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4 Active Reading2 课文翻译

来源:小奈知识网


Unit 1 依我看

1 依我看,现实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我们上了12年的中、小学,又上了3年的大学,这期间老师们一直在没完没了地谈论在备受呵护的学生生活之外的那个广阔天地里的各种机会,可我遇到的又是什么呢?

2 无论我怎么想保持心情愉快,可麻烦事总是接踵而来:有时是和人发生矛盾(尤其是跟男孩子,天哪!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但通常是为钱发愁。这个地方什么东西都很贵!人人都想从我身上赚点钱:税务局要收个人所得税,银行经理要我偿清学生贷款,房东催我交房租、燃气费、水费、电费,手机账单也不断地寄来。所有这些还没算上吃饭的钱。更可气的是,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自作聪明的家伙给我打电话,问我要不要买养老金。照这样下去,我甚至都支撑不到年底,更别提活到60岁领养老金了。

3 我那时还不想出去工作。我的意思是,我并不是个逃避现实社会的人,但我知道自己未来某一天可能不得不逃避现实。许多人认为“生活不是野餐”,“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既然我拿到了优等生文凭,我想我应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实际上,我已经看中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课程。这是一所顶尖的学校,能给我的履历表增添一段光彩的经历。但当我跟妈妈谈起这件事时,她说她没法继续供我上学了。我大概能理解她的心情,但并不仅仅是因为我学的是经济学。15年来,为了能让我上学,她含辛茹苦。这些年来,父亲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就算在家,他也没钱。他把钱都拿去赌狗、喝酒了。所以我听了妈妈的话,向命运低下了头。

4 依我看,不管人们说什么,幸运的是世上还有很多好心人。迈克就是其中的一个。大学毕业时,我想如果我回家,妈妈就会觉得她有责任照顾我。所以,我就收拾行李去伦敦找工作。我想找金融和投资方面的职位,因为你知道这样我就可以用上我的专业知

识。可是那时候已经没有这样的工作了,但我又不愿意做复印文件、端茶倒水之类的乏味的办公室工作。

5 在伦敦,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都能找到一个好酒吧。有一天,我意识到这个城市没有人会雇我,于是我走进位于利德贺街的索尔兹伯里酒吧去喝酒,顺便吃点东西。店主迈克正在店里,他一只手倒酒,一只手做三明治,同时还洗酒杯。他真的好像有三只手。他好像也认识所有的客人,叫得出常客的名字。他跟他们打招呼,帮他们调好酒,并问一句:“今天还喝这个,是吧?”我觉得他看起来蛮酷的,他在做着他最擅长的事情:为那些口渴的顾客服务,没人能比得上他。所以我就走上前去问他要不要雇人。

6 好吧,长话短说,某个周五的午餐时间我开始在那个酒吧打工。这份工作要求很高,但我喜欢。顾客好像觉得我很有趣,这也让我感觉好一些。有位穿西服的中年常客总要半杯苦啤酒和一份火腿泡菜三明治,面包皮要削掉。他叫托尼。我一看见他进来,尽量不等他开口就准备好他的午餐。他也是一个好心人。

7 依我看,一个人没钱的时候花钱最容易。我开始琢磨怎么花第一个月的薪水了。我住的公寓房租很贵,我挣的钱刚够支付第一个月的大笔账单,但是我估计还能剩点钱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我想,何不买张CD或买盆花草装点一下房间?

8 发工资的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除了迈克和托尼,我在伦敦就没有别的朋友了。如果你知道我那时还没有男朋友,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觉得对不起自己了。我给自己定了些鲜花,让卖花的人附上一张卡片,上面写道:“给你我所有的爱。无名氏”。我生日那天最精彩的瞬间将会是送花人送我花时大惑不解的眼神。

9 那周晚些时候,托尼像往常一样来了,在酒吧里坐下。“你怎么了?今天怎么

不见你笑啦?”我跟他聊天……嗯,差不多什么都跟他说了:钱、硕士学位、生日、命运。他很同情我。

10 托尼离开搁脚凳、走过去和另外几个人说话。别忘了:索尔兹伯里酒吧位于市中心,所以这里所有的顾客都从事银行、保险或证券工作。第二天,他拿着价值两万英镑的几张支票来到酒吧,对我说:“这是给你的创业贷款,你唯一的贷款担保就是我对你的信任,相信有一天你赚了钱会把钱还给我们。如果你还不了钱,那就太糟了,不过对你来说,也算是做过金融生意了。但是,我相信你还得了。”

11 我没说话,我怕我自己要哭了。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

12 那些花怎么处理?我叫花店改送到妈妈那里去了,我生日那天鲜花正好送到。她应该得到这些鲜花,不是吗?

13 依我看,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我发现人一辈子只需要一两次的机缘就能成功。就算吃苦受累也不要紧,那还是值得的。

14 在索尔兹伯里酒吧干了一年之后,我去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拿到硕士学位之后,我在一家投资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我把那两万英镑投进了证券市场,在2008年金融崩盘之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把托尼和其他投资者的钱还了,付给他们10%的年息,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的生意好得出乎意料,至今还红红火火。

15 托尼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他出了车祸,现在不能走路了。我还给他的钱正好可以用来改造房子。房子改造后他就可以坐着轮椅在家里自由活动了。下面是他信里写的话:

16 “我从事银行业35年来最好的投资就是给你的这笔贷款,你连本带利地偿还了贷款,我对你的信任和你的诚实都获得了百倍的回报。依我看,在人身上投资能带来你所期望的最好的回报。”

17 依我看,他说得对。你说呢?

Unit 2 它们是活生生的,而且它们在跟我说话

1 我坐在一间小屋子里,屋子的一面墙边排满了书。这是我头一次有闲功夫和一堆书这样的东西打交道。所有的书加起来最多不超过500本,但大多数是我自己挑的。自打我开始写作生涯以来,我第一次得到我一直渴望拥有的这么多书。事实上,我过去的大多数工作都不依靠图书馆,我把这看成是优势,而不是劣势。

2 我想到的与读书相关的头一件事就是夺书大战。请注意,不是拥有它们,而是要把它们搞到手。从我对书着迷开始,我就面对着重重困难。公共图书馆里我要借的书总是被借出去了,当然,我又没钱买书。我那时只有十八九岁,要想得到社区图书馆的批准借阅类似斯特林堡写的《痴人的忏悔》这样“不道德”的书是不可能的。在那个年代,年轻人禁读的书都根据其违背道德的程度被标记了星星——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我猜想,这种做法至今依然存在。我也希望如此,因为我知道,没有任何别的方法比这种愚蠢的分类和禁止更能吊起读者的胃口。

3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什么让一本书有了生命力? 我觉得答案很简单:一本书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读者满怀激情地推荐它。这是人的基本冲动,什么都阻挡不了。不管愤世嫉俗者和遁世者持何种观点,我相信人们总是会尽力分享自己感触最深的经验。

4 书是人类最为珍爱的几样东西之一。人越好,就越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珍藏。搁置在书架上、无人翻阅的书就像是废弃的弹药。书和钱一样要流通起来,要最大限度地流通起来!尤其是书,因为书所代表的东西比钱要多得多。书不仅是朋友,它还可以帮你结交朋友。当你在精神上、心灵上拥有一本书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变得丰富多彩。而当你把书转给别人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更加丰富。

5 说到这里,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让我向大家提出一条无端的忠告。那就是:读书尽量少而精,而不是越多越好!唉,不要怀疑我嫉妒那些在书堆里埋头读书的人。我私下里也确实想尽力读完所有一直想读的书。但是,我知道这并不重要,我现在知道我读过的书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我需要读的。人生中最难办到的事情莫过于学会只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这是至关重要的。

6 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提出这条宝贵的忠告的,有一个高招可以检验它是否有效。当你碰到一本你想读或觉得该读的书的时候,先把书搁下,放几天再说。但你要多琢磨这本书,仔细琢磨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想想如果让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写些什么。认真地问问自己是否有必要把这本书纳入自己的知识库或娱乐储备。尽力想象一下,放弃这份额外的乐趣或启迪对你将意味着什么。之后,如果你觉得你必须读这本书,那么观察一下你在“啃”这本书的时候是否表现出非凡的洞察力。同时你也观察一下:即使这本书很诱人,它也许并没有给你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只要坦诚对己,你就会发现:只要抑制住自己的冲动,你的境界就提高了。

7 不容置疑的是,大多数书都互相重复。在文体或内容上让人感到具有独创性的书实在是少之又少。在整个文学库藏中,只有极少数作品——或许不到50本——是独具一格的。在最近出版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中,布莱斯·桑德拉尔指出,古尔蒙之所以能够选择并通读文学领域中一切值得读的书籍,就是因为他知识渊博,并且了解书的这种重复性。

桑德拉尔本人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他阅读了大部分作家的原作。不仅如此,一旦他喜欢上一个作家,他就会阅读这个作家写的每一本书,包括他的书信以及所有有关他的书籍。我猜想,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像他一样,不仅读得广、读得精,而且还著述颇丰。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因为桑德拉尔是一个十足的行动家,一个四处跋涉的冒险家和探险家,一个懂得如何“肆意浪费”时间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文学界的凯撒大帝。

Unit 3 生态珠宝:海洋玻璃

虽然海洋玻璃正在逐渐消失,珠宝设计师吉娜·考恩仍在搜寻这种难觅的珍宝。

1 珠宝设计师吉娜·考恩说,在海滩上搜寻海洋玻璃时,她看起来像人形蟹:她低头弯腰,在起伏的白色浪花中慢慢移动着,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位于牛津的工作室里,她边吃午饭边告诉我:“我每次都希望能找到比上次更好的海洋玻璃。几小时后,我会抬起头来,却发现偌大的海滩已经空无一人,而我的肩膀也已经被晒伤了。”

2 见过被海水打磨过的玻璃的人都明白,这种玻璃在海里呆上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奇迹般地由一块普通玻璃变成一颗耀眼的珍宝。把它们拿在手里,你会发现它们每一块都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3 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说明玻璃碎块要在海水中沉浸多长时间才能被正式地称为海洋玻璃,但可以肯定的是,年代越久远,玻璃就越光滑、越奇特。50岁的考恩解释说:“完美的海洋玻璃没有棱角。它们的棱角经海水多年的拍打已经磨平了,它们也从大块玻璃变成了小巧精美的宝石。玻璃的颜色也能告诉你它们的年龄,如果你发现红色或琥珀色的海洋玻璃,你找到的可能就是几百年前的玻璃——我们已经不再生产这种玻璃了。”

4 要制造玻璃珠宝,考恩得先把她找到的海洋玻璃放在磨石滚筒里抛光,除掉玻璃表面的霜花。她把其中一些抛光的玻璃镶在银器上,其他的当挂件配上一串珠链,或用金刚钻打眼后用细丝串在一起。

5 90年代末,她设计的产品在伦敦的利博提百货店出售。如今,你可能能在美术馆里见到她的作品,但是她主要做订单产品,设计的产品从踝环到订婚戒指无所不有。

6 在立志成为珠宝商之前,考恩二三十岁时一直从事新闻报道及音乐管理工作。在祖国南非开普敦的砂砾海滩散步时,她偶然发现了几颗海洋玻璃,并注意到它们经过海水的塑造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她从此开始收集海洋玻璃,把它们存放在一个大玻璃柜里,放在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尽管她的收藏包括来自遥远的斐济和马略卡岛的珍品,但最令人惊叹的是她在英国沙滩上找到的维多利亚时期的海洋玻璃藏品。

7 她最喜欢的寻宝地——也是许多收藏者的寻宝地——是英国达勒姆县的锡厄姆海滩。那儿是维多利亚时期一个玻璃厂的所在地,该厂于1921年关闭。有成千上万公吨的玻璃散落到海里,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被海浪打磨抛光,为考恩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8 海洋玻璃的产生是废物再生的一种形式,不仅如此,它也是大自然补救人类愚蠢行为的一个范例。

9 考恩说,“人的过失行为被转变成有意义的事情,这真是太好了。”

10 虽然在19世纪没有人考虑过向大海倾倒玻璃的后果,但这件事最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玻璃最终破碎了,变成了沙子。如今,对玻璃废料的负责任的态度是尽量

重新利用废旧玻璃,这确实大有好处,但也宣告了海洋玻璃时代的终结。考恩说,“这是一个机遇:海洋玻璃资源最终会枯竭,将来有一天,它们会比钻石还珍贵。”

11 供应的减少加上需求的增加使海洋玻璃生意非常兴隆。以前人们曾经免费向珠宝商提供自己收藏的海洋玻璃,而现在这些玻璃在易趣网上能卖到成百上千英镑。就连年轻的收藏者也深知海洋玻璃的潜在价值。最近一位15岁的女孩把她的收藏卖给考恩,想挣点钱参加学校组织的旅游。考恩说:“我付给她的钱比玻璃的实际价值高多了,她把玻璃拍得很漂亮。”

12 当人们开始对珠宝的来源提出质疑时,海洋玻璃的生态优点让它们更具吸引力。黄金的提炼会破坏环境,这样的坏名声以及钻石业糟糕的人权记录给选择变废为宝的珠宝设计者带来了极大的优势。

13 海洋玻璃的减少似乎让人觉得应该恢复(往海里)倾倒玻璃的旧习,但考恩绝不宽恕这样的做法。“有人跟我说‘为什么不往海里倒玻璃以保证未来原材料的供应?或把新玻璃打磨成像旧玻璃一样?’我绝不会这样做。这样做会失去神秘感。我喜欢的是,每块海洋玻璃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你可以想象它曾经的样子,它经过的地方以及它的年龄。不同的人会通过同一块玻璃看到不同的故事。”

14 50年后,塑料可能会是被海浪冲上岸的唯一的东西了,但考恩坚信艺术家会想办法把它们派上用场。她说:“已经有珠宝商开始使用降解塑料了。人们会找到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来利用一切现有的资源。”

15 同时,孩子们会继续搜寻大海收藏的玻璃珍品,不管它是否有价值。毕竟它是免费的,即使傍晚时分你离开时把它落在了海滩上,被海浪冲走了,你也没有白费心思。

16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英国的沙滩的话,你可以学学考恩:像个人形蟹一样在海滩上搜寻那些闪闪发光的鹅卵石,别让它们从你的眼前溜走。

Unit 4 婚姻幸福的奥秘是什么?金钱才是关键

1 假如你询问已婚人士婚姻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他们可能不会说那是因为找到了持相同金钱观的知己。

2 但如果他们幸运的话,他们一定是找到了这样的知己。和金钱观相同的人结婚很可能就是一辈子最聪明的财务决策。事实上,就财务而言,婚姻可能是你最有价值的资产——或者最大的一笔债务。

3 近年来,人们为爱而结婚。但在此前的几个世纪,婚姻都是包办的,家庭联姻或出于经济或政治目的,或仅仅是为了使家境不好的家庭集中两家的财力,以维持生计。

4 如今,尽管我们大多数人是因相爱而结婚,婚姻从根本上讲仍然是金钱上的结合。不管是工作的努力程度,还是决定消费多少或储蓄多少,我们生活中想要得到的——或不想得到的——许多东西归根结底都跟钱有关。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想要的就是一周工作80小时来支付第三套房的房款和乡村俱乐部的会员费;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想缩短上班时间,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5 “关于钱的许多争论是提示我们想如何生活的密码,而生活方式的许多选择则与如何花钱密切相关。”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商业及公共政策助理教授贝齐·史蒂文森如是说,他研究婚姻和离婚经济学。

6 专家们说,夫妻共同做出这些选择是维护婚姻资产及婚姻关系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当然,如果夫妻双方一开始就在钱的问题上看法相似,或者至少能够在钱的问题上相互妥协,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7 联姻的经济效益很可观,但离婚的代价却是毁灭性的,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毫不奇怪,金钱也造成了许多夫妻间的不和。

8 新泽西州秀特山市的离婚律师苏珊·里奇·温特斯说:“大多数人认为婚姻破裂是因为性或孩子的问题。这些的确是问题,但金钱也是导致婚姻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9 并非每个人都能找到金钱观一致的伴侣,当然找不到也不一定就成为问题。在金钱的问题上,有几种方法能让你和你的另一半更加融洽,更加富有。

10 下面这些指导原则是由婚姻成功人士以及心理学、离婚和理财专家共同制定的:

11 互相交流,确定共同目标 步入婚姻殿堂之前,男女双方要聊聊各自的财务状况及目标。他们要互相问对方一些棘手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孩子?什么时候要孩子?谁来照看孩子?要送他们上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我们想过怎样的生活?我们什么时候退休?

12 理财规划人卡伦·阿尔特费斯特与她的丈夫刘易斯在纽约经营L. J.阿尔特费斯特财务管理公司,她说:“在我为夫妻设计的理想方案中,夫妻双方每周都要讨论家庭的财务问题。这样,他们才能保持目标一致。”

13 一起制订目标。杰里·巴拉德今年58岁,曾在休斯敦担任过保险总监。他说他和结婚36年的同龄妻子苏珊之所以能够避免理财方面的矛盾是因为他们都坚守了存款信条。他说:“我们的基本原则是绝不中断存款。”他补充说,他们每年把10%到20%的工资存起来。只要持之以恒,他们在花销方面就不太会产生分歧。

14 马里兰州奥因斯米尔斯市的埃里克·冈拉克今年53岁,已结婚29年。他说他和妻子安·米歇尔“开诚布公地披露各自的期望。”这些期望包括:送儿子去私立学校读书;有重大的人生体验,如外出旅游,而不是购物。

15 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家庭 制定收支预算,记录收入、支出及债务。夫妻双方应该像合伙人一样管理家庭财务,做重大财务决定和制定目标时,双方要互相协商。摩根大通集团私人财富管理部的国家理财顾问玛丽·安·西斯科说:“夫妇双方一起参与决策时,他们都是决策的制订者,要共同承担决策的结果。即使结果是负面的,他们也能更好地共度难关。”双方也应该分担责任。虽然通常是夫妻中的一方负责理财,婚姻顾问还是建议他们轮流负责。在一段时间内,一方可以负责投资,另一方则负责付账;过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可以互换角色,如此重复更替。

16 支持对方的事业 一位支持你的伴侣可以帮助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也会一点一滴地增加你们的银行存款。冈拉克先生说:“和合适的人结婚能鼓励你、支持你,有助于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种支持来自夫妻间互相扶持的亲密关系。”他的妻子在他做了22年的人力资源经理之后支持他改行自己创业,做管理咨询。

17 在合理的范围内享受 要有一定的现金储备。生活中适度消费,并采取一种你能够维持的生活方式。在已经破产的对冲基金或像贝尔斯登这样的金融公司工作过的许多人现在正在接受这方面的教训。摩根大通集团的西斯科女士说:一些年轻客户由于从来

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他们以为钱会源源不断地涌进来。

18 她说她正在给一对30出头、育有两个孩子的夫妇提供咨询服务。就在丈夫失去华尔街的工作之前,他们刚刚订购了价值3.5万美元的窗帘。之后,他们不得不搬到曼哈顿的一套较小的公寓里居住,连度假屋也卖掉了。

19 借助调停人化解矛盾 也许你们双方在投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而且都很强硬。或者说也许你希望多储蓄,而你的配偶宁可花一大笔钱去买德国宝马汽车的股票。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无论是理财师还是心理治疗师,都可以帮你们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20 得克萨斯州贝莱尔市轴心点咨询公司的理财规划师马克·B.辛德勒最近就为一位抱怨妻子每月花1,000美元买衣服的顾客解决了难题。辛德勒先生联系到他的妻子,而她则抱怨丈夫每月花同样多的钱跟朋友吃饭。那位丈夫要辛德勒先生计算一下,如果他们把她一年花在衣服上的1.2万美元用来投资,他们能攒多少钱。辛德勒先生写了一份题为“衣服、吃饭,还是投资?”的报告,他在报告的题目上颇费了一番心思。经过分析,他得出了结论:假设回报率为9%的话,这对夫妻在28年后将得到160万美元的收入。他说:“他们会尽量互相让步。”

21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共享资源固然重要,但保持一定程度的财务独立性也很重要。要留出一些钱来满足夫妻双方各自的需求。当需要缩减消费时,双方都要做出牺牲,这一点很重要。

22 为婚姻投资 夫妻双方要互相陪伴,一起消费。他们应继续约会,“这样做能使婚姻的基础更加牢固,是对夫妻关系的情感投资。”一位专攻理财问题的芝加哥心理治

疗师加里·S.尚克这样说。

23 你可以把这个看作是对婚姻的定投,你只需坚持长期进行小额投资就行了。如果你等到退休才做这件事,也许就来不及了。

Unit 5 带标记的职业女性

1 “有标记的”这个术语是语言学理论的一个主要概念。它是指通过添加一个成分来改变词的基本含义的一种方式,而这种语言学上小小的添加成分本身并没有独立的语义。无标记的词,其语义是不言自明的,就是你没有任何特殊所指时的语义。

2 英语中无标记的动词时态是现在时,如visit。要表达过去时态,你必须在动词后面加上ed,这样就转化成visit这个词的过去式visited。要表达将来时态,你要加一个词:will visit。名词的原形是单数的,有标记的名词则变成复数名词。为了表达“多于一个”的概念,我们象征性地加上些东西,通常加s或es。由于有了复数标记,一次访问(visit)的变成了数次访问(visits), 一道菜(dish)就变成了两道菜(two dishes)。

3 大多数英语词的无标记形式也表达“男性”的含义。男性代表无标记的情形。我们有些后缀,如ess和ette,是用来标示女性的词。令人遗憾的是,被标示成女性的词往往会让人联想到“无足轻重”的含义。你如果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一位doctorette(女见习医生)的手上会有安全感吗?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碰巧是女性的诗人和演员反对被称为poetess (女诗人)和 actress(女演员)的原因。一位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演员阿尔弗雷·沃达德认为自己是一位actor (演员),因为“actress(女演员)关注自己的睫毛和身上的赘肉,而作为actors的女人则只关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任何标记的形式都会衍生出该标记含义以外的额外含义。性别标记所表达的额外含义反映了对女性的传统联

想:即不太严肃,而且通常与性有关。

4 我能够分辨出参加会议的女性的着装风格和类型,因为我们中的每个人都要选择发型、衣服、化妆品和饰品,而每一个选择都有含义,每一种可供我们选择的着装风格都是有标记的。当然,参加会议的男人也要做出此类的选择,但他们的选择所附带的含义要少得多。男人可以选择标记性的着装,但是他们无须非得选择。事实上,我们这群人中没有一个男人选择标记性的着装。和女人不同,男人有选择无标记着装的自由。

5 我注意到男人的着装。他们本可以穿带蝶形领结的牛仔衬衫、三件套的西装或带项链、穿牛仔裤的嬉皮士装。但是没有。所有的8位男士都选择了棕色或蓝色的休闲裤及标准的浅色衬衫。

6 没有一个男人穿拖鞋或皮靴,他们的皮鞋都是黑色、满帮、舒适、平跟的。总之,都是非标记性的。

7 虽然男人不化妆,但男人不化妆的含义和女人不化妆的含义却大不相同。对男人而言,不化妆是非标记性的。

8 我曾经问过自己,我们女人是否能像男人那样选择无标记的着装风格呢?回答是:不可能。不存在无标记的女人。

9 女人的发型没有一种能被称为是“标准”的,没有哪一种发型不透露一个女人的心思。女人的发型有相当多的式样,但是如果一个女人的头发没什么特别的式样,这本身就说明她不在乎自己的形象——这就足以使她失去许多职务的就任机会。

10 女人选择鞋子时必须在舒适和被认为是吸引人的这两种类型中做出抉择。有一次,我们这群人出乎意料地走了一段长路,穿平跟系带鞋的女人最先到达了目的地,最后到的是一位穿细高跟鞋的女人,她手里提着鞋,身边簇拥着好几个男人。

11 如果一个女人穿着紧身衣服或者坦胸露背(也就是说很“性感”),那么她有意传达的信息就是她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吸引人,但与此同时,她也在无意间表露了自己是单身、想找男友的意思。如果她的衣服不性感,那也传达了另一种信息:即让人知道她本来可以穿得更性感的。莫娜·哈林顿在《女律师》一书中提到一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女士。有一次,她突然接到电话,要求她马上出庭。虽然她是该事务所的合伙人,但她发现自己无意间犯了一个错误。她正准备出门时,一位年轻的(男)同事对她说:“你是不是该扣上衬衣的纽扣啊?”这使她措手不及。她告诉哈林顿:“我衬衣的领口并不低啊,而且他也不是一个特别守旧的人,但他觉得上法庭必须再扣上一个纽扣。”问题是:“我开始琢磨是不是少扣一个纽扣就会让我失去权威。”

12 着装艳丽的女人引人注意,但如果她避免穿鲜艳的衣服,她就有意(像我在这个句子中选用的动词一样)回避了某些东西。如果有人想让自己更有魅力,她就会浓妆艳抹以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淡妆使人既俏丽又不妖媚。化妆品成千上万,我们必须加以取舍,并且化妆手法也不胜枚举。但不施粉黛绝不意味着不带标记。甚至有些男人会把这当成敌意,即不肯取悦他们。平时不施粉黛的女士会对自己化妆后容貌的改变感到吃惊。在《面貌的价值》一书中,我的同事罗宾·洛克夫说,当她没卸妆从电视台出来时,她吸引了更多男人的注意。

13 女人一填表就会暴露自己的个人经历。现在大多数的申请表会给出四种称谓选择。男人只有一种选择,即“先生”(Mr.),这除了表明他们是男性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含义。女人则必须从三种称谓中选一个,而任何一种都是标记性的。如果一位女士勾选了“太

太”(Mrs.)或者“小姐”(Miss)的称谓,那么她不仅暴露了自己的婚姻状况,而且还表明她在称谓方面很保守,或许在其他价值观念方面也很保守。如果她选择“女士”(Ms.)这一称谓,那么说明她拒绝透露自己的婚姻状况(而男士选“先生”这个称谓时则没有故意隐瞒任何事情,因为本来就没有要求他透露婚姻信息)。另外,在表格中勾选“女士”这一称谓的人会被标记为思想解放的人或叛逆者,这就要看评判她的人持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了。

14 我有时会选择“博士”头衔,以避开这几种带标记的称谓选项。但这么做又会给自己带来风险,标明自己要么骄傲自大(于是乎招来讥讽的反应,比如“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博士!”),要么是一个成功欲过强的人(那么对方的反应就是祝贺式的惊奇,比如“你真行!”)。

15 所有已婚妇女的姓都是带标记的。如果一个女人采用了丈夫的姓,那么她就向全世界宣布她已经结婚了,而且,对某些旁观者来说她的价值观很传统。对另一些人来说,这表明她自我意识较弱,更愿意以丈夫的身份来标明自己的身份。如果她不采用丈夫的姓,这也是标记性的,会被认为是一件值得议论的事:她做了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她“保留了自己的姓”。虽然男人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而且他们通常都是这样做——但他永远都不会被认为“保留了自己的姓”,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人觉得他会放弃自己的姓。对男人而言——而不是对女人——使用自己的姓是非标记性的。

16 一个希望两全其美的已婚女士可能会用自己的姓加上丈夫的姓,但这也同样表明她已经结婚,而且还常常会导致一串长得叫人说不清的名字,而当必须按字母顺序排列姓名时,也会让人倍感无奈。在一串名字中(如Harvey O’Donovan, Jonathon Feldman, Stephanie Woodbury McGillicutty),女性的复合姓会很显眼,因为复合姓是标记性的。

Unit 6 历史学家与史实

1 什么是史实?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地审视这个关键的问题。按照一般的常识判断,确定的基本事实对所有历史学家都是一样的,可以说,这些事实构成了历史的基石——比如黑斯廷斯战役发生在1066年。但是有必要针对这一观点提出两点评论意见。首先,历史学家首先关注的并不是这样的事实。当然,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即那场伟大的战役发生在1066年,而不是1065年或1067年,发生在黑斯廷斯而不是在伊斯特本或是布赖顿。历史学家在这样的事实上不能出错。但是当人们提出这样的看法时,我想起了豪斯曼说过的话“准确是本分,而并非美德”。赞扬一位历史学家所采用的史料准确,就像称赞建筑师盖房子时用的木材干燥、混凝土调配得当一样。准确是他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他的基本职能。正是在这类事情上,历史学家可以依靠像考古学、铭文学、钱币学、年代学等等这些被称为历史“辅助科学”的学科。历史学家不需要掌握特殊的技能去确定陶瓷或大理石残片的起源与断代、去解读一段意义隐晦的铭文的含义、或是为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而进行繁复的天文计算。这些所谓的基本事实对所有的历史学家来说都是一样的,它们是历史学家可用的原始素材,而非历史本身。我要说的第二点是,是否需要确定这些基本的事实并不取决于这些事实本身,而是取决于历史学家事先做出的判断。尽管C. P. 斯科特的那句箴言深入人心(译者注:斯科特的箴言Comment is free, but facts are sacred.“事实不可歪曲,评述大可自由”),但是现在每一名新闻记者都知道要影响大众舆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特定的事实进行选择和剪接。人们以前常说事实不言自明。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历史事实只是在历史学家用到时才会不言自明。哪些事实可以现身说法,以及这些事实以什么样的顺序或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出现,都是由历史学家来决定的。我记得皮兰德娄笔下的一个人物曾经说过:事实就像一个麻袋——不塞点东西进去就立不起来。我们之所以对1066年发生在黑斯廷斯的战役感兴趣,其唯一的原因就是历史学家把这一战役看作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依照自己的推断,认为凯撒穿越那条小河——卢比孔河——是一个史实,但没有人对在他之前或是之后几百万其他人穿过

这条河的举动感兴趣。你半个小时之前或徒步、或骑车或开车来到这座大楼,这件事和当年凯撒渡过卢比孔河一样都是一个关于过去的客观事实。但是历史学家不太可能会去注意你到达这座大楼这件事。塔尔科特·帕森斯教授曾经把科学称为“对现实认知取向的一种选择性体系”。这一点或许可以用更简单的话来表述。但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选择性。历史学家必然要选择史实。有人坚信史实是确实存在的,是客观的,不为历史家的阐释而左右。这种见解非常荒谬,但却难以根除。

2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关于过去的事实是怎样变成史实的。1850年,在斯泰利布里奇的守护神节那天,一个卖姜饼的小贩因为一点小事儿与人发生口角,最后被一群愤怒的暴民故意活活踢死。这是一个史实吗?要是在一年前,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是”。这件事被一个目击者记载在了一本鲜为人知的回忆录中,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哪位历史学家提及此事。但是一年前,基特森·克拉克博士在牛津大学的福特系列讲座上提到了这件事。这样它就变成史实了吗?我想还没有。我认为,在这个对入会标准有严格规定的史实俱乐部里,这个事件现在的地位相当于候选会员。它现在正在等待附议者和担保人。也许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会看到这个事实首先出现在关于19世纪英国的文章和书籍的脚注当中,然后可能会出现在正文中。再过二三十年,它也许就是一个确定无疑的史实了。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再也没人提起这件事。这样它就会重新被湮没在关于过去的那些非历史的事实堆中而被人遗忘,而基特森·克拉克博士拯救它的英勇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这两种可能性哪一种会发生呢?又取决于什么呢?我想这取决于其他历史学家是否认为基特森·克拉克博士引用这个事件来证明的论点或者阐释言之有据,并且具有重大意义。这个事件作为史实的地位取决于历史学家的阐释。而任何一个史实都包含阐释的成分。

Unit 7 家的遐想

噢,给我一个家,那里

野牛徜徉,

那里小鹿和羚羊

奔跳嬉戏;

那里听不到令人

丧气的话,

那里不是整天

阴云蔽日。

噢,给我一个家,那里

闪亮的金刚沙

随着溪水缓缓流淌;

那里优雅的白天鹅

在空中飞翔

如同梦幻仙女下凡。

家,牧场是我家,

那里小鹿和羚羊

奔跳嬉戏;

那里听不到令人

丧气的话,

那里不是整天

阴云蔽日。

——《牧场是我家》节选

1 《牧场是我家》是一首传统的牛仔歌曲。当时有很多关于美国西部荒原拓荒者的歌曲,表达他们在新家体验到的家庭生活的快乐和归属感,《牧场是我家》是其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当20世纪的拓荒者——美国的宇航员——率先在40年前从太空拍下那些令人惊叹的地球照片时,我们看到了一些我们曾经在地图和图画上见过的东西。但是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我们这个巨大的行星的全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照片令人震撼,这个蓝白相间的巨大星球在太空中旋转着,既熟悉又非同寻常。这就是我们生活了千百万年的地方吗?这就是我们的家,人类的大本营吗?

2 可是这些照片里还是少了些东西。是人类把家和地球变得舒适宜人;尽管从太空看地球,我们感觉人类已经征服了地球,我们现在是这个星球的主宰,但我们知道在地

球上,并非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减少很多人的痛苦,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可以让我们的寿命增加一倍。而另一方面,地球的疆域是有限的。我们知道人口的增长已经失控,这给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资源压力,并损害了我们的家居环境。不错,我们提高了生活水准,已经梦想成真,但是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

3 我们在许多方面和许多人共享我们各自的家园——以及我们大家的家园。从澳大利亚到赞比亚,人们都戴棒球帽,看好莱坞电影。在摩洛哥的市场上可以买到新加坡生产的收音机。我们都看电视,并且都喜欢看同一类节目。人们是必须这样做,还是就喜欢这样做呢?

4 虽然我们已经学会了(或被教会了?)喜欢或追求同样的东西,但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意识到我们都有一种个人主义的特质,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意识到自己的独特。当世上的生活变得令人无法承受的时候,人们就隐退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隐退到各自的家中。

5 “家”这个词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保护美国人不受恐怖袭击的那个部门名叫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国土安全部),这种称呼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家”在很多语言中都被译成“房子”或“住宅”,但它不仅仅意味着砖头和灰浆。家是我们可以放松休息的地方,在家里我们可以脱下鞋子,不再受外面世界的烦扰。家是一个让我们倾听心声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感觉安全的地方。通过挂在墙上的照片、我们最喜欢的椅子、外出旅游时带回来的纪念品,家显示出我们个性的方面,我们的取舍。这些东西每天一成不变地放在那儿,象征着这个变幻不定的世界中的片刻停顿。

6 在寒冷的国家里,家是热源。人们用壁炉生火取暖,而“壁炉”这个词(hearth)和“家”这个词(home)是同义词。hearth and home这一词语的意思就是“家庭生活”。

过去,客厅里所有的椅子都是朝向壁炉的,壁炉是大家注意力的焦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客厅的椅子都朝向电视,它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窗户。

7 许多年来,家一直是女性的领地。为家人创造一个温馨的家,相夫教子,从而让社会继续发展是她们的责任。但是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发展,女性的传统职责显然已经改变,她们现在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这也是在行使她们与生俱来的权利。那么,我们所熟悉的家庭模式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要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有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承担每天维护它的责任。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女性在这方面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我们必须承认:男性的角色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至少变化没有那么大。

8 但是我们的选择越多,我们所受到的限制也越多。过去,如果我们的家园不能提供让我们满意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我们可以收拾家当,另外去找一个地方住。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在英国忍受了多年的宗教仇恨,终于在17世纪逃到了北美。我们现在依然把美国称为“自由者的国土,勇敢者的家园”。但是今天,世界各地可以居住的地方都已经有人居住,如果你要搬到别的地方去住,可选择的余地已经非常小了。在发达工业国家,空地已经所剩无几。那儿的每一个社区都住着人,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希望和需求。如果我们认为他们的希望和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那是愚蠢的想法。 但是如果你要阻止人们去实现这些梦想、满足这些需求,那是非常不道德的。要让人们安居乐业,就需要有大智慧,需要投入极大的心思。

9 那么再过30或40年,我们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呢?在很多社会中,父母工作,祖父母照看孩子和家。这样传统的大家庭会一直保持不变吗?会继续成为家庭的主流模式吗?西方的(更具体地说应该是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核心家庭模式会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生活模式产生影响吗?如果会产生影响的话,是不是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放学后会回到空

荡荡的家里?缺少来自父亲角色的影响,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会惹上更多的麻烦?是不是意味着更多的少女怀孕?家的概念在任何方面发生改变,都会对我们在家庭以外的生活构成巨大的影响。

10 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现在是我们重回太空拍摄地球的时候了。但是这次我们是要给我们的家园拍一些照片,然后置身事外,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思考一下我们是怎样生活的,跟谁一起生活,我们从哪里获得最大限度的温暖、舒适和爱。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终有一天,地球这颗行星将变得面目全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