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绘術烈谒右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研究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教学改革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下,视 方 觉传达设计的课程体系也要开启新一轮的改革创新。该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为目标,从信息技

超术的发展、以就业为发展导向、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策略,以此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形成完善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信息技术校企合作VR技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传统表现的设计内容已难 以全面涵盖信息传达媒体,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便应运而

网思维,强化互联网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视觉

传达设计发展的方向,紧扣信息化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

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被称为平面设计,涉及报纸、杂

专业需求打造互联网教学平台,利用微信、QQ、虎课网等

平台开发教学资源,以便学生随时查找学习所需的资 源。教师也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减 轻教学压力,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利用互联网的优 势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如:利用互联网

志上的各种平面广告、道路两侧的广告牌、灯箱等多领

域。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广告设计、印刷设计、海报设计、

产品包装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适应创新的时代要求,具备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基础知识、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专业领域从事相关的设计、策

划工作,满足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

播放视觉传达设计的动态制作过程、视觉效果,增强学生

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动图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满足

目标。如今,现代设计的范围更加广泛,数字技术巳经渗 透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领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正面临

学生的互联网学习体验;利用互联网的音频、动画等交互 软件,使学生感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等等。第二,将VR技术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VR技

着一次新的变革。视觉传达设计要随着社会形势不断变

化、衍生、创新,拓展新的领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促进

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简称,其可以利用计算机让人进入

虚拟的环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将VR技术融入视觉

课程体系的成熟、完善。基于此,文章从融入现代化信息 技术、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三个方面开展视觉传达设

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可以有效丰富教学的形式,提升教学 内容的深度。视觉传达设计具有较强的视觉性,这需要

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专业

计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

体系的改革研究21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视觉传达设计艺

知识较为抽象、晦涩,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从而降低了学

习兴趣。而VR技术能够通过构建虚拟空间强化视觉动

术由传统的纸质媒体扩展到信息化媒体领域。为了适应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借助互联

态效果、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教师可利用VR技术模拟

设计作品效果、再现真实场景,整合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 与设计操作过程,实现二维到三维、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 容,培育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第一,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新型的视觉传达设计课

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可以利用VR技术自主

学习,在VR教学平台上随时查找课程、搜索资源,使学习 的时间、空间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学生还可以利用教

学平台进行线上的设计创作,如绘制图形、设计广告等, 作品完成之后,平台还会给出相应的分数。VR技术还为 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便利,教师可通过相关App发布教学内

程教学。互联网的发展对视觉传达设计提出了挑战,同

时也为该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使视觉传达

设计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视觉传达的传播方式

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互联网使海量的数据信息传输和接

收变得更加高效、便捷,设计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进

容和课后作业。学生利用VR黑板听讲实践内容,完成教

师布置的实操作业,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难题可通过App求

行艺术创作和设计。要想将互联网融入视觉传达设计课

程的教学,教师就要转变思想,更新发展观念,树立互联

助,教师也可以通过App进行线上讲解。VR技术丰富了教158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能够帮助教师 人才,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第一,学校和企业要加强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

更好地营造教学情境,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

兴趣。要重视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同时为了提高视觉传达设

计相关知识的时效性,要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以此使学生能够

二、 以就业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

改革创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热门专业,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社会对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目前,国内 很多相关院校在扩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招生规模,但培养出的

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企业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要结

合学校的教学进度,推出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实现企业资源的共

享,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学、做''一体的全面的能力培养。第二,校企双方应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视觉传达设计

人才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有

专业的教学改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实习企业多种多样,企 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开会、座谈的方式确定双方的合作方式、流

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视

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十分必要。程,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从而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实践型人才为目 标,以增强学生的技术能力为主要方向,实现双赢。企业应根据

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相应的实习岗位,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资 深的辅导员。在实习的整个过程中,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尽快适 应新的工作环境,向学生传授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基本操作技

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要求是:掌握平面设计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 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了解经济、文化方面的相

关政策、法规、方针;了解国内外平面设计行业的基本动态。因

此,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从提升专业的实用性、打

能和实践经验,展开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教学,强化对学生的

造专业的教师团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等方面入手,培养出符

合市场需求的综合型人才。首先,相关院校应进行全面、深入的

能力培养。学校也可以将企业的教学资源引入教学,让学生在 学校强化实践能力。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开

展讲座,或聘请专家对学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提出建议,根 据专家建议调整现有课程。总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

调研,充分了解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设置或调整一

些新的课程,如平面设计、品牌推广、影像处理等。尤其需要注 意的是,专业的设置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如果设置的

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性而忽视实用性,就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

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将学生所学如识转化为巨

大的文化生产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 求。提高。其次,社会需要具备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 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

结合,从多个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由于专业课

结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要想发展得更加长远,就要从多方面考

程之间互相交叉,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之间具有延续性,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帮助

量,通过改革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从信息化发展的视角

出发,提出将互联网、VR技术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实

学生梳理脉络。这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有效提升综 合能力。再次,教师要注重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

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

现信息化技术介入下视觉传达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的融合;以

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

模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双方优势互补,

使学生能够达到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从而培养更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

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最后,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 生参加各类实践比赛,借助各种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参 与意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以三

到四人为一组,让学生分工合作,将设计过程和设计内容制作成 PPT,再通过让学生阐述作品理念和作品展示的形式检验学生的

多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参考文献:[1] 秦慧敏,于钦密.VR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融合与实

践.智库时代,2019(7).[2] 张立中.互联网背景下视觉传达教学改革一评《视觉传达设计专

成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处理问题

的能力。业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踐》.领导科学,2019(4).[3] 王趟梅.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思考.大

三、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改

众文艺,2019(9).[4] 葛凌蓝.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美术教育研

革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强调对

究,2019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部分学校在提供学生实践场地等方面 受到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这就需要引入校企合作的发展模 式,使校企优势互补,促进双方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

(作者单位: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学生就业找到了新的需求指向,也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实践型

编辑缪健1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