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CAD软件的鼠笼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电工电气(2010 No.10) 基于PSCAD软件的鼠笼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张焕伟,郭家虎,李杰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合肥232001) 摘要:分析了基于鼠笼式异步风力发电系统中PWM背靠背全功率变流器的组成及运行原理,建立 了异步电机与网侧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并在PSCAD软件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负载突变时定子 电流稳定性好,转速无波动,转矩动态响应快,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鼠笼式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75(2010)10—0019—03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Squirrel—Cage Induction V nd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PSCAD ZHANG Huan—wei,GUO Jia—hu,LI Jie (Anhui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Hefei 232001,China) Abstract:Analysis was made to consisting of and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PWM back—・to-—back full-・power converter in a wind power gen・- eration system based on squirrel—cage induction motor.Asynchronous motor’s and grid side converter’s mathematic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simulation carried out in PSCAD software.Simulation result shows that at a sudden change of system load,stator current stability is good without rotation speed luctuatifon,with quick response in rotary torque,which verifys the rationaliy tand validity ofthe system. Key words:squirrel—cage induction motor;rotor magnetic field orientation;vector control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规模的扩大,能源 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难题。风力发电 是一种能源补充,因其洁净无污染和可再生性,在 和转子磁链,控制发电机的电磁转矩,使发电机运 行在变速恒频状态;网 ̄tJPWM变流器通过调节鹕由和 世界范围纷纷加大力度,得到了高速发展。鼠笼式 异步电机因其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运行可靠、易 于维护和适宜恶劣环境等优点,在离网型风力发电 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电系统采用鼠笼式异步电机,风力机通过变 速箱拖动发电机,电机的定子绕组通过变频器和电 网相连接。由于风速的变化,风力机及发电机的转 速也随之变化,发出来的电是变频的。采用转子磁 q轴电流,保持直流侧电压稳定,实现有功功率和无 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控制流向电网的无功功率 ]。 发电机侧变流器 电网侧变流器 链定向的矢量控制及网{NPWM整流的方法将频率变 化的电能转换为与电网频率相同的恒频电能。 图1背靠背式变流器 2机组的数学模型及控制原理 l 背靠背式变流器结构组成及运行原理 2.1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发电机定子绕组通过背靠背变流器和电网连 接,见图1。发电机 ̄tJPWM变流器通过调节电机转速 在转子磁场定向条件下, 定子电压方程: = 、 。=0,异步 电机在0Lq旋转坐标系内的电压方程如下 。 作者简介:张焕伟(1986一)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 一19— 电工电._【(2010 No.10) 基于PSCAD软件的鼠笼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jl Usd=RsJsd+卯 d 。 =R。 口+p + lq(1) (I/I2) 给定值 :。,定子电流励磁分量给定值 : 由磁链发 = = Q= 生器得到。定子三相电流经过坐标变换后的 。。 转子电压方程: 与给定值相比较,再经过励磁电流调节器和转矩 + + 电流调节器后分别输出定子电压分量 、 ,再经 d 《l 0定子磁链方程: = ir。+ 过PARK逆变换转换为静止坐标系统下的电压分量 . . “ 、u + + 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得到需要 {l d s sd m (3) 的脉冲信号提供给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p — =L。 q+,J 。 一 口转子磁链方程: J d0 Lmisq+Lri m sd r r (4) 其中, 为转子磁链, 为定子电角速度, 为转差角速度, 为定子电感,£ 为转子电感,,J 为励磁电抗。联合式(3)和式(4),消除转子电流 。后得到定子磁链表达式,再将定子磁链表达 式代入式(1),并经过整理后得到转子磁链定向坐 标系统下的定子电压方程式为: 其中,异步电机漏磁系数 =卜 /( ),定 子时间常数丁。=£。佃 。由式(2)和式(4)消除转子电 流 后得到定子电流转矩分量和转子磁链表达 式,其中,转子时间常数 = /R 。 1 = (6) . … d 丽 sd 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图2基于SVPWM的异步发电机转子磁链定向控制系统 图2中系统采用转速给定与电机反馈转速相比 较后,通过转速PI调节器,输出定子电流转矩分量 20.—— 2.2网侧变流器模型及其控制原理 由整流器数学模型,可写出同步旋转坐标系下 口 + 丘 口 桥臂输出的数学方程 :& _暑} L (8) \、Vq Uq—iqR—Lpl q—OeLid 、 为桥臂输出电压d、q分量, 、 为电 网电压d、q分量, 。为输入电流d、q分量, 为同步角速度。在两相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 中,使d轴定向于电网电压矢量,控制三相电流此 时的d轴和q轴电流 i ,便可以达到控制输出 电流功率因数的目的。 图3为PWM变流器在同步坐标系中的双闭环控制 系统原理框图。PWM整流方案可以实现稳定的直流 电压输出,且输入侧的电流波形良好,功率因数可 调,具有宝贵的四象限运行能力。 图3 PWM整流器双闭环控制系统原理图 3模型参数和仿真结果 3.1模型参数 为了验证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电机参数 标幺值设置:励磁电抗 为3.2426,转子电感 为0.090 1,定子电感£ 为0.1009,转子电阻 为 0.005 02,定子电阻 为0.006 15。电机侧电压、电 基于PsCAD软件的鼠笼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电工电气(2010 No.10) 流额定值为0.69 kV、2.5 kA,定子额定频率50 Hz。 网侧电感 --0.1 mH,电容 =36 000“F。直流给定 如图6所示,当网侧无功电流给定值 :为0A 且转速保持不变时,系统在5.7 S时电机转矩增大, 网侧电流也随之增大,表示发电机输出功率增加。 控制电压1.2 kV,电机给定角频率为80rad/s。 3.2仿真结果 图4为电机侧定子三相电流波形,图5为角频 率、电磁转矩波形。 \ 3 5.4 5.5 5.6 5.7 5.8 5.9 6.O 6.1 6.2 N’ 时间/s 图6网侧定子电压、电流仿真结果 图4电机侧定子电流波形 圆 南如 出鼻; 一4结语 旧 基于鼠笼式异步风力发电系统,采用转子磁场 定向控制方法,网侧对无功、有功电流综合控制, 实现功率因数可调。保持转速不变,当转矩增大, 发电机输出功率增加,网侧电流也随之增大。验证 了该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00 80 《)I/媛 2 1 1 O > 出 O 1 1 2 蛊 6O 40 2O 0  ̄50 0.5 0 。r————_L一图5角频率、电磁转矩波形 参考文献 [1]李建林,许洪华.风力发电中的电力电 变流技术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谢宝昌,任永德.电机的DSP控制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崇巍,张兴.PWM整流器及其控制[M].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0—06—18 系统在5.7 s时给定转矩由0.5p-u_突增No.8p-u., 电机侧电流由1.9 kA突增为2.2 kA,但电机转速保 持不变。仿真表明负载突变时定子电流稳定性好, 转速无波动,转矩动态响应快。 (上接第l8页) 仿真奠定基础。此外,预留了对列车车载电器及智 能电器监控模块接口,为将来系统拓展提供条件。 I AP新型技术平台具有独特优势,在设计现有 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发及完善电力监控系统上位 机监控软件,配合IAP的通用控制器及数据引擎技 [3]汪文功.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 电气应用,2009,28(18):9O 93. [4]方俊峰.轨道交通中的电力监控系统[J].铁道通信 信号,2009,45(3):43—45. [5]张儒,胡学鹏,高俊萍,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 理与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张文涧.对地铁车站级PSCADA系统技术方案的比较 分析[J].自动化博览,2009,26(10):64—66. 术,有望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漆全.电力检测与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的设计与研究 [D].武汉:武汉大学,2005. [2]于松伟,杨兴山,韩连祥,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 计原理与应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7]张浩.基于PLC的企业电力监控系统[J].测控自动 化,2004(2):16 17. [8]侯英明.组态软件及PLC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5(8):61—62. 收稿日期:2010 07—0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