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2014安丘二中高一化学期末考试模拟

来源:小奈知识网
安丘二中高一化学期末考试模拟

相对原子质量: N∶14 O∶16 Na∶23 Mg∶24 Cu∶64 K∶39 Fe∶56 Al∶27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氧化物、化合物 B.化合物、电解质 C.溶液、 胶体 D.溶液、 分散系

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

就可以制成铅笔芯。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

消耗的质量约为1mg。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

C.5×1019个 D. 5

A.2.5×1019个 B.2.5×1022个 ×1022个

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 ) A.MnO4-Mn2+ B.HCl

Cl2 C.Fe

Fe3+ D.KClO3

O2

4.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NH4)2SO4五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KSCN B.H2SO4

C.NaOH D.AgNO3

5.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NA 6.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能鉴别开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 B.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7.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②③

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 = 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9.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可用于呼吸面具 B.Na2O不稳定,能继续被O2氧化生成Na2O2 C.Na2O2是白色固体,和冷水作用得到O2和NaOH D.Na2O2与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0.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 则通入的该气体可能是

A.CO2 B.NH3 C.NO2 D.Cl2

( )

1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 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 ) 选陈述Ⅰ 项 A B C D 工业生产硫酸用水吸收SO3 Cl2与SO2混合后可漂白纸张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溴化银常用作感光材料 陈述Ⅱ SO3可与水反应 判断 Ⅰ对,Ⅱ对,有 Cl2和SO2有较好的漂Ⅰ对,Ⅱ错,无 白作用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溴化银固体被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Ⅰ对,Ⅱ对,无 Ⅰ对,Ⅱ对,有 12.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正确的是

A.Fe3O4 :铁红,用作涂料 B.碳酸钡:做医药钡餐 C.苏打:纯碱,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13.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 )

A.Cu、Fe3+ B.Fe2+、Fe3+ C.Cu、Cu2+、Fe D.Cu、Fe2+、Fe

14.2013年12月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载有“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探测器以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其中高氯酸铵的反应为:2NH4ClO4=N2↑+Cl2↑+2O2↑+4H2O。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能产生大量高温,高温是推动飞船飞行的主要因素 C.铝粉的作用是点燃时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D.在反应中NH4Cl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5.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A 钠与水反应 操作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溶液1000mL 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鉴别KCl、NH4Cl和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并加MgCl2溶液 热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D 上层液体 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16.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

B.Fe(OH)3中含有少量Al(OH)3可加入适量的NaOH除去 C.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用加热的方法提纯 D.Fe(NO3)3中混有少量Fe(NO3)2的杂质可加入适量的氯水除去

17.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的是 ( )

说法正确

A.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 D.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8.将Cu片放入0.1mol·L-1 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溶液中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D.4∶3

B.3∶4

C.3∶5

19.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Cl2 +2KBrB.2NaHCO3

Br2 + 2KCl

Na2CO3+H2O +CO2↑

2Na2CO3 + O2↑

4Fe(OH)3

C.2Na2O2+2CO2

D.4Fe(OH)2+O2+2H2O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0.(16分)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硬质试管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质试管中固体的成分中:一定含有 ,还可能含有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②取少量溶

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还原铁粉 肥皂泡 湿棉花 (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右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 具有 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Fe2+的盐溶液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 ,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

21、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没有超常抵抗力的病毒。研究证明,许多常用消毒药物如漂粉精、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可以将禽流感病毒杀灭。氯气与Ca(OH)2充分反应,使次氯酸钙成为主要成分,得到漂粉精,其稳定性比漂白粉高。

(1)将漂粉精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液状,静置分层。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取少许上层清液,先滴加适量的酸化,再滴加溶液即可检验Cl-的存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随后溶液迅速褪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性并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2)漂粉精同盐酸作用产生氯气:Ca(ClO)2+4HCl

2Cl2↑+CaCl2+2H2O

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总数为________mol ,被氧化的HCl物质的量为________。

有效氯数值是漂粉精中有效成分Ca(ClO)2的含量大小的标志。

若某漂粉精的有效氯为65%,则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已知Mr(Cl2)=71, Mr〔Ca(ClO)2〕=143)

22. (8分)向200 mL 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_______ ______。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2 mol·L-1的盐酸,所得气体(不考虑溶解于水)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加入盐酸200 mL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23.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

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 (4)当D中产生 (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

装置D的作用为 。

安丘二中高一化学期末考试模拟参考答案

1-5BCACB 6-10ABDBA 11-15CDDBC 16-19CDDC 20.(1)3Fe+4H2O(g)

Fe3O4+4H2 Fe3O4、Fe(2)Fe3O4、Fe(3)2Fe3++ Fe==3Fe2+ (4)

FeSO4+2NaOH==Na2SO4+2Fe(OH) 2↓ 4Fe(OH) 2+ O2+2H2O==4Fe(OH) 3 (5)还原、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铁粉

21.(1)Ca +

2+

CaCO3↓ 硝酸(或HNO3)(1分)AgNO3 Ag + Cl

+-

AgCl↓

碱 氧化(或漂白) ※(2)1 1 mol 65.45%

22.(1)Na2CO3、NaHCO3 NaOH和Na2CO3、Na2CO3和NaHCO3

(2)OH-+H+═H2O、CO32-+H+═HCO3-

1.2 mol•L-1

23.(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③①②(3)品红溶液褪色。(4)A;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