持,启动异系统测量的事件是A2事件,当服务小区

满足A2事件后,网络侧会下发测量控制启动异系统测量,当满足B1/B2事件后,上报测量报告,网络侧进行重定向判决。目前重定向包括4G→2/3G的重定向、3G→4G的重定向。

(1)4G→2/3G的重定向  启动异系统测量:

网络收到A2事件测量报告后,下发异系统测控消息(B1或B2)以及盲重定向的A2测量控制消息,终端收到测控消息后启动异系统测量。

 重定向判决:

(盲重定向)A2事件:持续一定时间,4G服务小区测量值低于A2门限。

(基于测量重定向)B2事件:持续一定时间,4G服务小区测量值低于B2门限,且23G邻区测量值高于B2门限;B1事件:持续一定时间,23G邻区测量值高于B1门限。 (2)3G→4G的重定向

 启动异系统测量:

3G向4G是优先级由低向高的重定向,测量始终开启,多模终端在3G网络进入连接态后,网络给终端下发3C或3A异系统测量控制消息;终端收到异系统测量控制消息后,启动异系统测量。

 重定向判决:

持续Treselection 时间,LTE区信号高于门限(QrxlevminEUTRA + Threshx,high)时,执行重定向到LTE。

2.2,LTE弱覆盖比例

2014年9月MR弱覆盖比例和4G驻留比排名:

地市(2014年9月弱覆盖比例) 西安市 延安市 汉中市 渭南市 咸阳市 宝鸡市 铜川市 商洛地区 安康地区 榆林地区 全省

弱覆盖小地市小区区比例数 (小于-114)10% 11577 2563 2317 4256 3431 3211 909 695 1780 4527 35266 16.20% 16.04% 45.71% 39.24% 39.55% 36.28% 22.11% 28.78% 21.29% 21.23% 26.31% 弱覆盖弱覆盖小小区比区比例例(小于(小于-110)-110)10% 5% 52.85% 38.39% 71.08% 63.84% 68.32% 65.34% 46.75% 61.44% 50.79% 48.82% 56.35% 73.01% 61.61% 86.97% 82.85% 84.84% 83.21% 70.74% 82.59% 73.71% 69.83% 76.12% 4G驻留比(截止弱覆盖9月28排名 日) 85.51% 81.40% 79.95% 80.27% 84.70% 80.52% 81.55% 80.72% 73.28% 88.42% 84.13% 4 1 10 7 9 8 3 6 5 2 4G驻留比排名 2 5 9 8 3 7 4 6 10 1

陕西省各地市弱覆盖比例和驻留比关系图79.95%80.27%84.70%80.52%80.72%100.00%85.51%81.40%86.97%82.85%84.84%83.21%81.55%82.59%73.28%88.42%84.13%90.00%73.71%69.83%76.12%73.01%70.74%80.00%61.61%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驻留比和弱覆盖比例陕西省各地市2014年9月弱覆盖小区比例(小于-110)5%4G驻留比 根据陕西省的9月MR弱覆盖比例关系(小于-110dbm的采样点比例大于5%以上的计为弱覆盖小区),发现弱覆盖比例与驻留比之间有明显的反比关系,以汉中为例,汉中9月的弱覆盖比例排名全省倒数第一(弱覆盖比例越低的排名越高),4G驻留比则排名全省倒数第二,而相反的是榆林9月的弱覆盖比例排名全省第二,4G驻留比全省第一,同样的铜川弱覆盖比例全省第三,4G驻留比排名全省第四,所以如何有效的降低弱覆盖比例成为提高4G驻留比的重要因素。

影响4G驻留比的因素:

首先从邻区去核查: 分析思路如下:

 第一项:核查是否有邻区列表存在小于-95dbm的小区;如果是添加邻

区关系。

 第二项:核查是否添加邻区关系,如果否则添加邻区关系。

 第三项:核查目标邻区是否有告警,如果是转至故障维护部门处理。  第四项:核查小区定义准确性,如果否,纠正外部小区数据错配问题。  第五项:核查邻区参数是否合理,如果否,修改切换门限至合理值。 其次从服务小区去核查:

分析思路如下:

 第一项:核查半径1km以内是否有基站,如果否,现场勘查并规划新

站计划。

 第二项:如果半径1km以内是有基站,核查站点是否有告警,如果否,

核查服务小区功率是否满配。

 第三项:如果服务小区功率不是满配,需要增加功率。

 第四项:如果服务小区功率是满配,核查PA是否等于-3,如果否,修

改为-3。

 第五项:如果无告警,核查服务小区是否满功率配置,如果是核查是否

PA=-3。

 第六项:如果1km以内服务小区存在告警,对比前期测试时候是否同

样存在弱覆盖,如果否,转至故障维护部门。

 第七项:如果对比前期测试时候同样存在弱覆盖,需要现场核查覆盖天

线情况。

插入流程图:

1:弱覆盖处理流程

问题发现RSRP采样点连续低于-105dBm且持续路段大于50米邻小区的层级定义是否为低级Y修改层级与源小区同级N邻区基站是否有告警YY切换门限是否合理N修改切换门限至合理值N外部小区定义是否错误Y修改外部小区定义与现网一致Y是否添加邻区关系YN邻区列表中是否存在强信号小区但无切换添加邻区关系N问题处理N尽快处理基站告警现场勘察并规划新站站点N是否有加站计划Y弱覆盖路段站间距是否过大调整后复测是否恢复正常PA、PB设置是否合理N调整PA、PB合理值(目前华为要求宏站:-3、1)功率是否满配N后台OMC核查是否存在告警或断站YN后台确定主覆盖小区YN调整参考信号功率为规定的最大值(目前华为统一设置为:9.2)前台尽快处理基站告警覆盖方向是否与弱覆盖路段一致调整天线方向角,使天线信号主瓣方向辐射到弱覆盖区域N天面覆盖方向上是否存在阻挡YN问题闭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整改,避开阻挡物天线下倾角过大根据现场覆盖需要上调天线下倾角YN将低增益天线更换为高增益天线

2:道路弱覆盖处理流程

问题发现RSRP采样点连续低于-105dBm且持续路段大于50米Y问题处理N调整后复测是否恢复正常Y问题闭环邻区列表存在> -95dBm小区YN半径1km范围内有基站Y1km范围内站点是否存在告警Y对比前期无告警时测试情况是否同样存在弱覆盖N转至故障维护部门处理NY规划站点优先级权值+1天线正对方向与弱覆盖路段一致是否添加邻区关系N添加邻区关系是否有加站计划YNNYN在不影响其他路段的前提下,调整天线方向角,使天线信号主瓣方向靠近到弱覆盖区域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整改;2.无法避开,则考虑调整周边站点;3.仍无法解决,考虑新增规划;目标邻区有告警(小区不可用、时钟参考源异常告警等)Y转至故障维护部门处理Y现场勘察并新增规划站点N外部小区定义准确PCI、频点、TAC、小区标识、基站标识N纠正外部小区错配置数据增强功率,步长:2dBm(目前华为可设置最大为:15.2)N服务小区功率是否满配Y天线覆盖方向存在阻挡NYYY邻区参数设置合理:CIO等N修改切换门限至合理值修改为-3NNPA=-3天线倾角是否合理YN根据现场覆盖需要调整天线倾角Y复测验证天线增益是否过低Y将天线更换为高增益天线

2.3,用户流量数据

地市小区月平均4G流月平均总月均4G单小4G驻留比排4G驻留比 数 量(GB) 流量(GB) 区流量(GB) 名 11577 2563 2317 4256 3431 3211 909 695 1780 4527 35266

地市 西安 延安 汉中 渭南 咸阳 宝鸡 铜川 商洛 安康 榆林 全省 月均单小区流量排名 3 5 6 9 4 10 7 2 8 1 287904 336670.7 42119.73 51739.65 36851.46 46092.97 49303.71 61415.33 59113.67 69786.82 36439.06 45818.16 11779.3 14443.75 18655.57 23110.55 22815.53 31130.96 151058.69 170832.42 716041.21 851041.89 24.87 16.43 15.90 11.58 17.23 11.35 12.96 26.84 12.82 33.37 20.30 85.51% 81.40% 79.95% 80.27% 84.70% 80.52% 81.55% 80.72% 73.28% 88.42% 84.13% 2 5 9 8 3 7 4 6 10 1 4G驻留比与单小区平均流量关系图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西安延安汉中渭南咸阳宝鸡铜川商洛安康榆林全省24.87 85.51%84.70%73.28%88.42%80.52%81.55%80.72%26.84 81.40%79.95%80.27%100.00%90.00%84.13%80.00%33.37 70.00%60.00%50.00%11.35 12.96 12.82 40.00%30.00%20.00%10.00%0.00%20.30 16.43 15.90 11.58 17.23 月均4G单小区流量(GB)4G驻留比 根据各地市单小区月均流量和4G驻留比之间的曲线关系图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单小区月均流量越高,则驻留比越高,平均单小区流量与驻留比之间有明显的正比关系,如榆林9月平均单小区4G流量高达33.37 GB,驻留比则排名全省第一,达到88.42%,而相反的是宝鸡、渭南、安康单小区月均4G流量依次排名全省倒数第一至第三,则4G驻留比排名依次为第七、第八、第十,故而可以得出驻留比与流量是有较大的正比关系的,所以如何提高4G流量则成为提高4G驻留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G流量相关因素: 1:市场营销推广 2:终端推广

3:4G基站覆盖和深度覆盖 4:2、3、4G互操作参数的设置。

2.4,终端能力

根据目前情况共测试手机15款、数据卡2款、CPE 3款、MIFI 8款,共80个问题录入LTE终端问题手册。

IPHONE5S 无法登陆4G网络解决方法

 A1518移动定制版、A1530港行或苹果国内零售,如运营商版本是15.5

及以下的,需升级到15.7以上。

A1528联通定制版,破解后只能使用2G和4G功能,可手动登陆4G网络。

苹果将在3月发布IOS系统7.1版本可能会封堵破解漏洞,破解功能将无效。建议不要采用联通版IPHONE5S进行破解。

其他终端典型问题

型号 IPHONE 典型问题 数据业务态无法从目前状态 已解决 5S/5C、三星NOTE2 3G返回4G网络 iPhone 5S/5C CSFB手机通话完成已解决 返回4G后,无法被叫 三星、索尼 CSFB手机通话完成返回4G后,无法被叫 D2呼叫回落后无自华为D2 主快速返回功能 在大唐eNodeB下无三星-N9008V 法注册4G网络 打开SGSN的UE能力选网功能后,从3G重酷派 8736、中定向到4G网络失败,导兴U9815 致返回4G网络比正常慢10S

根据相关测试,酷派8736、中兴U9815等地段4G终端在4G网络的驻留问题较多,不能很好的驻留4G网络,对用户感知度也不好,酷派8720还有无数传状态下的高掉线问题,总之低端4G终端的故障较多,对于3、4G互操作参数适应也较差,导致经常驻留3G网络,无法很好的驻留4G。

解决方案: 1:更换终端

酷派 8736已解决 已解决 已解决 已解决 2:对终端进行软件升级 3:对终端芯片进行升级。

2.5,4G驻留比总流程图

1:工作流程

2:技术流程

问题发现地市发现4G驻留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或持续偏低(低于85%)YY问题处理Y观察是否正常Y问题闭环N干扰问题N覆盖问题N参数门限问题N4G用户流量问题Y优化分析或者扫频找到干扰源Y干扰降低,驻留比上升,回复正常上行每PRB干扰平均值大于-105dbm调整RS参考信号功率调整参数门限至正常范围Y调整天馈和补站Y驻留比上升,回复正常YYY功率不足YY转入市场部门YN站间距过大YNNN场景化参数N宏站无线环境较差宏站无线环境较好室分YYYLTE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118LTE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116LTE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116异频/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设置为-100异频/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设置为-88异频/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设置为-100TD低优先级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86TD低优先级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90TD低优先级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85GERAN低优先级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90GERAN低优先级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95GERAN低优先级重选判决门限设置为-65

3,商洛、宝鸡优化实践情况

3.1,重选门限设置

参考集团规范和4G驻留比提升计划,根据宝鸡商洛的网络特点最终形成的重选参数设置方案如下:

服务频点小区重覆盖场景 选优先级 低优先级重选门限(2分贝) 宏站覆盖较好场景 宏站覆盖一般场景 室分 7 7 7 3 4 4 4 4 4 23 29 20 12 16 12 -62 -62 -62 1 1 1 15 13 15 15 10 25 小区重选迟滞值(分贝) 同频测量启动门限(2分贝) 异频/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2分贝) 最低接收电平(2毫瓦分贝) UTRAN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 GSM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 EUTRAN小区重选时间(秒) 计算后的值如下:

LTE重选判决门限(最小接入电覆盖场景 平+服务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2(-112,-116) 宏站覆盖较好场景 宏站覆盖一般场景 室分 -118 -116 -116 TD低优先级重选判决异频/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最小接入电平+服务频点低优先级重选门限)*2(-82,-100) 门限QRxLevMin*2(针对TD路径)+ThreshXLow*2(针对TD路径)F频段为(-89,-91),E频段室分为-85 -100 -92 -100 -86 -90 -86 GERAN低优先级重选判决门限QRxLevMin*2(针对GSM路径)+ThreshXLow*2(电平0即为-115)门限为(-94,-96),E频段室分为-65 -90 -95 -65 23G向4G的重选为低优先级向高优先级的重选,一直测量,没有启测门限,23G的判决门限值是一样的,设置为:

覆盖场景 宏站 室分 E-UTRAN频点高优先级重选门限 -114 -112 同时为了加快向4G的重选速率,3G配置4G的频点数只配置一个,同时重选时延设置为1~2s。

3.2,重定向门限设置

根据厂家特性,华为4G→3G侧量重定向采用的是B1事件,3G→4G重定向采用的是3A事件,最终形成的重定向参数设置方案如下:

异系统A2 地区 宝鸡 商洛 RSRP触发门限 -114 -114 盲重定向本系统判决门限 -120 -120 B1事件门限-GSM -85 -85 B1事件门限-TDS -90 -90 3A门限(TDS) -116 -116 4,案例说明

插入宝鸡4G驻留比提升案例

5,经验推广

宝鸡商洛LTE网络通过近四个月的优化试点,总结出一些4G驻留优化工作经验,仅供借鉴:

1. 对于4G驻留比,首先需要进行规范2、3、4G互操作参数,尽可能驻留4G网络是

进行2、3、4G互操作参数的指导原则。

2. 解决深度覆盖是降低弱覆盖比例和提高4G驻留比的重要手段; 3. 提高流量对于4G驻留比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意义。

4. 市场推广更高的4G终端对于4G流量和驻留比均有积极影响。

5. 部分边缘小区和风景小区的4G驻留比的2、3、4G互操作参数设置可以场景化。 6. 4G驻留比与CSFB指标存在此消彼长,注意避免单极化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