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总)-Company One 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页)6

-CAL-FENGHA1.-1YICAI 施工(调试)方案报审表

B

工程名称

*♦♦♦♦♦♦♦♦♦♦*♦♦♦*♦♦♦♦*♦♦♦*♦♦**

施工单位

编号:

******************** 材** 材**

致: ************************************ ___________________ (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丄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

***************************************材**** 工程的后

浇带模板支摻回顶的专项施工方案。现报上有关资料.请予审查和批准。

序号 1 文件名 編制人 册数 页数 后浇帯模板支操回顶专项施匸方案

施工单位(公斡:

项目负责人(签字): 日

期:2017年5刃10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总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日期:

总监理1:程师审核总见:

监理讯位(公萃):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日 期: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 职务 项目经理 职称 职务 施工技术负责人 职称 职务 公司技术负责人 职称 ::+:

:+: :+: :+: :*:

后浇带模板支撑回顶专项施工方案 二0—七年五月份

***** *水 *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

********3|o|o|c************9|o(c

根据*************************的设讣图纸,本丄程1#、2#楼建筑层数为地上

11层,地下1层,地下室共设有混凝土后浇带4条,地下室主楼部分与副楼部分设

计图纸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30P6、C35P6,地下室1#楼主楼部分建筑层高 为,2#楼主楼部分层高为高,副楼为高,具体详见设计图纸。

二、后浇带设计施工说明:

1、本工程后浇带从地下基础梁、室底板、顶板、内外墙水平及垂直贯通留设,

缝宽1000mm,钢筋在此处贯通不断,并在部分位置增设附加加强筋,置于梁两侧。

2、后浇带板厚、墙厚、梁高范圉,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设置施工缝以及止水钢

板,使新老混凝土咬合并达到防水作用。

3、后浇带施工时在刷纯水泥砂浆两遍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原构

件提高一级浇灌,并应加强养护,地下结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28天,上部结构不应 少于14天。

4、 后浇带用作消除部分混凝土收缩应力,应在此构件施工完成浇筑2个月后浇 筑混凝土,

如后浇带兼作消除两部分(例如主楼和裙房之间的部分或多栋主楼之间 的部分)差异沉降时,须待各部分主体结构封顶后才能浇灌后浇带混凝土。

5、 后浇带浇灌前及浇灌后混凝土未达到设讣强度70%时,其两侧构件此跨范围 模板及支撑

不得拆除,确保施工安全,后浇带两侧结构模支撑措施应按单体工程的 施工方案确定。

6、 施匸应采取措施保护后浇带浇灌混凝土前此范圉的清洁,并有清扫措施。 7、 后浇带两侧采用钢筋支架将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固定。

三、后浇带的支撑回顶:

1、

支撑回顶说明:针对本工程后浇带设置较多的特点,结构模板按施丄组织设

计采用满堂支撑架体,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条和 条相关规

定,由于施工方式的不同,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顶方法

也各有不同,但都应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质量,后浇带跨模板支撑体系为同一体 系,拆除此部分满堂支撑架体时,后浇带处支撑必须随时拆除随时回顶。回顶后的 支撑体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2、

回顶前结构施工要点:

① 结构施工时后浇带的墙、梁、板模板与结构层的模板同时施工,以确保后浇 带部分的墙、梁、板的儿何尺寸、标高与结构工程一致。

② 为保证结构受力要求,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为同一体系。

③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后浇带处需采取防护措施进行保护,而且不得随 意挪动,防止后浇带部位的钢筋变形坠物伤人等事件发生。

3、

回顶施工流程:

后浇带梁板所在跨的模板拆除与回顶顺序:梁底模板拆除一一梁底回顶一一顶 板模板拆除一一顶板模板回顶。

4、

回顶换撑方案:

① 后浇带两侧构件此跨范圉的结构混凝土浇灌后按设讣图纸要求混凝土强度达 到设计强度

(C30)的70%以上,且此跨上层结构的混凝土已浇灌,按拆模试块经检 测达到设计及规范规定

要求时,方能拆除模板。

② 换撑须采取边拆除模板,边利用原模板支架顶的办法进行。

③ 在后浇带模板拆除时,沿后浇带两侧梁、板底,用\"48钢管扣件通长搭设换 撑支架。换撑支架横向宽度(立杆间距500mm),水平杆W1500mm沿立杆方向设置, 最高处水平杆距地下室顶板底300mm设置,立杆下脚距地下室底板面200mm处设置 纵、横向扫地杆,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纵向长度同后浇带长度(立杆间距按跨度尺 寸情况小于500mm)(见附图),遇到有梁处按梁两侧各加一根立杆,换撑支架步距 小于Imo

④ 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梁侧模,再拆除梁底模。梁底模拆除后,按换撑支架搭 设的梁侧立杆,在梁底处设横短钢管用十字扣件扣紧,确保梁底回顶支撑的顶紧。

⑤ 板底模板的拆除,按已支撑回顶梁内的单跨,一次性拆除的长度不超过,即 进行板底的支撑回顶。施工时在钢管立杆顶部扣设支撑成品顶托,顶托上(即板 底)加90X45mm支模木楞,顶托进行螺旋顶紧确保架体预应力达到耐(混凝土自重 平均25KN/m3) o按此要求进行逐跨

的板底拆除和及时的板底支撑回顶。

⑥ 各立杆支撑回顶后,进行全数的检查,再次检查顶托、梁底支撑回顶的顶 紧,确保回顶质量,防止因失去底撑梁板产生结构性破坏。

四、安全措施:

1、

模板拆除前,进行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检测,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时,方能

拆除模板。

2、 3、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拆除后浇带位置时必须按方案规定要求进行支撑的 回顶。 搭设换撑支架部位的模板,需要注意不能大面积整跨拆除后再顶撑,以防止 因失去底

撑,梁板产生结构性破坏。

4、 支撑时按一跨一跨循环进行。 5、 严禁梁、板同时拆除后再回顶。 6、

拆模支撑回顶时,现场设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的监督检查,确保支 撑回顶的

质量,确保梁板结构安全。

7、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面覆盖固定2层30mm后实木板(行车部分设置1层20mm

厚铁板),并设置醒口标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