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稳定性研究

高婷;赵玉娜;何艳萍

【摘 要】目的 采用GC法对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色谱柱为H P-5(30 m×320μ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采用程序升温法,检测器温度为200℃,载气为N2,流速为25 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50℃.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9001对复方薄荷脑滴鼻剂进行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结果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在影响因素实验中,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有较显著的变化,在加速实验和6个月的长期实验中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均在标示量的90% 以上.结论 GC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稳定性研究.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8(033)005 【总页数】4页(P642-645)

【关键词】复方薄荷脑滴鼻剂;薄荷脑;樟脑;稳定性研究 【作 者】高婷;赵玉娜;何艳萍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制剂中心,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制剂中心,银川 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制剂中心,银川 75000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94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是医院耳鼻喉科常用的治疗干燥性和萎缩性鼻炎及伤风鼻塞等传

统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和樟脑,溶剂为液状石蜡,具有润湿黏膜、促进黏膜血液循环、刺激黏膜腺体分泌、减少痂皮和清除鼻内臭味的作用[1-2]。复方薄荷脑滴鼻剂作为医院制剂,由于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现有的质量标准却存在很大的缺陷。该制剂质量标准参照1995年版《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2版)[3],仅对樟脑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荷脑用化学显色法做了定性鉴别。

目前薄荷脑和樟脑的测定研究报道很多[4-12],但对其进行系统地稳定性考察却少见[13-14]。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9001中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实验指导原则[15],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复方薄荷脑滴鼻剂进行系统地稳定性考察,为其有效期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7890B型Agilent气相色谱仪,包括其子工作站、自动进样器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MS105DU型分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PHS-3C型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RHS-250-Ⅱ型恒温恒湿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1-2E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

1.2 试药 薄荷脑对照品(批号110728-200506),樟脑对照品(批号111749-20060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薄荷脑(黄山天目薄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50801);樟脑(合成)(苏州优合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50618C);轻质液状石蜡(吉林市吉化江城油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60101);乙酸乙酯(色谱纯,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批号2013060801);环己酮(徐州天鸿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40308);复方薄荷脑滴鼻剂为自制(批号:161122,161125,161130);水为纯化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制备

2.1.1 处方 薄荷脑10 g,樟脑10 g,液状石蜡加至1 000 mL。

2.1.2 制备 分别取处方量的薄荷脑、樟脑加入研钵中研磨至糊状,缓慢滴加适量的液状石蜡研至无色澄明油状液体,再加入液状石蜡至全量,搅拌均匀,即得。 2.2 GC法的建立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19091J-412 HP-5(30 m×320 μm,0.25 μm)PEG极性毛细管色谱柱;柱温100 ℃,保持1 min,以5 ℃·min-1速率上升至130 ℃,保持2 min,后运行220 ℃,保持2 min;氢火焰离子化监测器(FID),温度为220 ℃;载气为N2;流速:25 mL·min-1;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50 ℃;进样量:1 μL。

2.2.2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储备液:精密称取薄荷脑对照品和樟脑对照品各适量,用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成质量浓度为1.0 mg·mL-1的溶液,作为对照品储备液。 内标溶液:精密称取环己酮适量,用乙酸乙酯溶解并稀释成质量浓度为0.5 mg·mL-1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

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储备液和内标溶液各1 mL,置于同一10 mL量瓶中,用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5 mL,置于25 mL量瓶中,用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此溶液1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入内标溶液1 mL,用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阴性对照溶液:取液状石蜡适量,置于研钵中,按照制备2.1项下方法研磨后,精密量取2.5 mL,按照上述供试品溶液方法进行制备(不加内标溶液),即得。 2.2.3 专属性考察 分别取阴性对照溶液、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 μL,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空白基质对复方薄荷脑滴鼻剂中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测定无干扰,薄荷脑、樟脑和内标物的分离良好,见图

1。

图1 GC图

A.阴性对照溶液;B.混合对照品溶液;C.供试品溶液;1.环己酮;2.樟脑;3.薄荷脑。 Fig.1 GC chromatograms

A.negative solution;B.mixed reference solution;C.sample solution;1.cyclohexanone;2.camphor;3.menthol.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移取2.2.2项下制备的对照品储备液0.3,0.5,1.0,1.2和1.5 mL,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 mL,用乙酸乙酯稀释至刻度,摇匀,得系列标准曲线溶液。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1 μL,以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y)、对照品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薄荷脑和樟脑质量浓度分别在0.03~0.149和0.03~0.15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2.306 5x+0.003 7(r=0.999 9)和y=2.298 4x+0.002 7(r=0.999 9)。

2.2.5 精密度与重复性实验 取标准曲线中间点溶液,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计算薄荷脑和樟脑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结果显示,薄荷脑和樟脑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0.53%和0.44%,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取复方薄荷脑滴鼻剂(批号161130),按照2.2.2项下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RSD值分别为0.69%和0.70%,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6 回收率实验 按照处方比例配制空白基质,精密移取对照品储备液适量,按照2.2.2项下方法制成标示量分别为80%,100%和120%的模拟供试品溶液各3份。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计算回收率,见表1。 表1 回收率实验结果

Tab.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 (n=9)

成分样品标示量/%加入量/μg·mL-1测得量/μg·mL-1回收率/%平均回收率/%RSD/%薄荷脑8079.5281.40102.4101.9 0.5979.5280.92

101.879.5280.82101.6010099.40101.60102.299.40101.60102.299.40102.30102.9120119.30120.50101.0119.30120.90101.3119.30120.80101.3樟脑8080.2080.60100.5100.91.080.2080.60100.580.2080.50100.4100100.20102.80102.6100.20101.60101.4100.20102.50102.3120120.20120.0099.8120.20120.40100.1120.20120.40100.2

2.2.7 溶液稳定性实验 按照2.2.2项下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于0,2,4,6,8和10 h分别进样1 μL,测定薄荷脑和樟脑峰面积/内标峰面积的比值,计算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RSD值为分别为1.0%和0.95%,结果表明,复方薄荷脑滴鼻剂中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在10 h内稳定。

2.2.8 样品测定 取3批复方薄荷脑滴鼻剂样品,按照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按照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薄荷脑、樟脑和内标物的峰面积,计算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中薄荷脑和樟脑含量测定结果 Tab.2 The content of menthol and camphor in samples

批号薄荷脑含量/mg·mL-1标示量/%樟脑含量/mg·mL-1标示量/%1611229.842 98.429.808 98.081611259.789 97.899.787 97.871611309.852 98.529.868 98.68

2.3 稳定性研究

2.3.1 影响因素实验 ①高温实验:取批号为 161130的复方薄荷脑滴鼻剂适量,置于开口洁净容器中,在40 ℃温度下放置10 d,于第5和10 天取样,考察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性状及含量,与第0天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

②强光照射实验:取批号为161130的复方薄荷脑滴鼻剂适量,置于洁净容器中,在光照度为4 500±500 lx的条件下放置10 d,于第5和10天取样,考察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性状及含量,与第0天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影响因素实验结果

Tab.3 Results of stress testing

项目时间/d性状含量/mg·mL-1薄荷脑樟脑强光照射实验 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852 9.868 5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591 9.543 1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204 9.242 高温实验 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852 9.868 5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473 9.430 1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187 9.194

2.3.2 加速实验 取3批(批号:161122,161125,161130)复方薄荷脑滴鼻剂,市售包装,在温度40±2 ℃,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实验期间的第1,2,3和6个月末分别取样1次,考察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性状及含量,并与0个月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加速实验结果

Tab.4 Results of accelerated stability testing

批号时间/月性状含量/mg·mL-1薄荷脑樟脑161122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842 9.8081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701 9.7052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654 9.6233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5459.5986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163 9.231161125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789 9.7871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709 9.7012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621 9.6053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475 9.5196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112 9.198161130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852 9.8681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765 9.7712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704 9.7133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575 9.5826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2029.186

2.3.3 长期实验 取3批(批号:161122,161125,161130)复方薄荷脑滴鼻剂,

市售包装,在温度25±2 ℃,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每3个月取样1次,分别于第0,3,6,9和12个月进行取样,考察复方薄荷脑滴鼻剂的性状及含量,与0个月的进行比较,结果见表5。 表5 长期实验结果

Tab.5 Results of long-term testing

批号时间/月性状含量/mg·mL-1薄荷脑樟脑161122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842 9.8083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701 9.7056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554 9.523161125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789 9.7873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679 9.6816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511 9.5201611300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852 9.8683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645 9.6516无色澄明油状液体9.414 9.413 3 讨论

与紫外分光光度法[16-17]、HPLC法[18-19]和旋光法[20]相比,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可方便、准确地同时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剂中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故本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复方薄荷脑滴鼻剂进行系统地稳定性考察。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中所用溶剂液状石蜡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故本文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溶剂,既避免了进样口的污染,又保证了分离效果。

影响因素实验中高温60 ℃测定结果低于限度,故本文在40 ℃条件下同法进行了实验。由稳定性研究结果可知,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均在标示量的90%~110%之间,性状无显著性变化,因薄荷脑和樟脑为挥发性物质,故复方薄荷脑滴鼻剂应于阴凉处密闭保存。

复方薄荷脑滴鼻剂为我院注册配制的医院制剂,有效期为6个月,笔者将进一步完成后续的长期稳定性实验,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有效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关文献】

[1] 谢剑锋,金蜀蓉.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鉴别方法的改进[J].中国药房,2012,23(35):3337-3339.

[2] 刘晨,任宗芬,李建理,等.复方薄荷脑微乳原位凝胶剂的评价[J].中成药,2015,37(12):2632-263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S].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66.

[4] 姚鑫,程宗琦,姜玮,等.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和薄荷脑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17,32(5):594-596.

[5] 邱财荣,殷萌,孔爱英,等.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5,36(9):582-585.

[6] 王俊丽,李加恒,盖静.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樟脑搽剂中樟脑、薄荷脑含量[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6,37(3):164-166.

[7] 王爱武,刘帅,张鉴,等.复方薄荷脑滴鼻液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7):628-630.

[8] 谢军,彭贤东,龙凤,等.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质量控制[J].中国药业,2012,21(13):27-28. [9] 刘平,程璐,张鹰,等.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炉甘石洗剂中薄荷脑和樟脑含量[J].医药导报,2011,30(6):795-797.

[10] 张婷,龚志成,马虹英,等.复方薄荷脑微乳中薄荷脑与樟脑的含量测定[J].医药导报,2010,29(9):1224-1226.

[11] 周刚,王巨才,禹凤英,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薄荷脑和樟脑的含量[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2(2):150-152.

[12] 余继英,何林,孙世明,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2组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5,16(1):60-62.

[13] 奚之骏,杨铭,余敏英,等.薄荷脑樟脑滴鼻液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15):1408-1410.

[14] 张建珍,林佩斌.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的稳定性测定[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3):106-107. [1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54-356. [16] 唐毅敏,朱文慧.改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樟脑醑中樟脑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723-724.

[17] 王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的含量[J].海峡药学,2014,26(1):85-86.

[18] 陈念祖,王东蕾,黄滔敏.RP-HPLC法测定薄荷脑樟脑滴鼻液中樟脑的含量[J].中国药房,

2009,20(6):453-455.

[19] 田静,许亚玲,杨迪.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5,16(12):944-945.

[20] 李成,陈连剑,罗意文,等.旋光法测定复方达克罗宁薄荷脑润肤止痒水中薄荷脑的含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2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