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红色文化“三进”途径研究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37卷第6期 2016钲1lYl 城 市 学 刊 JOI瓜NAI,0F URBAN STUDⅢS 、,o1.37 No.6 NOV.2016 湖南红色文化“三进’’途径研究 廖义军,黄摘巧 (湘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要:湖南红色文化是湖南人民在党领导革命、建设中逐渐凝聚、形成的优秀文化,具有时代性、教 育性、艺术性与地方性特点,是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优质资源。新形势下,要更好地让大学生 接受红色文化教育,高校必须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工作,不断 探索其实现的有效途径。文章在阐述湖南红色文化内涵、特点的基础上,从开发校本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 高教学水平,创建相关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三方面阐述实现“三进”工作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湖南红色文化;“三进”;校本教材;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 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issn.2096.059X.2016.06.002 文章编号:2096.059X(2016)06-0006q94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求,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 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民主化、自由化趋势,用 极具个性特色的湖南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帮助 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 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激发爱国 主义情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时代需要。肩负 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重任的高校,更好地推进 湖南红色文化“三进”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探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 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J作为一种 特殊文化形态的红色文化,它是中国特色先进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及党建立的红色政权密 切相连、积极进步的文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先进 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等文化元素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特色文 化,集中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与民族 精神。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 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重要理论成果。新时期、新形势下,要让大学生 更好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用红色文化引领时代 风尚,高校必须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的“三进”工作, 探索其实现的有效途径。 湖南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发祥地,有 索其实现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迫切。 一、湖南红色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湖南红色文化是党领导湖南人民,在革命和 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湖南红色资源为载体,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蕴含丰富的民族精 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作为一种 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红色文化,它的形成除与其 他红色文化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外,还有其独特的 湖湘文化为基础。湖湘文化以求新求变的变革精 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湖南红色文化有其独特的特 色,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传播形式 上,以“神奇潇湘、领袖故里”、“工农运动热土”、 神;重践履、重实求的经世致用学风;踔励敢死、 勇为天下先的士风民俗为基本特征。【2]在中国革 命和建设进程中,湖湘文化演变、发展成湖南红 色文化,其核心内容包括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 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的开明风格、敢 为人先的革新精神。就其外延来说,湖南红色文 “红军光辉史迹”等红色名片为主要传播形式; 在特色方面,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不仅凝聚着 党的革命精神,湖南人英勇奋斗的坚毅品质,而 且彰显着一代又一代湖南人的理想道德和价值追 收稿日期:2016—05.28 基金项目: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湘教工委 ̄[2014183) 作者简介:廖义军(1970.),男,湖南衡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黄巧(1988一),女,湖南 衡阳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37卷 廖义军等:湖南红色文化“三进”途径研究 7 化不仅包括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思想、观念、行为 习惯、风土人情,也包涵着这一时期党和湖南人 民的一切活动。 湖南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第一, 具有独特的红色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党领导湖湘 人民在革命和与建设时期保留下来的战争遗址、 旧址、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物 质载体。截至2009年,湖南省就有韶山毛泽东纪 念馆等l9处红色遗址被列人中宣部公布的爱国 主义基地,还有一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如:毛 泽东的故居韶山、刘少奇故里宁乡、彭德怀的故 居湘潭乌石寨、湘南起义纪念馆、长沙烈士公园、 浏阳秋收起义旧址、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 等。第二,独有的红色制度文化。主要有党在革 命和建设时期领导湖南人民所制定、创立的各项 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各个时期的纲领路线和 文献作品。如:在桂东县沙田镇,毛泽东亲自颁 布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军规,是人民解放 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最早表述。第三,独特 的红色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湖南人在革命和建 设中形成的百折不挠的自强精神、敢为人先的首 创精神、心忧天下的担当精神。每当民族处于危 难之际,湖南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前赴后继的 牺牲精神,往往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毛泽东在 17岁时就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 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迈 诗词,并作为他一生献身革命的写照;中国历史 上,也有“无湘不成军”的美誉。 湖南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意蕴深远。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湖南红色文化又赋予了新 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 内化为自己行动指南。 二、湖南红色文化的特点 红色文化一般具有价值潜隐陛、深刻教育性、 开放包容性等特征。湖南红色文化除了具有这些 特征外,还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湖南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分布广、表现形式多 样、内涵丰富的特征。现已开发成为红色旅游景 点的就有200多处。如: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 韶山毛泽东故居、花明楼刘少奇故居、湘南暴动 旧址等,它们既是红色旅游景点,又是青少年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旧址大多保存完好、还有 一定的规模。也有一些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的红色 文化资源,它们与地方本土文化水乳交融,表现 形式丰富多彩。如:以电视剧《血色湘西》等为 代表的红色影视剧、以《刘少奇文集》等为代表 的历史文献资料、以《浏阳河》为代表的红色歌 曲等。此外,还有战争时期刘少奇、彭德怀、贺 龙等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怀,社会主 义建设时期甘做“螺丝钉”的雷锋精神。这些红 色文化载体所饱含深邃的红色精神深深地影响了 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民,也教育了成千上万的青 年大学生。 (二)有着深厚的底蕴,突出的特质 湖南红色文化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它是在 湖湘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形成具 有突出精神特质的先进文化,这是其他省份红色 文化所不具备的。首先,作为湖湘文化突出的“敢 为天下先”这一精神特质,激励了毛泽东、刘少 奇等革命人士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 角、施展才华。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他们领导下开 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 思想。“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也成为湖南红色 文化的突出特质。其次,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 理念也深深影响着一代代湖南人,“实事求是”成 为湖南红色文化另一突出特质。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实事求是作为全党全军和根据地人民思想 行动的指导方针,为民主革命胜利作出了突出的 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事求是作为湖南人 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对建设新湖南、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仍然起着不可缺或的作用。可以说, 湖南红色文化以其深厚的底蕴、独有的特质在革 命时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为国家、民 族奉献,也在当代继续激励着每个中国人不断开 拓进取,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发努力。 三、湖南红色文化“三进”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大力推进湖南红色文化“三进”工 作,不仅有利于湖南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创 新,也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 念,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进”中,“进教材”是前提和基础,是“进课 堂”、“进头脑”得以顺利开展的起点;“进课堂” 既是基本要求,也是“三进”工作推进的关键环 节,只有红色文化“进课堂”,开展卓有成效的课 城市学刊 20 16年第6期 堂教学,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进头脑”是目的 和归宿,是“三进”工作的重点难点之所在。[31 我们可以用比喻来说明,一颗种子要长成参天大 树,阳光雨露必不可少,“进教材”和“进课堂” 就好比阳光雨露,是“进头脑”的必要条件,但能 否长成参天大树,仅仅依靠阳光雨露也不行,要 真正做到“进头脑”,还需要结合诸多因素,探索 有效途径。 (一)开发湖南红色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夯 实基础 开发一系列湖南红色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将 丰富多彩的湖南红色文化写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程的辅助教材,作为“马工程”教材的补充、 完善与优化,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湖南 红色文化本身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形成过程中的文化集萃,可以作为其重要 组成部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体系之中, 两者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另一方面,湖南红色 人物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丰功伟绩可以诠释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的一些知识,使这些知识的内容更加 丰富、更加生动、形象,底蕴更加深厚、感人。 同时,积极开发湖南红色文化教育教材,也是目 前红色文化“进教材”的趋势。笔者的设想是组 织精干力量,着力挖掘湖南红色文化的特色,精 心编撰,出版一套《湖南红色文化教程》,作为大 学生的选修课教材或者学生的课外读物。这就要 求编写教材时,不仅要求科学规范、生动形象、 视野开阔,富有创造性,而且要从贴近大学生的 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阅读方式的角度切入。只 有这样才能让湖南红色文化穿越时间、空间的界 限,真实可感地走进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 抓住关键 课堂教学是传播文化、传递知识、培育品格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要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教 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是关键。 笔者认为,从事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教师可 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教学水平:第一,通过外出 培养培训和自我学习,增强对红色文化教育的理 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第二,开 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如:高校可以开展评选优 秀红色文化的课件、教案和空间,激发任课教师 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然后,组织相关 专家对其中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整合、提 炼,形成集体智慧,向全体教师推广,在教师中 形成分享教学资源、切磋教学方法的氛围。提高 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鼓励教师以“湖南红色 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教改课题, 进行课题研究,探讨“进课堂”的最佳方式,探 索红色文化“三进”有效模式。 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方面,首先,要激发 学生了解湖南红色文化、亲近湖南红色文化、热 爱湖南红色文化的情感;其次,具体的教学方法 除了使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学生讨论、师生现场 参观等方法外,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大量地使用多媒体、空间、慕课等进行教学;再 次,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案例式教学、专题 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践锻炼式 教学等。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通过 多种方式与途径、多元信息来源、多维感官对湖 南红色文化有全面、广泛地了解和深入的感知, 进而让湖南红色文化的内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三)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创建网站、微信 公众平台,确保“进头脑” “进头脑”是湖南红色文化“三进”工作中 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和高校以学校为主 阵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湖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以这些活动来营造浓郁的湖南红色文化教育气 氛,凝聚人心,砥砺学生的品德。L5J如:教师和 高校可以在历史人物事件纪念日或重要的节庆 日,围绕“湖南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 的“听讲座”、“唱红歌”、“读经典”、“征文比赛”、 “演讲比赛”、“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系列 活动;还可以以“红色文化日”、“红色文化节” 为主题,打造高校红色品牌系列活动。这些丰富 多彩、参与性强、贴近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教育 活动,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 网络微信平台的普及,教师和高校也可以充分利 用这一平台,创建专门的湖南红色文化网站、开 辟专门的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育教学。融文字、 图片、音乐、视频于一体的多功能红色文化网站 不仅具知识性、趣味性和交互性,而且蕴含深刻 的民族精神内涵,往往会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高 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媒体传播形式,对大 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它独特的发送文字、图 片、语音、视频图文列表方式让使信息的传递更 具人性化、更贴近大学生生活习惯;它一对多的 第37卷 廖义军等:湖南红色文化“三进”途径研究 9 信息传播形式,让大学生互动性、参与性增强。 如果教师和高校在建红色文化教育网站、开辟微 信公众平台时,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 培养,以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为目的,辅之 真正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肖灵.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 学.2014. 以信息服务、休闲娱乐,就将会更具针对性,收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湖南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 明,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 有必要大力推进湖南红色文化“三进”工作。高 校应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代特征,探索湖 [2】丁平一.湖湘文化传统与湖南维新运动[M].长沙:湖南人民 出版社,1998:74. [3]3邓川,邓辉.弘扬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教育——关于推进红 色文化进课堂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4(10):65—67. 【4]曹小平.“三进”的根本目的是“进头脑”[J].教研交流,2004(5): 84-85. [5】游云福.关于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 南红色文化更多、更有效的实现途径,保障其能 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6):74-77. Way of Hunan Red C ulture into Teaching Materials,Classroom and Mind L 0 Iq]un.H ⅣG Qiao (School ofMarxism,Xiangnan University,Chenzhou,Hunan 423000,China) Abstract:Hunan Red Culture is the formation of excellent culture gradually condensed by Hunan people in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at is in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itmes,educational,artistic and local features,which is quality resources to culit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ideal,belief nd amorality.Under the new situation,to better enable students to receive red cultural education,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red culture'‘into teaching materials,in the classroom and in he mitnd"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Three Enters”,it is to continue to explore its effective ways to achieve this purpose.On the basis of Hunan red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specific ways to realize the‘‘Three Enters”ar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improving teaching level by innovativing teaching methods,creating relevant website and carrying out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practices. Key words:Hunan Red Culture;“Three Enters”;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website;WeChat public platform; effective ways (责任编校:彭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