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杜鹃圆舞曲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小奈知识网
杜鹃圆舞曲详案 何桥中心小学 魏旖旎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欣赏课 管弦乐合奏《杜鹃圆舞曲》 教材分析:

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管弦乐作品,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由三首各具特色的小圆舞曲组成,在旋律、节奏以及情绪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第一圆舞曲轻快,活泼,第二圆舞曲俏皮、跳跃,第三圆舞曲抒情、流畅,具有歌唱性。乐曲进行中不时出现下行的三度音“3 1”,模仿杜鹃的鸣叫。全曲结构为:“引子112233311尾声”。乐曲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上,在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目标:

1.在“唱、听、思、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引发对美妙音乐的向往与热爱。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主题乐段。

3.通过对乐段的分层赏析,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次管弦乐合奏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所塑造杜鹃的形象,体会并初步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同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打击乐、多媒体、钢琴、卡片等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故事线贯穿全曲。

1. 布置场景――森林,创设情境,播放背景音乐。

(引导学生想象,森林里出现了什么神秘的客人) 2. 想象训练

指导语:以一个你最舒适的姿势坐着,慢慢的闭上你的眼

睛,跟着我的话,慢慢的放松浑身的肌肉,放松你紧绷的神经,放慢你的呼吸,逐渐的放慢,深深的吸气,慢慢的呼气。你的脑海中一片清净,什么都没有。现在想象眼前有一团迷雾,你用手轻轻拨开眼前的迷雾,慢慢的走进一片大森林,你抬起头,缕缕阳光照在脸上,舒服极了。森林中一片宁静,遍地鲜花,你凑上去闻了闻,“嗯,好香呀!”这是,森林中忽然来了一群神秘的客人······(师用竖笛吹奏31 31)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3. 师用竖笛吹奏,学生猜猜模仿了什么。(布谷鸟又叫杜鹃) 师:有一位作曲家就是从杜鹃的叫声中获得了灵感,创作了一首管弦乐合奏的乐曲。 二、分段欣赏主题1 1. 初听

发现乐曲中布谷鸟的叫声,举手表示。

师:我们一起听一听,看看你是否能从音乐中发现布谷鸟的叫声,当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就把手举起来。 2. 复听

师:刚才我们用举手表示布谷鸟的叫声,瞧小杜鹃们高兴的跳起了舞。

学生起立,用简单舞蹈律动表现音乐,感受主题1的情绪 师:杜鹃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活泼的

现在你知道神秘的小杜鹃来森林里是做什么了吧? 跳舞 小杜鹃就是这样在村庄里欢快的跳着舞。 出示课题《杜鹃圆舞曲》

3. 为主题1简单伴奏,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师用双响筒,学生用响舌。

师:请同学们用身上的“乐器”跟老师一起为歌曲伴奏 4. 出示歌词

①教师范唱

师:杜鹃不仅舞蹈跳的好,还擅长唱歌。听!他们展开了美妙的歌喉~

②师生合作接口唱 ③师生齐唱

④加入简单舞蹈演唱

师: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杜鹃。 三、完整聆听全曲

聆听时贴出主题1卡片,听出主题1旋律出现的次数。 师:森林里来的这群杜鹃们翩翩起舞的样子美丽极了,让我们完整的聆听这首《杜鹃圆舞曲》。

当同学们听到刚才我们共同表现的那段旋律是,请用优美的动作吧、清脆的声音把它唱出来,同时,老师将用卡片表示这一段旋律。

提问:我们刚刚听到的这段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4次 四、分段欣赏主题2

①简单律动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模仿杜鹃飞翔的动作

师:刚刚杜鹃高兴地边跳边唱,这时它们的心情稍微有了一些变化。随着老师一起律动,同时想象一下,这一段杜鹃们在做什么呢?

鸣叫,飞翔。像似杜鹃在森林里快活的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杜鹃的鸣叫声为美丽的森林增添了浓浓春意。 五、分段欣赏主题3

教师用竖笛吹奏主题2,学生用lu模唱

在杜鹃们快乐的飞翔之后,这时出现了一位善于吹奏竖笛的小杜鹃,听一听有趣的笛声吧。 六、完整聆听

由学生到黑板前将结构图卡按照音乐中出现的顺序贴出来

七、完整表演全曲

加入律动、唱歌、打击乐。 八、拓展

介绍作曲家约纳森

师:作曲家看到你们的表现肯定高兴坏了。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挪威作曲家。他曾在德国学习音乐,他创作的作品中以《杜鹃圆舞曲》流传最广。 九、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