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诊脉方法

来源:小奈知识网
我的诊脉方法

现在很多人都不信脉诊,有西医,也有中医,我初学时,我临床进修的一位老师

也这样认为,在他的眼里,脉只不过是一小段血管,只能说明心脏的搏动,所谓的脉,只不过故作神秘罢了。然我不以为然,心想,既然是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东西,如果真是他们所说的那样,也不会流传到今天的。

我所接触的第一位老师,诊脉就很好,每当病人来诊时,总是能很明确的诊断病情,当时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脉诊学好,每当他说出病情时,我就想患者应该是什么脉象,有机会,我就试试,闲时我就看书,中医诊断大全,脉诀,然这样又过了

很长时间,仍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心中一片茫然,不知从何下手。我会烹饪,技术还是很好的(我是这样认为的,呵呵)我

可以用几十种方法作出不同味道的鱼来,我发现,我共跟了8位老师,每个人都喜欢烹饪,一谈起吃来,都很兴奋,故可作为 谈资,一次谈的的高兴,我就问,有关脉诊方面的问题,老师说,其实你应该从浮沉迟数来学习这样你进步就快了。

在我看来,这样真的是一个好方法,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好方法。

相信学中医诊脉的都看28种脉象,再看5绝脉,可是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见不全。

我的方法是,先知道正常的脉象是什么,一个正常人一呼一吸4至,和缓均匀,即为有神,为常脉,其余即为病脉,当然也要

考虑特殊人群,如老人脉略弦,小孩脉数,胖瘦,春夏秋冬,相信书里也不泛记载。

知道了常脉,下一步就是要知道4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浮脉轻轻搭手既得,沉脉需重按方得,小于4至的为迟脉,

大于4次的为数脉,浮脉在人体主什么病呢,多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数脉主热,也有例外的,如浮脉,如果阴分

虚极,阳亢于外,也现浮脉,且多浮而有力,多属重病。

下一步,需要回到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

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

清了。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分清了。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把这些脉象再重新组合,因为临床会有很多脉象组合在一起,如,浮迟,浮数,浮长,浮细,同样,沉脉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数,都需要我们结合起来细细分析。

举个例子,如左寸沉短而无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短主不足,无力也主不足心脉不足会导致什么病呢,心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动输送血液到全身,

他的不足首先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健忘。全身无力,每天懒洋洋的。

如左尺脉见沉数,沉主里证,主阴,数主热证,在病位在肾与膀胱,那么就是肾与膀胱有热,会出现小便黄,热,手脚发热, 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 主热,浮脉也主阳,尺为阴细为不足,结合起来就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这样的 病人必然会头晕,用药也可补阴潜阳为治。

再一个就是,要多实践,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都可以作为实习对象,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多练才会出

成绩。我刚开始时,一天有时看几十人, 看完之后对比一下,看哪对了哪错了,总结,慢慢的就熟练了。诊脉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分部,分脏器,每个脏器的功能都是什么,出现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会有哪些毛病,另外也切莫持一诊而诊病,古人的四诊合参是很有道理的。

再说就是生男生女的问题,书上说左手脉疾为男,反之为女,老师也这么讲的,我的经验是在40天左右时很准几乎不差,过了4,,5个月准确率就不那么高了,也就6,,7成准吧,也许还要提高水平,呵呵。

浮为阳,沉为阴,左为阴,右为阳,如左右都短而无力,多数木不疏土,病人多有,消化不好,饮食迟钝,这样的人多郁闷,如都弦长,多脾气暴躁,两种人都会两肋不舒。因为万事都有太过和不及,取脉一样。太过,不及即为病。脉一呼一吸4至,和缓均匀即为正常,为平脉,为有神。

使用多年的婴儿反乳验方

婴儿反乳,轻的好治,有的特别麻烦,西医输液打针什么的都不怎么见效,吃下去一会又吐出来,重的吐得什么也不剩,极大影响婴儿的生长,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别急,茄子花三五朵鲜开水泡一会喂下去会有奇效。这个方法是我父亲告诉我的,临床19年治愈不下百例患儿,经济简便,安全有效,有兴趣的同仁可在有茄子花的季节适当收存一些备用。

中药治疗高血压多年经验方

我在以往治疗高血压上曾用过很多常用方药,但效果都是一般,或是无效。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服用西药都能收到满意效果,这原因何在·····西药是化学品,所以效果好。我以前也这样想,但这是错的答案。高血压是疑难杂症,中医治疗疑难杂症是特长,于是我换位思考。

我把西药降压药分为四类,并和中药相统一。如:1.活血化瘀类相当于西药扩血管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2.利水化湿类相当于西药利尿降压药。3.清热化痰类相当于西药降脂药。4.安神类相当于西药升压神经受体阻滞剂。

这样按以上理论组方,便是我常用的《银龙降压汤》,先用此方治愈将近三百人,不敢说100%治愈但此方100%有效,长期和短期效果皆令人满意。 《银龙降压汤》

银杏叶20g 丹参15g 红花12g 车前子(包煎)20g 泽泻15g 牛膝15g 龙骨(先煎)30g 决明子20g 茯苓20g 远志15g 枣仁(炒)15g 用法: 每日一付,水煎服,一日二次。

方解:1.活血化瘀(扩血管降压):丹参 红花 牛膝 2.利水化湿(利尿降压):车前子 泽泻 茯苓 3.清热化痰(降脂降压):决明子 银杏叶 4.安神(阻滞剂):龙骨 枣仁 远志

加减:1.头晕--1)肝火,夏枯草 黄芩 生地 2)血虚,鸡血藤 白芍 川芎 2.恶心,呕吐---姜半夏 代赭石 3.头痛---细辛 川芎 4.四肢麻木,无力,腰痛---杜仲 寄生 5.耳鸣---菖蒲 注:临证应需变通,以后会陆续发病例。

例1.任某 女 54岁 教师 主诉:头晕七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该患头晕七年,加重三天。于七年前诊断为高血压,曾服过多种降压药(具体不详)与前几天自服珍菊降压片,1片/次,日三次。现见,头晕,身乏力,夜不寐,目赤,易怒,心慌(既往冠心病)BP175/100 脉玄数,舌红。 方药:《银龙降压汤》加减

效果:四付症状基本消失,十七付治愈,现已停药一年半,从未服西药和其他药品,血压控制在高压130--120,低压85--80,冠心病基本没症状

病案:唐某 女 46岁 工人 初诊2008年11月18日

该患高血压病史一年半,一年半前由于生活琐事生气后,自觉头晕、恶心、口干、胸闷。到附近医院检查,经诊断高血压(165/85),高血脂(2.56)。于08年11月18日经患者介绍,来我处看病。血压170|90,头晕、胸闷、晚上睡眠不好,一夜睡2~3小时,伴汗出、潮热

身无力、腰酸痛、眼睑浮肿,舌红苔厚,脉寸浮大关尺无力减。 用《银龙降压汤》加减

丹参20g 红花10g 牛膝15g 车前子20g 决明子20g 银杏15g 龙骨30g 枣仁15g 泽泻25 寄生15g 葛根15g 刺五加25g 杜仲15g 首乌25g 益母草20g 用药4付后血压155/85,用药8付后血压140|80,用药12付后血压125|80又服8付加以巩固并瞩其检查。(其中药物有加减)

唐某今日上午来复查,于12月23日做的体检,血压 125|80 血糖 5.7(空腹) 血脂 1.9

现在精神面貌佳,比以往健谈,眼睑浮肿消失,腰腿痛好转,夜间睡眠6小时以上,其他佳。

最近见一特殊病例

关某 男 47岁 干部

头痛7天,以往有高血压史,平时血压不平稳,但都高出正常血压,现见BP175|95,舌红、少苔。脉弦。目赤、多梦、面红。善饮酒、吸烟。 开药三副如下:

银杏叶20g 丹参15g 车前子(包煎)20g 泽泻15g 牛膝15g 龙骨(先煎)30g 决明子20g 茯苓20g 远志15g 枣仁(炒)15g 钩藤15g

细辛5g 夏枯草20g

三天后来诊BP150|85,血压降了点,但头痛未减轻。上方加川芎15g . 两天后来诊BP147|85,血压基本没变,头痛依旧。从新组方如下:

银杏叶20g 丹参15g 车前子(包煎)20g 泽泻15g 牛膝15g 决明子20g 茯苓20g 远志15g 枣仁(炒)15g 夏枯草20g

栀子20g 葛根20g 蔓荆子15g 山楂25g

三天后来诊BP135|85血压基本降至正常,头痛消失。后又服10付,现已停药13天,头痛未复发,每晨量血压高压在120-140低压80-85 这是最近的几个病例 陈某 女 61岁

既往高血压史20余年,冠心病12余年。头晕,头痛,心绞痛无规律性发作,多梦,舌红少苔,脉洪、弦。西医检测(医院诊断)见高血压155|85、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 一诊:银杏叶20 茯苓15 泽泻20 生山楂25 丹参20 牛膝15 决明子25 杜仲20

枣仁15 龙骨30 夏枯球20 石菖蒲10 四剂水煎服 二诊:症状见好,效不更方,再开四剂。

三诊:症状基本消失,原方减夏枯球、决明子。加鸡血藤25 三七粉2+琥珀粉2汤药冲服。

四诊:基本康复,精神佳,上方再开四付巩固。 韩某 男 52岁

于一周前头晕、伴恶心、头痛。现见,面红目赤、晨起口苦。舌绛,苔黄腻,脉洪大。BP185|95。 一诊:龙骨30 牡蛎30 银杏叶20 丹参20 牛膝25 夏枯球25 生地25 栀子20

茯苓20 泽泻20 车前子20 蔓荆子20 四付水煎服 二诊:症状明显好转,BP150|85,效不更方,再开四付。

三诊:症状消失,上方减蔓荆子、夏枯球。加白芍25 路路通20 五付水煎服,不用复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