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l济j论j坛 科 ——黑龙江技信总 —— 当前商业银行授信管理缺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王雪冬 鲁照林 司静波z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风险控制水平事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命脉。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控制正处于探索阶段,在业务经营中,存在着偏重业务扩张、 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忽视风险控制、粗放经营等造成银行资金巨额损失的现象,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与国外先进授信管理存在明显差距。因 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授信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授信风。 关键词:授信风险;管理;控制 授信是商业银行根据顾客的需求,按照规 1,5考核激励机制的不足。商业银行对分支 2,4提高信贷系统基础信息的规范性 定的程序和要求,通过对顾客的评审而确定对 机构授信风险管理效果的考核是通过信贷资产 过去授信客户信息分散录入,各个信贷人 其发放或授于融资支持的业务。授信风险贯穿 质量指标进行的主要包括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 员的掌握标准和把握尺度不一,随意性比较强, 于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当前国家下大力气 贷款率控制指标、压缩指标以及存量不良贷款清 甚至有些应当维护的信息没有维护,信贷系统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银行体制改革,股份 收指标、新发放贷款不良率控制指标等。资产质 基础信息不完善。如果设立专门的人员负责信 制商业银行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国有商业 量指标与业务发展指标都是分支机构必须完成 息维护工作,将大大提高信贷系统基础信息的 银行全力以赴地进行股份制改造,从国内商业 的硬性指标,同时层层分解到有关部门和个人并 规范性、齐全性、完备性,保证内部管理信息的 银行的整体发展来看,正逐步向规范和国际化 与工资奖金挂钩,各级分支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部充分共享。 的商业银行靠拢,各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都在 门面临发展业务与控制风险的双重压力。 2.5完善商业银行统一授信制度。 降低,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增强。 2基于商业银行授信管理的对策建议 组织保证。银行应根据统一授信管理制度 1商业银行授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 2.1加强商业银行授信管理的制度创新 的要求调整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职能部门,以利 问题 努力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机构。目标是要 于科学决策和风险控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 1.1授信审批授权链条过长。中资银行的 明确出资人与经营管理者的关系,设计一套对 现审贷分离原则,保证授信额度审批部门与执 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结构与该结构相对应的 管理者有效的激励制,要从制度上保证彻底打 行部门相互独立,形成健全的内部制约机制。银 是中资银行授信审批权以各级机构为对象层层 破管理者“官本位”的观点。除改造、重组为股份 行统一授信审核和批准部门与执行部门要分清 分级授权,总行对一级分行授权,一级分行对辖 公司的按《公司法》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之外,仍 责任,协调动作。最高授信额度确定后,各种具 内分支机构进行转授权。在金字塔型组织结构 保留政府出资的独资公司形式的法人单位,要 体授信形式的发放仍应由审贷委员会逐笔审 下“审贷分离”原则无法得到彻底贯彻因为每级 通过建立董事会或监事会的组织,负责行使所 批,授信额度执行部门主要负责授信形式发放 行长既对本行的信贷风险负责任,又对本行的 有者权力,实施对银行最终的实质性控制。通过 和业务操作 业务发展指标负责任,不可避免地要在“发展” 董事会制订银行发展战略,聘任和解聘银行高 强调风险分散性原则。按信用风险程度的 和“控制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而多数情 级管理人员,考核其经营业绩,决定其薪酬,指 不同,将贷款根据一定的组合方式分散到各个 况下,基层行长追求的是业绩,因为业绩是晋升 导和监督其确保所有者经营目标的实现;指导 不同的行业,这是国际上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 的钥匙;至于风险,不在任期内暴露一般不会影 和监督管理者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 险普遍采取的原则之一。为了实现组合的平衡, 响在异地的任职。 内部管理环境,有效控制风险。 一是根据客户的风险评级,确定其风险最高信 1.2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审查评价方法不够 努力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国有商业 贷额;二是根据行业的波动性,决定该行业贷款 精确。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采用资产负债比率法 银行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重新 的最高占比;三是确定不同期限的贷款的占比; 确定企业授信额度的方法,没有形成授信资产 整合原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构架,在此基础上 四是控制非目标市场的占比。银行在对客户实 的优化分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陷。如没有将 建立全面的和分部门的内部成本、利润核算体 行综合授信管理中,应根据我国的产业政策,结 客户的授信需求与银行的实际能力相结合,银 系,以及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内部 合各自营销工作的市场定位,按照各个企业的 行的授信资源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所有客户 风险控制管理体制与机制,这不仅包括信用风 不同信用程度,在不同的行业中确定自己的重 的授信额度,所以并不能把资产负债比率法确 险,同时应包括过去不被人们注意的利率风险 点客户,把授信业务的风险分散到不同行业、不 定的客户授信额度,作为客户的最终授信额度, 和操作风险。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推进审慎 同企业中去。 必须进行优化组合。 性会计原则建设,真正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将现金流量作为确立授信额的重要参考 1.3适时监测、风险预警、反馈机制等环节 和核心资本充足率水平。在此基础上,按照巴塞 指标。上文分析了资产负债比率法的不足之处, 薄弱。笔者曾在基层做过信贷管理,对此深有体 尔委员会要求,及时、正确地披露相关信息,增 有必要将现金流量作为确立授信额的重要参考 会,由于在授信管理中忽视事前防范,放款之前 强银行的透明度。授权采用“扁平式”结构要比 指标作为补充。以净资产倍数来确定授信额度, 最看重的往往是抵压(或质押)是否足值,一般 “金字塔式”更直接有效。 最大的不足是净资产不能有效抵偿企业对银行 认为抵押足值,问题不大。在授信以后,主动跟 2.2建立完整的授信调查制度 的负债。同时账面上盈利的企业,偿债无力的也 踪、监测、积极反馈等贷后管理做得不到位,轻 筛选即根据授信条件对新客户进行筛选 不在少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现行的会计制 视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贷款资金用途是否改变, 按客户性质、担保条件、授信品种等业务进行分 度所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即会计记账以所有 直到企业不能偿还本息时才能意识到存在问 类处理。务必进行深入授信调查,包括基本授信 权的转移为依据,因此在企业的利润中就包括 题。而出现问题后,银行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着 调查、额外授信调查及低风险业务授信调查。制 了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成分,如果企业的应 手处理不良授信,而效果却很差,最终可能要通 定周密授信方案,确定合同条款、授信额度、授 收部分账龄不合理、质量不高且占比较大就会 过诉讼,耗时更多,实际上商业银行此时授信质 信种类、借款用途、期限、担保方式、定价、提款 严重影响企业的偿还能力。 量上已经开始严重损失,姑且不论最终的损失。 计划、还款安排、限制性条款。 参考文献 1.4不能做到统一授信。目前商业银行基 2.3实现对押品价值的定期评估和跟踪。 f1】于研.信用风险的测定与管理[M】.上海:上海 本上做到了授信主体和授信形式的统一,建立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了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并根据借款人的信用 的商品价格总是处于波动状态的,所以要密切 【2】张岑遥.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统一授信制度的 等级、债务承受能力以及本行的目标市场份额 关注押品的价格变化。由于授信企业分布于各 不足fJ】_金融论坛,2002,1. 确定本行内部掌握的最高授信限额。但是商业 行各业,而授信人员的专业知识是有限的,要充 【3】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一兼论巴塞尔新 银行对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还刚刚起步, 分利用网络这一工具作为我们评估押品在当前 资本协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纳入统一授信管理的集团客户数量很少。 市场中的大概价格。 责任编辑:杨大伟 一l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