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下列变化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瓷瓦破碎 B . 煤炭燃烧;水的蒸发 C . 酒精挥发;食物腐烂
D .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
2. (2分) 某井水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等,该井水属于( ) A . 纯净物 B . 氧化物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3. (2分)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 .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4. (2分) (2016·重庆B) 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糖水 B . 豆奶 C . 碘酒 D . 冰水
5. (2分) (2015九上·昭通期末) 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直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如图要求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OH NaCl Na2CO3 B CO CO2 H2SO4 CuO C Fe Fe2(SO4)3 Mg HCl D O2 CO CuO C 第 1 页 共 9 页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 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X 水
氢氧化钙溶液 稀硫酸 硫酸铜溶液
Y 食盐 二氧化碳 镁粉 铁粉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7. (2分) 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
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第 2 页 共 9 页
C .
D .
8. (2分) (2015九上·隆回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 . 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
C .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D . 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
9. (2分) 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 A . 漏斗、烧杯、玻璃棒 B . 量筒、集气瓶、烧杯 C . 漏斗、试管、玻璃棒 D . 滴管、玻璃棒、烧瓶
10. (2分) (2019九上·玄武期中) 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1)常温下碳酸氢铵( )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是白色固体。(2)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
A . 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第 3 页 共 9 页
B . 乙实验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是氨水 C . 乙实验中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方程式是:
D . 甲实验中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就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了
11. (2分) 小强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决定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该从厨
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物质中的( )
A . 味精 B . 白酒 C . 酱油 D . 食醋
12. (2分) (2017九上·南山月考) 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 验 装 排水置 测定空气中氧气法收集氢气 硫在氧气中燃烧 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难溶于水) 解集气瓶中的水:吸量筒中的水:通过集气瓶中的水:吸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释 收放出的热量和水体积的变化得收有害物质,防止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二氧化硫 出O2体积 大气污染 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13. (2分) (2018九上·嘉定期末) 实验室利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一定不能用作反应物的是( )A . H2O2 B . NaCl C . KClO3 D . KMnO4
14. (2分) (2017·青羊模拟) 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 . 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第 4 页 共 9 页
) )
C . 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D . 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二、 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2分)
15. (2分) (2017九下·滨湖月考)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9g;
③在19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 B . 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 .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 D . 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4.4g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7分)
16. (3分) (2018九上·佳木斯期中)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 ”和“ 同原子。
”表示两种不
(1)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 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
A . B . C . D .
17. (8分)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第 5 页 共 9 页
(1) 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实验结束后防止水倒吸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 (3) 若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4)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溶液来制取二氧化碳(CO2).已知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18. (6分) (2017·城中模拟) Cu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
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
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气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 。
(3)
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①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②Fe3+遇到KSCN试剂变红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Cu2O和Fe2O3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第 6 页 共 9 页
①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②若假设2成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
【探究延伸】若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Cu2O和Fe2O3的混合物。
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克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克(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
19. (7分) 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 (1)
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
(2)
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计算完全燃烧92g二甲醚需要氧气多少克?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 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2分)
15-1、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7分)
16-1、16-2、
17-1、
17-2、
第 8 页 共 9 页
17-3、
17-4、18-1、
18-2、
18-3、18-4、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
19-1、
19-2、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