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装…………订…………线…………内…………不…………要…………

答…………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 期 中 测 试 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无垠(yín) 懈怠(xiè) 弄堂(nòng) ...B.不济(jì) 劲头(jìn) 屏息(píng) ...C.挟着(xié) 气氛(fēn) 山坳(ào) ...D.步履(lǚ) 亘古(gèn) 愧怍(zhà)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聘 挚友 锲而不舍 微不足道 B.草率 脚落 目不窥园 大厅广众 C.祥细 旌旗 妇孺皆知 如释重付 D.滕椅 契约 高山之巅 力挽狂澜

3.根据语境,在下列语段的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① ,乐于重温,敢于② ,善于③ ,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

(选自余秋雨《收藏昨天》,有删改)

A.自嘲 B. 修正 C.记录

4.根据解释和语境填入下列语段中的成语或俗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集中进行了12场牵动亿万观众的巅峰对决。160名15岁的选手逐一登场,他们 ,让观众领会了汉字崇高的美感和深广的哲思情理的同时,也让观众深入地了解了汉字和汉字书写文化。

A.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已经非常熟练很有把握。

B.再接再厉:形容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5.下列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 。

A.它顽强执着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 B.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着 C.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 D.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 “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 “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1)这段文字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语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2分)

(2)小说中,祥子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始终没有实现这个梦想。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最终哪一件事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3分)

7.古诗名句默写。(5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 (3)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

(4)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

朋友,显示出他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的两句诗是 ,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父亲的田园 秋 也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橡皮糖、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毛巾常常汗湿得能拧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

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悠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2.文章首段着力渲染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3分)

3.品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

4.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

5.在横线上写几句话,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要求:呼应前文,表达情感,点明主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人,要有五识

①人要有“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以及现实中的经验与教训。

②积累了一定书本与现实中得来的知识,你就应该拥有一定的“常识”了。一个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燃料构成与DNA的结构图这样的知识,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恶与美丑这些常识。

③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也不拒绝“常识”时,才能更上一层楼,成为一个有“见识”的人。这见识就是你自己看问题的观点,你的思想与世界观了。我常常遇到一些人,由于知识有限,连基本常识也分不清,一见面就想发表一通“高见”,显得他很有“见识”,弄得你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当然,更让人难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识的学者,却一点“见识”也没有。

④有了上面三种“识”,你就是一个有学问、有点看法的人了。不过,大多数有学问的人,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无法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那个“识”——胆识。

⑤“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一个人哪怕学富五车,亦有“见识”,可因为种种原因,却闷声发大财,到了该出手的时候,还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胆识”。

⑥我要强调一点,“胆识”可不仅仅是指大胆,更不是“有勇无谋”。一个无知的人,一个连常识都没完全搞清楚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称他有“胆识”。

⑦最后还要加一个好像同前面几个“识”关联不大的“赏识”。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独行,都有偶遇他人赏识的时候,请问,你是什么感觉?我相信,有时他人的一两句赏识,往往成为你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造就了你的一生。我这里强调的“赏识”,就是你是否懂得赏识他人。

⑧那些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尤其是“胆识”的人,不少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们失去了“赏识”他人的能力。而不会、不能、不愿赏识他人的人,往往也就开始故步自封、夜郎自大,这样的人能走多远呢?

1.作者认为“人,要有五识”,具体指哪“五识”?(3分) 2.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 3.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4.读了这篇文章,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赏识”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公亦以此自矜 矜:矜持 .B.睨之久而不去 睨:斜眼看 .C.但微颔之 颔:点头 .D.以钱覆其口 覆:盖 .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陈康肃公善射 多谋善断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手不释卷 ..C.惟手熟尔 深思熟虑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置之不理 ..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面对卖油翁观射时不以为然的态度,陈尧咨在质问时称呼、语气的变化,表现了他傲慢无礼、骄矜急躁的个性。

B.酌油术表演后,卖油翁以一句“我亦无他”来教训陈尧咨“你亦无他”,举重若轻,一个沉稳老练、从容自得的长者形象跃然纸上。

C.从陈尧咨的“射箭”到卖油翁的“酌油”,从陈尧咨“自矜”“忿然”到“笑”“遣”,行文跌宕有致,富有戏剧性。

D.故事虽短,但生动有趣,通过类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做人要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6分)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4分)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照片是永恒的瞬间,是精彩的定格,是感情的凭证,是生命的缩影……你的哪一张照片最令你难忘呢?那其中一定珍藏着一段特殊的记忆吧。 请以“藏在照片里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

①要有具体事件,尝试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可空发议论或抒情;

②书写认真,写楷体字,卷面整洁。(书写、卷面占3分); 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C 解析:A项中,“弄”应读lòng;B项中,“屏”应读bǐng;D项中,“怍”应读zuò。

2.答案:A 解析:B项中,“脚”应为“角”,“厅”应为“庭”;C项中,“祥”应为“详”,“付”应为“负”;D项中, “滕”应为“藤”。

3.答案:C A B 解析: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含义;其次要整体感知语段内容,联系具体语境思考;再次要理解词语间的关系;最后要结合语感与第一印象作答。从语段内容来看,每个人所走过的路,先要记住它,再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最后总结经验,对错误进行修正。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或俗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根据分析可知语段描写的是比赛场面,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更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解答时,要注意参考前两句的句式特点,前两句都用“它用”开头,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而C、D两项中的句子的主干部分分别是“它对抗世界”和“它对抗雪雨风霜”,通过分析前面的例句,可知应该选D项。

6.答案:(1)这个老头子是刘四爷。 (2)小福子的死使祥子的希望完全破灭。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作品的掌握能力。第(1)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的了解。题干明确这个语段选自《骆驼祥子》,结合语段中“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老头子又露出虎牙”等提示来分析,可知老头子指的是刘四爷。第(2)题考查对名著的分析能力。由阅读名著可知,祥子喜欢和自己同病相怜的小福子,当小福子逃出白房子上吊自尽后,祥子最后的生活希望也破灭了,从此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7.(1)何人不起故园情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二、阅读理解

(一)1. 回忆并描绘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怀念之情。 2. 文章首段对田园的环境进行浓墨重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奠定感情基调。

3. 示例:用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连贯的动作,细腻地刻画出父亲动作的娴熟和流畅,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将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4. 刻画了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善待邻里乡亲的性格特征。 5. 示例:父亲的园子,像一只美丽的摇篮,盛放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既承载着我对父亲的怀念,更承载着我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二)1. 知识、常识、见识、胆识、赏识。 2. 道理论证

3. 承接上文,补充论证了“‘胆识’是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气魄”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充分、更严密、更有力度。

4. 示例:我认为一个人在拥有了知识、常识、见识、胆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赏识他人的能力,才能走得更远,活得更宽。事例略。 (三)1.A 2.C 3.D

4. 卖油翁看他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点头。

(四)1.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草树”写得有知有情,知道春天将归去;百花“斗”艳,写出花儿像人一般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无才思”“惟解”赋予了“杨花榆荚”人一般的情感。

2. ①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②对春天将尽的留恋之情(惜春之情)。 三、写作

评分标准

附加:卷面书写0-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