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若轴,腰如绵,纵身猿,着地燕”。意思是说,在踢毽时,全身的肌肉都要放松,身体自然摆动;跳跃时,要像山猿般灵巧;落地时要像燕子般轻盈。这样才能踢好毽子。
牢记这句口诀,并掌握以下要领,您就可以开始练习了。
1.选择平坦、无风的场地,使肺部能吸收大量的新鲜空气。
2.先练习空踢或悬踢,以培养踢毽子的熟练度及身体平衡感。
3.从单脚踢开始练习,再左右脚交互练习,以促进身体均衡发展并培养平衡感。
4.两眼注视毽子,而不要单看脚的动作,忽略了掌握毽子下落的时间点。
5.除特殊动作外,任何踢法务求毽子直上直落。
踢毽时常见的问题及纠正方法:1.刚学踢毽时,容易踢空。
原因可能是还未掌握好拋毽后毽子在空中落下至脚的时间;踢毽脚的动作生疏,只注意到脚的动作;踢毽脚未向外稍开,而是膝盖直上抬起。
纠正方法是:手自然垂直放在身体前面,以空踢的动作轻踢手掌练习;在毽子上绑细绳;手不往上拋毽,只让毽子直落下同时用脚踢起毽子。
2.连续踢时,容易掉毽。
这是因为:踢毽时脚接触毽子的部位不准;用力的方向不是正向上;着毽点(脚背内侧)未平或晃动;踢毽脚的高度忽上忽下,未能保持一定高度。纠正方法是多练习空踢或悬踢。
3.脚步来不及移位、重心转移慢。
这主要是因为:身体重心未保持平衡;踢毽时支撑脚僵直,没有弹性;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够快,移位的速度慢。应该这样纠正:多练习集中注意力;毽子踢出后,要实时准确地判断落点,脚步能主动移位,准备迎接下一踢毽动作;注意转移重心,支撑腿必须具有弹性以增强重心转移和支撑脚的灵活意识;加强锻炼腿力和调节身体重心的能力。
《人民日报》 (2004年02月23日 第十二版)
脚外侧踢法又叫拐踢,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里踢外拐的拐法。它的要领是:右脚拐踢时,左腿为支撑腿左脚脚尖向左方向站立,与身体形成45°角。左膝微屈,身体成半下蹲姿势,然后右大腿用力向左摆动,右小腿同时抬起,右脚腕呈勾形,用右脚外侧后1/2处将下降的毽球踢起,高度可比盘踢略高一些,但一般以齐胸为准。然后迅速将右脚脚尖向右站立,与身体形成45°角、右膝微屈用左脚以与右脚拐踢时的同样方法进行拐踢,形成左右互换交踢。拐踢起的毽球要求正对身前、直上直下而不是左右摆动。踢起的毽球距胸前50公分左右较为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